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梅山道长
常龙罗少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阳,在跑步啊。” 天刚蒙蒙亮。 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神采奕奕,扛着一把锄头走在乡间小道上,迎面走来。 “呼!呼!.....砰!砰!....” 罗正阳嘴里发出剧烈的喘息声,心快跳出来。 “自由属性点+0.01。” 看到刘伯在打招呼,放缓跑步的脚步,罗正阳每天吃的西瓜就是刘伯种的。 “对呀!刘伯,您这么早就起来干活啊!” 刘伯憨厚的脸上露出笑容,夸赞起来。 “像你这么大的娃,放假的时候都在赖床呢!” “好娃娃!” 夏天农村早起干活,是最常见的一种生活方式。清晨的气温凉爽,适合进行体力劳动强度较大的农活。 罗正阳告别刘伯继续跑步,准备加点强度。 大黄紧跟着罗正阳。 “熟练度+1。” 沿着乡村小道,越过村口小学继续前进,跑步到常龙村出村的梅山脚下。 “自由属性点+0.01。” 梅山的山峰其实不高,就是湘省那种常见的小山峰。 梅山的两端分隔着花溪镇与常龙村。梅山的山脚一处山坳,有条山路连接着花溪镇和常龙村,有七里路左右。 罗正阳的五六年级就是在镇里的中心小学读的,每天六点就要从家里出发。 夏天还好,天亮的早。到了冬天,天都是黑的。 同村的几个同学约好一起走路去学校,赶到学校的早读课。有的时候天气不好,经常迟到。 周围的同学都是这样,那时候罗正阳也没有感觉多苦,还觉得很好玩。 梅山脚下罗正阳停下脚步,稍作休整。 “自由属性点+0.01。” 左侧是一条通向山顶的小道,右侧是一处山坳通向花溪镇的山路。 “汪汪!汪汪!” 大黄兴奋起来,它现在是一进入山林就特别欢快。 “大黄走了。” “熟练度+1。” 沿着小道罗正阳用慢走的方式往山顶方向走去。 小道是用长条的石块垒成的台阶,就地取材简单的平铺着,一阶一阶的绕着梅山的缓坡处绵延上升。 小道的旁边有条溪流,清澈的溪水从山顶一路向下,常龙村小河的源头就是从这里起始。 罗正阳沿着小道攀登,不时有小动物从小道中间一跃而过,不常见的松鼠看到人后还会好奇蹦来蹦去。 “汪汪!汪汪!” 大黄会悄咪咪的躲在树下,搞突然袭击,发出突兀的叫喊声,松鼠会“嗖”的消失。 要不是狗狗不能爬树,大黄肯定会爬上去。 越往上走,小道旁边的小溪落差越大。 小道的拐弯处有一处水潭,溪水形成小瀑布,溪水拍打水潭溅起白色的水花,发出清脆的声响。 水潭里还有几条冷水鱼游来游去,大黄趴到水潭旁边用脚使劲扒拉,期望能抓到鱼。 “汪汪!” 清晨的溪水温度很低,大黄也不敢直接跳入水中,只能不甘的叫两声。 罗正阳很快爬到梅山的半山腰,发现一个利用山谷地形筑成的小水库,小溪的溪水多数都汇集在这里。 “小山环抱一泓幽,湖水粼粼映翠丘。” 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梅山上,与周围的景色相互映衬。 几只野鸭子在水面上拨弄着自己的羽毛,时不时的窜入水下捕捉小鱼。 “汪汪!汪汪!”大黄发出急促的叫声。 “扑哧!扑哧!” 野鸭子听到大黄的叫声很快的消失在湖面,飞快的躲入湖边灌木丛。 “是个钓鱼的好地方。”罗正阳嘀咕了一句。 “有野鸭子肯定有鱼,不知道有大鱼没有。” 这个小水库是常龙村公用的水库,没有被私人承包,只要是村民都可以来这里钓鱼。 “自由属性点+0.02。” 罗正阳继续向上爬,在一个平坦场地上看到一座小小的道观,坐落在小水库的上方。 小道观因地制宜,布局上稍微有些变化,没有传统的道观配置的完整。 映入眼帘是一座主殿,道观的建筑风格是东大的传统建筑元素,多采用木结构。 