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帝王心,海底针!
唐唐小可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禀陛下!” “已经确认,李相一家,于今日清晨出城,车队直奔西北方向。” “看来,是真的想回家养老了。” “既然这样,是否要撤回人手,取消沿途监视” 皇宫,御书房内。 刚得到消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就马不停蹄地赶来向朱元璋汇报,并请示下一步行动。 当朱元璋听完,只是稍稍坐直了身子,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上波澜不惊,似乎不想别人看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但心里,却别有一番滋味。 “老伙计,没想到你真不顾念往日情谊,一走了之!” “以后再想见你,可就难了……” 虽是八月盛夏,烈日炎炎,天气酷热难耐。 从清晨开始,树上的知了就‘嗡嗡’的叫个不停。 但此刻,他却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仿佛有着深秋般悲凉伤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朱元璋又不是吸天地灵气,突然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自然不能免俗。 昔日的老友,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走了,就好像从没来过一样。 即使再薄情寡义的人,也会有些动容…… 回想至正十四年的那个下午。 一个清瘦的中年文士(李善长),走进了他朱元璋的军营。 起初,并不如何显山露水,只是默默地做一些起草布告之类的差事,动动笔杆子罢了。 这样的人,不敢说一抓一把,满街都是。 但在那个天下大乱,连饭都吃不饱的年月,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到处找饭辙的读书人,却也并不少见。 后来,当朱元璋组建了自己的兵马势力,准备另立门户,开始考虑如何扫清六合,成就大业的时候,正是这位老朋友的一番话,为他指点津,拨云见日—— “秦末乱世,汉高祖刘邦出身草莽,起于微末,但他生性豁达,知人善任,性情宽厚仁德……自沛县起兵后,仅用了七八年,就破攻破咸阳,击败项羽,成为天下之主!” “现在,元朝失德,纲纪崩坏,以至于四方纷乱不宁,群雄并起,互相攻伐……” “上位若是能效法汉高祖,观其言、学其行,则必能夺得天下,成就大业!” 这番话,正好说到了他朱元璋的心坎,于迷茫中找到了人生方向,并照此去做,果然有了今天的黄袍加身,帝王之姿。 从那以后,他就将这位老友带在身旁,两人亦师亦友,相交莫逆。 而李善长也乐意为他效劳,不离不弃,发挥自己的特长,负责筹措钱粮,调运辎重补给之类的后勤安排,十数年如一日,干着出力不讨好的工作。 如此种种,朱元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不敢忘。 故而,大明开国后,理所当然的封其为本朝第一宰相,总管中书省的事务,统率百官,可谓投桃报李,恩宠有加。 甚至可以说,排除掉马皇后和太子朱标,李善长就是他朱元璋最亲近的人。 一路风雨同舟,并肩而行! 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如今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朱元璋忽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胸口像是塞了块什么东西,既吐不出,又咽不下。 某个瞬间,他甚至有过派人出城,把人给追回来的念头。 但想想还是算了,人各有志,不必勉强…… “传咱的旨意,继续监视韩国公一家的动向,有任何情况,立即回来报告!” 朱元璋再三思量,不知怎么想的,仍旧下达了这样一道命令。 “是!” 毛骧领命,正要转身离去,忽然又停下了脚步。 “陛下,还有一件事!” “自杨宪上任中书省丞相以来,公然接受百官庆贺,得意洋洋,并且四处结交拉拢,安插亲信,似乎……” “似乎有结党之嫌!” 停了许久,最终还是说出了历代君王最无法忍受的四个字。 接着又道。 “陛下,是否应该出手敲打一下,予以警告,免得日后尾大不掉,埋下隐患。” 朱元璋闻言,脸色没却有丝毫变化,只是轻轻摆了下手,仿佛并未放在心上。 “不必管他!” “杨宪上任不久,正是春风满面之时,提拔几个亲信下属,也是为了办事更方便些,何必大惊小怪的” 毛骧听罢,直接愣在了原地,大脑一阵宕机。 啊!这…… 陛下,你有没有听我在说什么 那可是结党啊,马虎不得! 就不怕他哪天成了气候,野心膨胀,不满足于现在的位置,想要更进一步,把您给架空了 或者,干脆取而代之 无论哪种情况,都足以让你半生的努力化为乌有…… 可即使心里再急,有些话是没法说出口的。 作为大明第一位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素来以敏锐机警,谨言慎行着称。 他只负责向上调查和汇报情况,具体如何处置决断,全听朱元璋的安排。 如果皇帝不管,他也不会横加干涉。 “好了,这件事暂且放下,不要传扬出去。” “到时候,咱自有主张!” 随口嘱咐了几句,朱元璋便埋头处理公务,示意毛骧可以走了。 “哼!” “狐狸尾巴这么快就露出来了” 当书房里只剩下自己的时候,朱元璋的嘴角逐渐扩大,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没错,他是有意放纵杨宪的行为。 现在虽然只是初露端倪,但时候尚早,不足以定罪。 最多就是像毛骧说得那样,轻轻敲打两句,让杨宪收敛一些,不要忘了自己是谁。 可这种结果,不是朱元璋想要的。 人生如棋,而他一直是不出手则已,出手必是杀招! 现在要做的,是静静的看着杨宪表演,等到羽翼渐丰,自鸣得意的时候,再一举拿下。 顺便,把那个碍眼的丞相制度给废除了! 这才是他的真正意图! 将权力集中起来,由皇帝本人管理六部。 之前,一直有所顾虑,是因为中书省丞相是李善长,他朱元璋的老伙计。 拿自己的老伙计开刀,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若马皇后知道了,势必会从中劝阻。 但前些日子,李善长辞官的事一出,让朱元璋彻底放开手脚,心无挂碍,立马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 只等时机一到,拔刀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