第169章 萧庭生病逝
迪克男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年刚过完,汴梁的天还是冷的很,萧平旌扶着萧庭生进入到房间中。 萧庭生头裹毛巾,弯腰驼背,连连喘气,说 “呃啊,我...我这个老骨头真是不中用了,平旌啊...你就跟朝廷请两天假,这些天陪陪爹怎样啊” 萧平旌道 “好,爹爹安心养病,我这就向朝廷请上一个病假,反正太后看我不顺眼,也能静心许多。” 萧平旌拿着请假的奏疏来到了萧元时所居住的正阳宫中,把奏疏呈给了萧元时。 “臣的父王感受到病情加重,太后娘娘和陛下念在臣侍奉父亲的一片孝心,请准许了臣吧。” 荀太后看见萧平旌就烦,正好这些天萧平旌不在,她答应了要求。 “好,元时,你也是个孝顺的孩子!就准了岐王爷的一片好心吧!” 萧元时道 “准奏。” 回到长林王府后,萧平旌从婢女手中拿过药,送到了萧庭生身边,给萧庭生喂药。 萧庭生笑道 “哈哈哈,儿啊,你一回来,我就好跟你说很多事情了,我感觉我这日子不多了。你知道吗,我老感觉我的肾不舒服,你去正阳宫的的时候,我就写好了遗书了。有个事情很重要,你一定要在我走之前离开汴梁,如果你不离开汴梁的话,你就要发丧,耽误了你去西北的时机,那就麻烦大了!” 萧平旌大哭起来 “爹,那这样我岂不是看不到您了吗” 萧庭生说 “唉,男儿有泪不轻弹啊。学学人家武靖皇帝,人家哭,那是为了天下百姓去哭,我知道你的一片孝心了。但是,切不能因为儿女情长而耽误了我长林王一家的大事啊!” 萧平旌流着眼泪哭着说 “爹,那我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萧庭生道 “后天,你这个假就过完了。你赶紧去朝廷,找太后请命去西北带兵,然后你带着你夫人一块走,别管我了。” 萧平旌问 “太后老怀疑这个反那个反的,她会准许我去西北带兵吗” 萧庭生说 “唉!太后这个时候,就想你去西北带兵。” 萧平旌疑问起来 “爹爹,这...我还是不明白啊” 萧庭生道 “你明白得很啊!你一走,荀氏就有机会把持朝中大权了,到时候荀白水和荀飞盏在京城里一闹,管他和你有没有过去的来往恩惠,到时候就翻脸不认人!只要你带着楼士他们回京,他们就直接把你们一网打尽。” 萧平旌道 “好...孩儿知道了。” 后天,萧平旌又来到了正阳宫,对荀太后说 “启奏圣上,西北长林军路楼士来报,说潘守道年事已高,依长林军路及京兆府路各监军意见,他们要求臣前往长林军路带兵,待日后长林军主帅有新人选了,再让臣回汴梁不迟。” 荀太后说 “岐王,本宫知道了你的一片苦心,以前,是本宫错怪了你。念在你一片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元时,准奏吧” 萧元时道 “准奏。” 萧平旌握着将剑和兵符离开了东京汴梁城,岳银川追赶了上来。 “岐王爷,为什么来去这么匆匆究竟是为何呢” 萧平旌看向城楼,对岳银川说 “这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路上说。” 一路上,二人慢马前行,岳银川问萧平旌 “现在,岐王爷可以说了吧” 萧平旌道 “京中恐有变故,还请岳将军谨慎。” 岳银川问 “啊何事京城尚且安定,怎么会有变故呢” 萧平旌对岳银川说 “依我看来,荀皇后可能会操纵禁军发动兵变,若我不离开京城,恐怕会成为荀氏刀下亡魂啊!” 岳银川问 “啊她...荀皇后敢这样吗京城之中尚且还有诸多忠臣,她想通过荀飞盏造反” 萧平旌道 “实话实说吧,长林王老王爷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我本想留在京城陪他。他说只要我留在京城陪他,就日复一日地有危险。