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如海托孤
风吟竹语月下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病榻之上,林如海气息微弱,仿佛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他用颤抖的手,紧紧握住苏旭的手,仿佛要将毕生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位年轻的学生身上。 他费力地张了张嘴,用尽最后的气力,断断续续地说道: “旭儿……你…是我最得意的门生……” 他的声音嘶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一样。 “我走之后……黛玉…无人照料……” 林如海的眼角滑落一滴浑浊的泪水,他深情地望着苏旭,眼中充满了恳求。 “我把她托付给你……你…娶了她吧……” 这句话,仿佛用尽了他全部的力气,说完之后,他的手微微一颤,便无力地垂了下去,又昏了过去。 苏旭闻言,如遭雷击,整个人愣在原地,仿佛一尊石像。 他怎么也没想到,恩师竟然让自己娶黛玉。 这突如其来的请求,让他措手不及,心乱如麻。 这个苏旭,并非这个世界土生土长之人,他的真实身份,是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 前世的他,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干了几年工地以后遇到行业寒潮, 他被裁员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只好赋闲在家,整日以看红楼梦来打发时间。 那天晚上,他正大骂着宝玉这个废柴,只知道在脂粉堆打转,不料竟猝死穿越到了这个世界。 见林如海的手无力地垂落,苏旭轻轻地将它放回被褥里。 黛玉,那可是林妹妹啊!红楼梦里苏旭最喜欢的角色,没有之一! 现在林如海要自己娶她这真是一个极其荒诞的梦。 “苏公子,老爷他……”一个苍老的声音打断了苏旭的思绪, 他转头一看,是林府的老管家林忠,他眼眶通红,神情悲戚。 他立刻吩咐管家:“速去请城里最好的大夫来!” 管家不敢耽搁,连忙去办。 很快,大夫被请了过来,先是给林如海施了针,又开了几副安神药。 做完这些,大夫走到苏旭身边,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林大人这病,怕是……” 苏旭心中一沉,追问道:“大夫,您不妨直说。” 大夫摇摇头,沉重地说:“时日不多了。” 大夫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苏旭耳边炸响。 时日无多 他紧紧攥住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他自然知道这是红楼梦原着的剧情,林如海病逝,黛玉孤苦无依,最终郁郁而终。 只是这一世,他穿越而来,难道依旧要眼睁睁看着悲剧重演 不,绝不! 苏旭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慌乱,强作镇定地问: “可还有其他法子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要试一试。” 大夫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林大人这病,药石之力恐已收效甚微。公子切记,林大人如今的身体状况,最忌讳大喜大悲,情绪一旦激动,恐怕……” 他摇摇头,没再说下去,只是那凝重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几个时辰后,林如海的眼皮微微颤动,缓缓睁开双眼,意识逐渐从混沌中清醒过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苏旭守在床边的身影,那略显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见他醒来,苏旭连忙起身,俯下身子,关切地问道:“老师,您感觉怎么样” 林如海心中一暖,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虚弱的微笑,欣慰地想:旭儿果然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 随后他强撑着病体,吩咐管家:“去,把笔墨纸砚拿来,我要写信给贾府。” 管家连忙取来文房四宝,在病榻前摆好。 林如海颤抖着手,蘸饱墨汁,在信纸上写下: 贾府政公亲启。吾体欠安,恐不久于人世,望女黛玉速回扬州,见吾最后一面。 这贾府,正是林如海已逝妻子贾敏的娘家, 当年贾敏撒手人寰,留下黛玉孤苦伶仃,林如海思虑再三,最终将黛玉送往贾府,托付于岳母贾母教养。 一来,贾母是国公夫人,见多识广,能给予黛玉良好的教育和照顾; 二来,古人婚嫁,讲究颇多,更有"五不娶"之说,其中一条便是“丧母长女不娶”。 林如海对贾敏用情至深,并无续弦之意,给黛玉找个继母来弥补这丧母长女的短板自然是不行了。 因此思虑再三,为了黛玉的将来,这才狠心骨肉分离, 为的就是让女儿靠着贾府的背景和贾母的教养,将这“丧母长女”的短板补齐,日后能寻个好归宿,一生安稳顺遂。 林如海写完信,疲惫地叹了口气,将信交给管家: “速速派人送去贾府,务必亲手交到政老爷手中。”管家领命而去。 苏旭在一旁看着,心中五味杂陈,他可以想到林黛玉接到父亲病重的消息,该有多伤心。 林如海看着他床榻边苏旭憔悴的面容,眼中闪过一丝心疼:“旭儿,你辛苦了。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怕是不行了……, 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玉儿。她自幼丧母,如今我又病重。” “旭儿啊,”林如海继续说道,“黛玉估计一两个月就能回来了。你和黛玉的婚事……” 苏旭连忙说道:“老师,学生身份卑微,不过一五品知府的庶子,怎能配得上老师的千金” 林如海听了这话,眉头微微皱起:“旭儿,你不愿意,难道是因为黛玉她……丧母,你嫌弃她无人教养” 苏旭想起在书中读到的古代婚嫁陋习,五不娶中的一条便是没有母亲的女孩,认为她们缺乏教养,因此许多人家都不愿娶这样的姑娘。 一时间,他更加同情起林黛玉来,这个女孩儿蕙质兰心,才华横溢, 若是在现代社会,拥有如此优越的家世和出众的才情,必定是人人艳羡的白富美,追求者络绎不绝。 可叹生于封建时代,竟因这荒谬的理由而受人非议。 他心中不禁愤懑,暗骂这该死的封建社会,不知埋没了多少像林黛玉这样优秀的女孩儿。 一听林如海如此说,苏旭急忙辩解道:“老师,学生绝无此意!老师的女儿必然温柔贤淑,知书达理,学生怎会嫌弃只是学生身份低微,只是一个普通举子而已,尚未出仕……” 林如海打断了他的话:“旭儿,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我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他停顿片刻,似乎陷入了回忆,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温柔, “想当年,我娶黛玉她母亲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未及第的举子,承蒙岳父大人抬爱,将掌上明珠许配于我,我们夫妻二人,琴瑟和谐,举案齐眉,恩爱甚笃……” 苏旭听到林如海提起了贾府,连忙神情诚恳道: “学生听闻黛玉小姐的外祖家乃是荣国公贾府,簪缨世家,富贵荣华, 将黛玉小姐托付于他们,寻一个更好的夫家,恩师岂不是更加放心” 林如海闻言,眉头不由自主地紧锁起来,陷入沉思。 黛玉这几年寄居贾府,林如海与贾政书信往来频繁,字里行间,贾政流露出想让黛玉与宝玉亲上加亲的意思。 林如海思虑再三,觉得这门亲事倒也合适。 虽然他一直对贾宝玉的纨绔作风颇有微词, 觉得这孩子整日沉溺于脂粉堆中,不思进取,于仕途上毫无建树, 但若是黛玉能嫁入贾府,也算是知根知底,不失为一门好亲事。 只是,贾府迟迟没有下聘,这桩婚事也就一直悬而未决。 林如海宦海沉浮多年,明白其中必然是有些阻碍,这亲上加亲怕是难成了。 如今,眼见自己病入膏肓,命不久矣,林如海心中焦急万分。 他顾不得许多,只想尽快为黛玉寻一门可靠的亲事,了却心中这桩大事,将来也好去九泉之下与亡妻贾敏有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