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经天纬地,定国安邦!
剑西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阳底下,原本就没有新鲜事儿。 更何况京城之内,大小官员全都是人精。 东宫里的这番传旨,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传遍紫禁城! 大明国师! 秦枫秦大人,要受封大明国师,自此真的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位极人臣! 国师之位,甚至还要超过之前的丞相! 也就是说,即便是身经百战,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名将徐达等人,都要屈居其下,屈居于这个刚过三十岁的年轻人之下! 更何况,据传闻,圣上在东宫甚至还亲口许诺,秦枫册封为大明国师之后,可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这更是惊掉了不知多少人的下巴! 要知道! 自从那个众所周知的权臣之后,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似乎再也没有哪个臣子,得到了皇帝如此的恩宠。 什么是剑履上殿 简单说,就是臣子觐见皇帝的时候,不需要脱鞋子,更可以佩剑! 大明倒没有规定说上殿前一定要脱鞋,但准许佩剑这一条,足以石破天惊! 尤其是徐达、汤和、邓愈等人,对自己追随的这位陛下,最为了解,知道他虽然雄才大略,但也生性多疑,绝不肯轻易相信任何人。 但就是这么一位陛下,竟然能允许秦枫佩剑见驾,这是何等的信任和恩宠 什么是入朝不趋 就是说,上朝的时候,不用急着赶路,更不能大摇大摆迈着方步,必须要快步上前,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有了入朝不趋的特权之后,这位秦枫秦大人,就大可以慢悠悠走路,不紧不慢,不需要考虑任何犯忌讳的问题。 什么是赞拜不名 见驾的时候,负责通报的官员不可直呼其名,只能称呼官职,具体到秦枫,就是只能称“国师到了”。 这几乎是将这位大明国师,抬高到跟皇帝平起平坐的地位! 整个京城,迅速沸腾起来! 消息很快传到应天府的其余各县,也同样是民声鼎沸,老百姓那边的反应,反倒比那些官员更加清晰,几乎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俱都是欢欣鼓舞,又唱又跳比过年还热闹。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秦枫好像全都做到了,兼而有之! 册封国师,非同小可! 东宫的传旨,只能算是圣上口谕,具体到册封的一系列典礼,是极其繁冗的过程,但若是过于简略,那反而显得秦枫这个国师,名不正言不顺。 在皇帝的督促下,太子朱标迅速忙碌起来。 礼部、钦天监、太常寺……所有跟礼仪相关的重臣,都被叫到东宫议事。 钦天监的那些老家伙,几日几夜不眠不休,又是夜观天象,又是推演八卦,最终将吉日定在“天医临世”的那一天,一方面纪念秦枫主持编撰《本草纲目》对大明百姓的莫大功劳,另一方面则是体现这次救治皇嗣,起死回生的功劳。 礼部那边,也是紧锣密鼓,很快就洋洋洒洒几万言,写下了《国师册封仪注》,交到东宫之后,太子朱标连同几个老成持重的臣子,一同增补细节,完善流程。 这一天,吉日到了! 从寅时三刻开始,首先是祭天告庙的仪式。 大明天子朱元璋,竟是跟秦枫把臂而行,一同乘坐龙辇,去往太庙! 光是这一幕,就不知惊掉多少人的眼球! 大家都知道,这场仪式的总负责人,是太子朱标,但若没有皇帝的允可,这么犯忌讳的礼仪,谁敢安排 这场仪式的仪仗规格,也完全对标的帝王标准! 设九旒龙旗、日月华盖,配三十六象辂、八百虎贲卫开道,乐工三百人奏《咸宁之章》! 秦枫身穿一身簇新的朝服,玄色威严,绣有五爪蟠龙,以珍贵的云锦织成,在阳光下粲然生辉。 朝服上蟠龙的龙睛,乃是选取大琉球国进贡的红宝石镶嵌,暗指秦枫在大琉球国立下的不凡功劳。 腰间玉带,用最上等的和田羊脂白玉雕成,上有二十四节气的纹路,对应着秦枫创造水稻灌溉新法,对大明农政的不朽功绩。 抵达太庙之后,文武百官早就列于两旁,各自神色肃穆。 太常寺卿跨步上前,亲自念诵一篇《告功赋》,乃是由翰林院合力撰写,历数秦枫的无数功劳,记载之详细,远超那日朱元璋在东宫所言,文辞之隽永,用语之考究,更不必说。 “维洪武八年,有臣秦枫,剖肝沥胆……定科举以拔贤才,开医典以活万民……” 数千字的《告功赋》念完后,便到了祭天告庙最重要的环节。 秦枫上前,亲自执青铜错金匜,浇灌社稷坛五色土。 与此同时,太子朱标神色肃穆,举起钟锤,敲响夔龙纹编钟,一共九响,浑厚的声音在太庙内外久久回荡。 到辰时正刻。 龙辇来到奉天殿,朱元璋和秦枫再次并肩走出,文武百官一同朝拜,拜圣上,也拜国师! 殿外丹陛,有八十名进士出身的翰林学士,手持书册,作为仪仗,暗喻文脉传承,以文治天下。 朱元璋向秦枫点了点头,举步向前,步步登高,到了皇帝的宝座上,俯瞰文武百官。 百官以秦枫为首,一齐叩拜,山呼万岁。 接下来,朱元璋从身边亲信太监托着的托盘上,双手捧起青玉螭纽的“大明国师印”,又一步步走下王座,走向秦枫。 这自然是最重要的时刻! 文武百官不自禁地屏住呼吸,目光灼灼,落在这一对君臣身上。 这枚大印,上刻着“经天纬地,定国安邦”八个字,足见圣上对国师的倚重之意。 另有一柄专注于秦枫的鎏金错银尚方宝剑,剑鞘镶嵌七颗明珠,象征着北斗护国,永镇河山。 秦枫双手接过,亦是神色肃穆,这会儿竟连心声都停了,让悄悄偷听的朱元璋,不禁有些小失望。 礼成! 秦枫率领文武百官再拜圣上,随后回过神来,左手国师印,右手尚方剑,朝堂上衮衮诸公连忙按照礼仪的规定,一齐对秦枫躬身行礼,即便是当朝国公徐达等人,也不敢有丝毫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