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根本之道
常龙罗少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罗建国感觉自己的思绪,还停留在昨夜闭眼的那一刹那,宛若他的世界被暂停。 闭眼、睁眼恍惚间就是一整晚。 时间不曾流逝。 他的记忆中只有年少时,在梅山暂居的时候才会这样舒服。每天都能睡个好觉,很少做梦。 早睡早起,精力充沛。 少时叹夜晚很短,年长时叹长夜漫漫。 此时只觉梦回少年时。 身心恍若卸下千斤重担,大轻松、大自由的感觉交错在起,化为一股满足感充斥内心。 宛如新生。 张道长仿佛有神奇法力。 教化愚笨的少年,点醒世俗的年长者。 “真好。” “师父,我晓得哒。”他大声回应门外的张道长。 “我马上起来。” “你先过去,我待会儿就到。” 他连忙从床上爬了起来,稍微整理了一下床铺,快步走向厨房用木瓢舀了一瓢凉水,三下五除二洗漱一番。 捯饬了一下自己。 “凉的瓦!......沁人的很。” “冰凉!........。” 他身姿慵懒迈着轻巧的步伐,来到后院的庭院里,张道长早已等候多时。 “师父。”他来到张道长跟前,轻声道。 “我来了,接下来做什么。” “你去院子中央,摆个桩功架子。”张道长吩咐道。 “半个时辰。” “二炷香时间才能结束。” “好的。” 罗建国一边走,一边思虑桩功的动作。虽然还记得其具体动作,但毕竟是许久都未练过。 些许生疏。 他生怕等下摆架子的时候出差错,引得张道长不喜,让师父失望对他欲行教诲之拳。 不知会不会被按住敲打一番。 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掉。 无情的镇压。 张道长生活中细腻亲切犹如慈母,练功时苛刻严厉犹如严父。 不可懈怠。 罗建国儿时不知道被敲了多少次,让他一直心有余悸,这么多年了还尤为深刻。 他现在已是中年,此时要是再被敲。 那得多难为情。 他站在庭院中央,轻轻闭上眼睛,手臂轻抬,换着角度上下试了好几次,找寻最自然的感觉。 同时双脚左右迈开,轻缓移动脚步,找寻最佳受力点,力求做到最稳。 张道长看着庭院中央的他,他的动作略显生疏好似新手一样,但动作标准没有错误。 只是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别扭,差了那么一点味道。形似而已,缺乏一点神意的感觉。 神为主,形为辅。 神形具备,方为最佳。 他摇了摇头,轻声嘀咕。 “这小子得多少年,没有站桩练功了。” “根本之道,都快忘记了。” “该敲,着实讨打。”他皱了一下眉头,见罗建国迟迟没有进入状态。 他突然觉得有点手痒,拳头不由自主的攥紧。 让他长长记性。 “不行,再等等,再等等看。” 他不信罗建国,真的把桩功忘却了。 没一会儿,庭院中间的罗建国慢慢进入状态,深深刻入身体的肌肉记忆与灵魂中的那一抹神意,在他身上复苏。 它回来了。 他虚抱阴阳,脚踏大地,桩功架子越来越自然。身心舒缓放松,呼吸的频率变得若有若无。 好似消失一般。 他似有融入庭院这方小天地的趋势,但似乎欠缺了一丝火候让其难以融入。 一丝阻隔仿若天堑一般,阻挡他继续融于小天地,需凭其自身悟性,参透那别样的境界。 终极一跃,方可入道。 张道长总算等到。 他期望的结果。 “噫!......成了,回来了。” 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摸了一把胡子,脸上挂满笑容,惊喜道。 “这小子的桩功没丢就行。”他心中满是欣慰,心里舒服不少。 “不错,不错,就是功力火候差了一点。” 他想到了小徒弟罗正阳。 罗建国自然是不能和其相比,天差地远都不为过。就算他自己也不敢妄自菲薄,一定比小徒弟的桩功强。 他在尘世间活了这么些年,也没有入过几次道,十来年间都不见得能入一次道。 每次都是机缘巧合。 来的也快,去的也快。 入道之机如一点灵光,助他破障化道,进境神速,让他成为东大少有的高手。 入道之功,犹如天助。 天地之道,自然之道。 人间之道,俗世之道。 他曾经也是身负天才之名,让师父及其同门师兄弟赞誉有加。 称之为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 道门之幸,山门之幸也。 哪知天倾人祸,犹如困龙之劫生成倭魔之难,搅的人世间天翻地覆,生灵涂炭。 倭魔肆虐东大之地。 灭国,灭门,灭家,灭苍生。 山河寸土染国人之血。 铸就血海世仇,九世难还其过。 九世之仇,沉其列岛。 方为大快哉也。 张道长随师门下山救世,方知黎明百姓何其苦也。道门之誓,解苍生之难,方为修功修德。 实为自修也。 明其志,定心魔,杀外魔。 生死置之度外,为无常也。 远攻枪弹合一,灵活运用枪枪毙命。近攻刺刀为剑,拳头为辅犹如枪斗之术。 神出鬼没,杀得倭魔胆寒。 愤恨时,斩倭魔之头颅筑京观,灭其归乡之念,让其变为无头之鬼,受风吹日晒之疼。 犹为解恨。 东大国土无战场内外之分,入东大之国土邪魔,不必与其讲三纲五常,道德伦理。 皆为应斩之物。 在张道长眼里,倭魔更是如此。 斩尽灭绝。 他对些许名头从不在乎,总是藏其名,掩其事,不愿意让过多的人知晓其事迹。 受他救命之恩者,更是遵从其嘱托。 三缄其口。 只有在其圈子内,才略微知其事迹。 拳剑双绝,百人斩也。 知其事者,不是共赴国难,就是远走他乡。东大政府的名录档案里面,也就寥寥几笔,无过多记载。 一乡野道士也。 他退隐常龙村梅山后,几乎少有离开过梅山。偶尔几次,也是受人之约。 感其救命之恩。 改开后,倒是经常云游东大,步行、汽车、火车都是其出行方式。 怎样合适怎样来,不拘泥于形式。 随心随意。 观东大的大好河山。 “入道难,入道难,难于上青天。”张道长回神,感慨道。 “不能比,真的不能比。” “老咯!.........。” 普通人终其一生,都很难入道一次。入道一次犹如天授,如开窍一般让凡人成为天才。 启智慧,明事理。 “不知道他们从家里出发了没有。”张道长看了一眼远方的天色,轻声嘀咕。 “千万别误了时辰。” 九点九分。 祭皇天后土,拜道门三尊。 见常龙之民,缔梅山之约。 盟乡野之誓也。 ................. “一个个的不要闲聊了,赶紧去整理东西。” “待会儿就要走了。”王老催促道。 “别误了拜师的时辰。” 餐厅里、院子里,吃好早饭闲聊的众人听到王老催促声后,分工明确把各自的带来的东西用箩筐规整好。 不一会儿,就规整完成。 前后排开,五担有余。 “嘶!........好多。”罗满仓拉着王老的手臂,轻声建议道。 “王老,这是不是多了一点,我怕影响不好,有人会说闲话。” “要不我们再减一点,你看行不行。” “满仓,你在这里瞎建议什么。”王老不满的语气,大声道。 “有什么好怕的。” “谁敢乱说,告诉我。“ 我自会找他聊一聊。” “我看他到底安的什么心。” “好了,一切有我。“他拍了拍罗满仓的肩膀,示意他安心。 “你赶紧去看看,还有什么遗漏的东西。” “和茂,宏军,你们俩个走在最前面。”他转身继续吩咐道。 “超群、李建,你们两个跟在后边。” “正阳,你跟在他们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