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栽稻
云暖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端午节到来,麦收也正式开始了。 早熟的麦子都已经割过了。 相庙中学放了一个星期的麦忙假。 三丫是十天。 大丫决定麦子不论大小地块,一律使机械割麦。 随着人的生活水平提高,有机械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了。 大丫一早就带着三丫把每块麦地的田头地边的麦子,都给用力给割了。 这样方便机械来了,直接下地割麦,拐弯抹角也方便,即便邻家的麦不割也不会压到别人家的麦子。 大丫问清了多少钱一亩收割费,直接付了定金。 大丫的态度明确,收割手就直接把她家的几块麦子给放倒了。 大丫没让金明下地,让他安心在家做豆腐卖豆腐。 她和三丫一边拉麦一边打麦。 一天三场,傍晚有风的时候,再把麦糠给扬出去。然后把麦粒拉回来放在院子里晾晒。 十二亩麦子,大丫连拉带打用了五天的时间。 家里晒不下,就在场上晒,晒干水汽,再拉回家。 抢收过后,就是抢种。 种豆子是最省事的,又快又省本钱。 十二亩地,依旧种了五亩多豆子,一亩八栽稻,一亩三栽红薯。 剩下的地就种玉米。 种豆子快,把豆种和一些复合肥直接撒入地里,用犁子浅浅地犁过,再用木耙把地耙几遍就成。 玉米犁成趟埂,要一棵一棵种下地。 春花生的地里栽了一分地的春红薯,这会子正好剪苗,一亩三分地,大丫用圆桶塑料袋拉水,和三丫一起把红薯给栽下地。 栽稻就不是大丫能左右的事了。 那要庄子里户家统一筹钱买柴油机和柴油抽水,从大渠里流入小渠,统一放水才行。 匆匆忙忙间,大丫去上学了。 三丫假期未到,就带着金旺去花生地拔草。 因为家里有小孩,金德顺就在春花生地里又留出二分地种了西瓜和小瓜子。 春花生地里草不是太多。菜茬花生没盖地膜,草长的就很茂盛。 看着哥哥姐姐都在地里忙活,小熠熠和小烁烁也要求去地里拔草。 在等待栽稻的同时,金德顺就与吴水秀把家里打了一遍的麦秸垛子又给扒了,再用石滚子给压了一遍。 叫捞场。 有付出就有回报。 因为有的麦穗上还有没脱下粒的麦仁儿。 一共捞了四场,也捞了有四百多斤的小麦,也够交四个人的公粮了,累一点也值得。 稻田放水是在大丫上学的第三天,也就是星期五。 星期六还要上半天学,大丫索性就请了假。 班长马老师直接允了她的假。 晚上她也没有上晚自习,直接就回来了。 柴油机一直在抽水,没有停歇。 放水期间,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人去看水。 白天金德顺扛着铁锹跟着看水,防止新渠漏水被冲塌。 晚上,大丫把爷爷换下,她顶上。 她把矿灯斜背在腋下,如一个巡逻的卫士,在水渠上来回看着水头。 柴油机一直抽到半夜十点半,发动机实在太烫,整个柴油机都向外散发着热气。 不管是机器还是驴,都得要歇歇,不然使多了,也会出故障。 队长金德良就决定把柴油机给停了,“让它冷却冷却。留下两个人看机器,守夜的人,可分到三块钱。 剩下人都回家睡觉。天亮就过来看水。” 队长话落,立马就有五个人表态,愿意在大渠这里守夜。 队长看了几人一眼,说:如果你们几个都愿意在这里守夜,那就每人只能分得一块二毛钱。” 即便如此,他们也愿意。 一块二毛钱也够买三斤粗盐吃的。 挣钱不易,反正在哪都是睡觉。 天为被,地为床。 其余人就都回家睡觉了。 夏日天亮的很早,五点钟天就亮了。 柴油机发动,又开始新的一天工作。 大丫家地,七点钟水头到地里。 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把地里的水给放满。 与大丫家地相连的,左右两边分别是金荣户和金德齐家,田埂打在山沟处,很大一个趟埂子。 金科和金林家的地在上水头,地里早已经放好了水,金林昨日就把金英家喂的水牛牵来,一早就下田刷地了。 今个金英一早就过来帮忙栽稻。 她是栽稻的熟手。 金波的媳妇谢珍也会栽,但是她正带着一个两三个月吃奶的小娃娃。 当姐姐的给娘家干活,不使白不使。 爱初也把李金芝给喊来,她是熟手,栽稻也自不在话下 她们二人对于金庄人来说就是栽稻的老师。 尤其是金英被人高高在上地对待,这个请去到地里栽两把,那个请去到地里做个示范。 可把她傲娇地尾巴就快翘上天了。 看到大丫家地也放满了水,等下若是她来求自己的时候,他就拿拿样再羞辱她一番,以雪前耻! 由于水还没放好,每家每户都还要出人帮忙看水,大丫也就没有着急去耙地,先让水把土壤泡透,在拉牛进入耙地。 她来来回回走在水渠上,耳朵里听金英眉飞色舞地讲解一棵稻的栽法。 左手抓起一把稻秧子,拇指和中指固定,食指分棵。 右手接着,拇指与食指固定扶持一棵秧苗,用中指点住根部按入水下的泥里。 不能深,也不能浅。 深了不发苗,浅了秧苗就会飘起来。 如果要讲究美观的,那就要掌握好株距。 横成行,竖成列。 金德顺一早就去给稻秧苗浇透水,才回来吃饭。 三丫在家喂牛除牛粪,又忙着喂猪除猪粪,然后才吃饭。 早饭是吴水秀做的,她帮金明拾弄好,就去收拾房间,打扫院子。 双胞胎起居都是金旺在管。 夏天的衣服好穿,双胞胎都是自己穿衣服,金旺帮忙打水洗漱。 吴水秀简单收拾好院子就和三丫赶紧吃饭,把板凳,篓箕都放在板车上,就拉着板车去薅稻秧子。 老周氏喂鸡扒鸡粪捡鸭蛋已经成了习惯,家里喂了六只鸭子,十只母鸡,又抓了三十只小鸡,已经长成半大鸡了。 如今家里田里都不让她操心,她就看管着鸡和两个双胞胎。 金德顺赶紧回来吃了饭,就带着金旺也去薅秧苗。 人多好干活,四个人很快就把秧苗给薅完,放在板车上拉入地头。 金德顺换了大丫的看水差事,大丫就忙回家吃饭,然后把木耙放在木拖车上,又把栽稻的复合肥放在耙上,套上牛赶到地里,先撒肥料,后刷地。 来来回回刷了五六遍,大丫才感觉地被刷平整了。 把牛赶了上去。 黄牛不是水牛,在水里劳作显得十分费力,一块地下来累的气喘吁吁。 大丫把牛拉上地头,让吴水秀给赶了回去。 她就把稻秧苗全部背到水里,一趟一趟均匀地丢在水田里。 天已到晌午。 大丫无心吃饭,就开始按照金英栽稻的手法栽了起来。 起先,因为手生,大丫栽的很慢,半小时过去,熟练一些,一个小时过去,大丫已经掌握住技巧。 两个小时过去,大丫已经能够熟练且飞快地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