荀飞盏曾经来巴结过我,我告诉他,荀太后说什么他最好都不要听。但是我在京城没有多少人支持我,上官阁老也远在河北,只要发动兵变杀掉我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岳银川道 “岐王爷,会不会是您多虑了荀太后要杀您,或许早就可以杀了。” 萧平旌又说 “我现在想,荀太后要杀我,必然也要连着老王爷一块杀掉。肯定会引起全天下的反叛,可是老王爷一旦病逝,我必然留在京中守孝,这样一来,日子一拖久了,荀太后就有机会打击我了,或是兵变,或是其他方式。” 岳银川道 “岐王爷,我觉得您的思绪很混乱,荀太后不至于要做这种鱼死网破的行为。而且您就算是守孝,荀太后这么快地要杀您,那岂不是跟杀掉老王爷一样影响恶劣吗” 萧平旌说 “老王爷告诉我,荀太后是想走高平陵之变这一手!管我贤不贤,只要能把我控制住,长林军也就没有一个可以说话办事的人了,新的长林王小王爷(萧)策,年纪太小,楼士如果拥戴他造反,恐怕没什么人可以响应。” “此外,我还觉得,有可能是太后想等着我把楼士那群人全部弄进京里,再全控制住,这样更好。” 岳银川觉得萧平旌也在疑神疑鬼,便道 “小王爷说的,不无道理,银川就此告退!还请岐王爷,好自为之啊!” 二人相互作揖,岳银川也骑马返回汴梁城了,萧平旌对随从们喊 “速去甘州!驾!” 深夜,萧元时睡着了,荀白水来到正阳宫中,对荀太后指责道 “哎呀!妹妹,你干嘛这么快放岐王走啊!” 荀太后道 “我放他走,到时候,再命他回京议事,打他个措手不及,也总比要在京城内发动兵变要好吧” 荀白水叹道 “唉!你以为岐王是傻子吗你让他回到长林军路,然后你再用这种手法召他回来,手段太低劣,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你想干什么。” 荀太后疑问道 “唉怎么低劣了” 荀白水说 “地方大员就职,通常两年才回京述职,除非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他们才回来!你现在让岐王爷去西北带兵,就等于给了岐王爷这个时间,你有什么借口能让他回来呢假如长林王爷去世了,你要责令岐王爷回来守孝吗这政令岂不是朝令夕改了吗” 荀太后拍着桌子理直气壮地说 “朝令夕改又怎样责令他回来守孝,难道不行吗那他就是全天下最不孝顺的人!我们自然有理由正法他。” 荀白水又说 “妹妹,你算了吧!守个孝,那是个人名誉的事情,他又不是给先帝发丧!而且他不回来给长林王守孝,罪责也不大。你要拿这个理由下了他的权力,又杀了他,那更加引起朝中文武大臣们的不满啊!” 荀太后道 “反正我们都要做了,丢点脸算什么我是想,找个机会,等到时候他和楼士那批人,还有莱阳王和墨淄侯那批人共同进京,我们在一网打尽,这才是最好的!省的直接留下一堆烂摊子。” 荀白水说 “唉!你到时候肯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萧平旌和林奚走后,萧庭生身边留下了几个婢女,萧庭生说 “啧啧啧,我这个儿子倒霉啊!哥哥去世了,一眼没见到,爹爹去世了,也是一眼没见到。” 婢女张氏说 “老王爷,您怎么老说自己会去世啊,别老说这些话呀!奴婢们可伤心坏了。” 萧庭生道 “唉,我不说这么多了!带我出去看看太阳。” 几个婢女和侍卫凑一块,把萧庭生抬到了座驾上,让大家抬着他出去兜兜风。 侍卫们抬着萧庭生在汴梁皇城里转悠,萧庭生回忆起了五十年前他刚刚成人时,和王重彦、潘守道二人歃血为盟时的情景。 “弟王重彦,愿与长林王爷庭生歃血为盟!生必同生,死必同死!” “弟潘守道,愿与长林王爷庭生歃血为盟!同生共死,有难同当!” 萧庭生想起来他和二人说的话 “从今以后,我们三兄弟就要去京兆府路招兵买马啦!