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秦府家宴,老朱醉了
剑西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事儿可不能跟兰娘说,哈哈。】 【这个时代,毕竟是七百年前,不论我怎么说,都无法打消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 【别问,问就是喜欢女儿!】 这番心声,朱元璋不是第一次听了。 每次遇到类似的场合,也都会有类似的心声传来。 所以,其实朱元璋知道,秦枫并非不喜欢儿子,只是似乎朱镜媺这位大明公主,在生养子女方面,相对比较困难,跟秦枫婚后这都好几年了,才勉强怀上了第二胎。 看集庆这丫头的样子,大约是真的信了秦枫的话,认为他是个另类,不喜欢儿子,专门喜欢女儿。 这样,反倒显得秦枫更加可贵! 集庆这丫头,真是嫁对人了。 众子女当中,儿子自然是朱标最受宠爱,但女儿毫无疑问就是这个集庆公主。 现在眼见着这孩子有了最好的归宿,朱元璋心情自然是极好。 不多时,丰盛的宴席摆了出来,秦枫、朱镜媺、朱元璋、秦湖四个人落座,开始了这场对秦府来说很寻常的家宴。 “秦枫,工部单安仁老了,何人可以接任” 不用酒过三巡,朱元璋直接就打开话题,稍稍转为正色,问道:“两个工部侍郎里面,哪个更合适” “陈肃吧。”秦枫端着酒杯,仿佛胸有成竹似的说道:“虽然王有谷也算是老成持重,但我感觉他的脑筋终究还是不够灵活,未来大明发展,工部是很重要的一环,若只是因循守旧,恐会影响大方向。陈肃其人,年轻有为,锐意进取,虽然有的时候难免过于激进,但总体来说,是更适合执掌工部的人选。” “好。”朱元璋点了点头,很快又问道:“陕西布政司使忽然病故,何人可以接任” “刘小昌。”秦枫依然还是端着酒杯,连一秒的犹豫都没有,便报出一个朱元璋略微有些陌生的名字。 见皇帝大人稍稍愣怔,秦枫微笑,解释道:“刘小昌现在还只是个四品的知府,难怪陛下不记得,不过不久前微臣去陕西的时候,路过刘小昌主政之地,对这位刘大人印象很深,只是……从四品直接擢升二品,的确是毛躁了些。而且刘大人今年才不到五十岁,还年轻,或许可以先提拔一级,过个几年,再送上布政司使的位置。若是这样,那么接任者我推荐……” “不用了,就刘小昌吧!” 朱元璋摆摆手,一句话就定下来这个封疆大吏的位置。 年轻 还能比秦枫更年轻么! 既然秦枫看中的人才,一定没有问题,年轻点,资历浅点,都不妨事。 你一言,我一语。 酒宴的气氛很融洽,但谈论的内容,却足以让任何一个当朝一品的大员,都心惊胆战。 就这么说吧,三品以下官员的任用,都根本不配拿到这张桌面上讨论! 一顿饭才吃了一大半,就已经定下了一位工部尚书,一位布政司使,还有几位也是同样位高权重的臣子的擢升或是贬谪。 然而朱镜媺神色如常,只是微微笑着,秦湖更不知道这谈话有多震撼,对她来说那是从小就见惯了的。 就连秦府的那些侍奉酒席的下人,也没有流露出什么异样的神色。 这几年下来,秦府,早就被私底下称作是“小金銮殿”! 甚至就连金銮殿上还需要文武百官好好讨论一番的议题,到了这里,往往只凭秦枫这位大明国师一言而决。 朱元璋日理万机,哪怕再宠爱集庆公主,也不至于专门来探望女儿。 这次来,当然是带着问题的。 不过须臾之间,秦枫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让朱元璋感觉十分熨帖,那种只需要抄作业就可以治理好国家的感觉,又回来了! 他知道,秦枫绝不是随意敷衍! 就比如说刚才推荐的一个工部尚书,一个陕西布政司使,秦枫人在淳化,却仿佛能知天下事,不假思索就可以把适合人选的各种特点说得清清楚楚,甚至连他们上位之后的利弊,都陈说清楚。 有这样一位国师,可真是太省心了! 呼…… 朱元璋很舒服地吐出一口浊气,连日来困扰他的几个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答,于是胸中开阔,接连干了好几杯酒,渐渐有了微醺之意。 “小、小五子……”朱元璋眯缝着眼睛,游目四顾,随口吩咐道:“把咱的那个软垫拿来,躺一会儿……” 呃! 老朱醉了。 秦枫一愣,知道小五子是皇帝身边的侍奉小太监,这会儿却没有伴驾,上哪去找小五子。 “快、快去。”朱元璋似乎是坐得乏了,加上酒劲,目光锁定了一个身材相貌跟那小太监有几分相似的秦府下人,一叠声催促道。 呃! 我、我是小五子 那下人感觉胯下一凉,暗想着圣上金口玉言,说不定我……我可以是…… “陛下。”秦枫连忙放下酒杯,低声劝道:“不如回房休息您日理万机,太辛苦了的,到了这里,好好睡一觉。” “不、不睡。”朱元璋醉眼朦胧,却不想睡过去,好不容易来一趟,当然要把这些日子积攒的问题都好好问问。 不过说起来,解决了几件大事之后,后面那些对朱元璋来说算是鸡毛蒜皮的事,他也提不起兴致,问着问着,越来越困。 秦枫倒也不以为意,依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论是事关大明未来的大政方针,或是某个衙门施政的细节得失,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让朱元璋愈发满意。 “嗯……说得、说得好……重重有赏,哈哈哈……”朱元璋愈发醉了,声音渐渐迷糊。 秦枫连忙使个眼色,叫来两个最伶俐的丫鬟,打算把这位爷弄到屋子里睡。 【这老朱,好不容易逮到我一次似的,简直成了十万个为什么,一大堆问题砸过来,笑死我了!】 【不过……好像都是关于国内的。】 【这也是时代局限性吧即便以大明太祖的英明神武,也不会想着去向海外开疆拓土,思维不习惯往那边走,总觉得海的那边没什么可以折腾的。】 【其实按照现在大明的国力,已经今非昔比。】 【四海升平,亿万百姓安居乐业,接下来不出意外,若是老天爷不来搞乱,即将迎来一波极大的人口大爆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人口大爆发若是不早做打算,只怕祸事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