墙壁青砖砌成,镶嵌着一幅幅八卦,太极图案。 主殿里供奉众多道家的神像,檀香的香味阵阵传来,那是信众和道士的供奉。 小道观的信众多数是常龙村和附近村的村民,道观没有过多的规矩。 罗正阳轻轻推开侧门“吱吱”,来到主殿后面的庭院,一位70多岁的道长在做早课修行。 身体做着各种动作,踢腿、出拳伴随着呼喝声,动作利落干净,丝毫看不出不是这个年龄该有的精气神。 罗正阳静静的待在旁边,不敢有丝毫打扰,大黄也很听话默默的蹲在那里。 道长丝毫不避讳,抬头看了一眼罗正阳,继续演练。 道长收功,闭眼调息了一会,睁眼的瞬间眼神如同一道利光扫向罗正阳。 脸上一股严肃的表情,中气十足的大声呵斥道。 “罗家小子,你刚才那是偷学,换民国的时候是要被人废掉偷学的功夫。”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感兴趣,先唬住,千万不要跑掉。”道长心想。 罗正阳看到道长严肃的表情,大声的呵斥声吓了一跳,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刚才是有点冒昧,有点忘乎所以了。”罗正阳心想,一脸歉意的连忙道歉。 “张嗲嗲,对不起,刚才您练得太厉害,我看的太入迷,忍不住看了这么久,我真的不是偷学。” 张道长摸了摸花白的胡子,随即脸上露出温和笑容,慈祥的眼神看着已经愣在一旁的罗正阳。 “罗家小子,看你这么有礼貌,想学不,想学的话我教你哦!” “包教包会,而且不追究你偷学的事情。” 罗正阳听到张道长的话,转眼一想,顿时明白刚才道长这是在吓唬他,翻了一个白眼,轻声道。 “您老人家唬我,要是不能看,您老早就赶我了。” “张嗲嗲,我想学您真的教我”罗正阳连忙追问了一句,要是跟张嗲嗲学个一招半式,那也是高手。 张道长在民国的时候是一座大道观的小道士,后来抗战爆发跟随师傅和师兄弟下山救世,是个拳剑双绝的高手。 抵抗倭军就是靠这些隐藏在东土大地上的高手,无名的奉献自己的力量。 有的时候他们的力量比抗倭神剧演的更扯淡,只是抗倭神剧把他们所有的神奇都集中在一个主角上,所以我们觉得那是神剧。 我们熟知的东大和西大联军在半岛上爆发的半岛战争,“狙神”桃芳凭借着一把沙俄莫幸-纳甘步枪,单人击杀214名敌军。 神奇不,最后还是无损下战场,后来更神奇的是他成为东大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比抗倭神剧里的主角更像主角。 随着抗战时间的延续,师傅和师兄弟陆续牺牲,在武市大会战胜利后就只剩下张道长一个人,张道长也变成了伤员。 等张道长在武市养好伤,抗战胜利,内战爆发。张道长不想参加内战,就没有返回原部队。 后来解放,由于张道长抗战时候参加的是失败方果军,为了免于牵连以前的道观,张道长就在常龙村的梅山上隐居起来。 解放后,张道长经常下山在梅山附近的乡村免费行医,用中医治病救人,精通祝由之术。 后来特殊时期受到冲击,下放到常龙村,村民们为了感激道长,每次都是敷衍上面的指示,糊弄过去就行。 罗正阳后来也是偶然一次听自己的爷爷说过一次张道长的经历,才知道张道长是个特别厉害的人。 张道长抿了抿嘴,顺势摸了胡子。 “罗家小子,我不骗你,你想学我真教你。” 罗正阳快步跑过去,就要学着电视里面的做派行拜师礼,就怕张道长反悔。 “师傅。” 张道长的手如幻影般,迅速抓住罗正阳的手把罗正提起来,温和笑容消失,一脸严肃。 “罗家小子,我可以教你拳法,但收你徒弟的事情,现在不行。” 张道长经常去常龙村行医,那家的小孩心性怎样,他一清二楚,其实罗正阳拜师他也不反对。 就怕罗正阳没有毅力,先要考验下罗正阳的毅力。 “只要你能把我教的拳法学会,到时候可以考虑收徒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