重彦,你化名为林深,去看看大街上有没有勇士,到时候把勇士们请到帐下吧。守道,你就化名为路原,我们一起去探访一下哪家人功夫好,咱们比试比试功夫,到时候把他们弄进长林军!” 萧庭生闭上眼说 “唉,生必同生,死必同死...可是人世间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呐。” 来到文德殿门外,萧庭生又想起了武靖皇帝萧景琰背着手站在大殿上给他赐予将剑时的情景。 萧景琰从大太监手中接过一把将剑,递到萧庭生面前,告诉萧庭生 “朕曾作诗:丈夫何惧猛虎食,安可屈身酒肉争庭生,为我大梁的正气!还有一统天下的伟业,收复西北吧!” 萧庭生又说 “武靖先帝啊,老臣没能把剩下那一半河西给打回来,就要看平旌怎么发挥了。您说过,平旌这孩子从小就有一双慧眼,日后必成大器。” 逛到御花园的时候,萧庭生看见正在蓬勃生长的诸葛菜,看似乎,象征着他这一生为梁帝国长达50年的无私奉献。 一阵大风吹起,这些诸葛菜飘到了萧庭生的脸上,阳光升起,萧庭生也感受到了心满意足了。 “看来,我这辈子,活得了无遗憾了。” 侍从手持的长林王王旗不断飘扬,这一阵大风吹起,如同50年前,萧庭生带兵从汴梁赶往西北时,那旌旗飘扬的回忆。 就此,萧庭生带着一脸笑意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享年66岁。 一名军官来到萧庭生身边,问 “老王爷,您还想要去哪里呢” 萧庭生没有反应,军官又问 “老王爷,老王爷” 军官把手伸到萧庭生的鼻子上,这才知道萧庭生早已没了气息,他大哭起来 “老王爷!老王爷啊!” 众人纷纷跪下,为萧庭生的去世而哀悼起来。 深夜,萧平旌已经离开了洛阳,看见那东方的茫茫夜空落下了一颗彗星,这是将星陨落的征兆。一阵心酸涌上了他的心头。 萧平旌朝着夜空抱拳道 “爹,孩儿不孝,就此保重了!” 3月,萧平旌来到了长林军路,见到了所有长林军的将士们。 在楼士和王士龄的努力下,长林军的数量从1万7千人急剧扩张至4万人。 萧平旌来到演武台上,看着诸位将领们,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这不是姚匡和陈文昶吗” 姚匡和陈文昶向萧平旌抱拳,姚匡道 “岐王爷,我们听王士龄王大人说,西北缺兵少将,我手底下有1万川兵,当初是在两川民变中活不下去才造反的!我们都知道岐王爷你对将士们非常好,所以我们自发号召起当初愿意起事的将士们,回来跟随您!” 陈文昶道 “我也从川东拉了1万义勇过来,岐王爷,若不嫌弃,就让我们为您鞍前马后吧!” 楼士来到萧平旌身边,对萧平旌作揖道 “岐王爷,下官楼士来了!” 萧平旌抱着楼士,大笑道 “哈哈哈!老楼,我想死你了!唉,城外的那100门抛石车是怎么回事” 楼士笑道 “嘉峪关可是难攻之关,正是为岐王爷您准备的呀!” 萧平旌大笑起来 “哈哈哈!好!” 这时候,朱冬青把萧平章的长矛送了过来,哭着对萧平旌说 “岐王爷,这...这是世子王爷的长枪,您一定要好好保管啊!” 萧平旌把长矛接了过来,他立着长矛对众将士们说 “诸位将士!当年,长林王老王爷带你们的时候,有句话说的好啊:衣冠葬乡土,遗骨死社稷!我们去边境打仗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保护我们家的妻儿老少吗是时候该发兵夺回嘉峪关了!我们要为这些年死去的西北乡亲父老们还有长林军将士们报仇!” 随后,萧平旌连续举起长枪喊道 “报仇!报仇!” 将士们群情激昂,他们被萧平旌点燃了愤怒,举着武器喊道 “报仇!报仇!” 萧平旌喊 “即刻发兵嘉峪关!杀了覃凌硕和阮英这俩老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