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有人流露沉痛的表情,反而觉得,这是个好消息。 这样一来,就不必给朝廷交税了,这一年赚到的这些,就全都是安乐国的。 这么多钱投入到建设中,得把安乐国建成多么繁荣的样啊 这些还都是我们治理的,将来名满天下,名垂青史啊。 更为重要的是,安乐王也是汉室中人,是被先帝亲自认可的皇弟。 万一汉室有变,他当皇帝那是名正言顺。 他若当了皇帝,那我们不就是朝臣了吗还是中兴大汉的功臣! 先拿这里好好练手,等安乐王坐拥江山,我们再把这里的经验推广到天下。 他做千古一帝,我们做千古名臣,流芳百世,人人敬仰,想想都觉美妙。 荀彧:“如此一来,天下,岂不乱矣怕是即将大乱。” 刘昊:“是啊,我与曹孟德相谈时,他表示,立刻回乡变卖田产,招募乡勇,然后广邀天下诸侯,联合起来共讨董卓,在我离京之前,曹孟德就已经罢官离京,想来,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 荀攸:“殿下作何打算” “不论少帝还是新帝,皆是先帝子嗣,谁登基寡人都要遵奉,祖制不能变,除非奉诏,所以,只要天子还姓刘,寡人便继续坐享安乐。” 田丰:“不论如何,应尽早提防生变。” “是啊,如今世道不太平,为了安乐国的百姓安危着想,必须加强武备。” 张辽:“如今安乐国已有精壮八万余,可随时征招参军。” “不,武备要加强,安乐国的发展也绝不能停,兵,去别州招募去。” 田丰:“安乐国府库充盈,无如殿下想招多少兵马,都支应得起。” 蔡邕:我了个擦呀,哪怕大汉鼎盛时期,也没有哪个管钱的钱袋子,敢说出这样的话来,哪个不是一问钱,就在哭穷 这安乐国究竟是有多富连募兵这种无底洞,都是这么的豪横 荀彧:“反正也要广招流民,哪怕征来再多的兵,没有战事,亦可为民;殿下,纸坊何时开建” “开春吧,现在到处冰天雪地的,不易大兴土木。” 众人点头,确实,辽东的冬天太冷了,只能等春天再说。 荀彧:“殿下打算招募多少兵马依臣看来,至少五万,十万亦可,若无战事,也可用于他处。” 刘昊断然道:“不,兵就是兵,民就是民,如果任意混淆,必然大大影响战力,文远麾下直接指挥的,现在有多少精兵了” “六千,末将可往青冀徐并四州,多多招募,多多训练精兵。” “不,你不能去,无论怎样,董卓谋逆一事,安乐国绝不可坐视不理,一但天下诸侯联合讨董,你当统帅安乐国之兵,前去相助。” “诺,六千甲士,早已枕戈待旦,只等是阵杀敌。” 荀彧:“那募兵一事……” 刘昊想了想。 “子龙去冀并两州;幼平去河南,各自征兵三千,” “切记,人可以不够,但一定要精;” “寡人要为安乐国,打造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之劲旅!” “这些人,包括那六千甲士,还有港口坞堡的七千人马,全部改为军户!” “安乐国给他们发月饷,每月千钱起!给他们最好的武备;” “打残了,安乐国养着他们!阵亡了,安乐国替他们把子女养大成人!” “给他们发放足额抚恤!并且,一应直系亲属,在安乐国,享有一切优先待遇!” 众人顿时愕然。 我了个擦呀,都告诉你府库充盈了,想招多少兵都招的起。 你使那么大个劲,就招六千兵 六千兵能顶啥用 荀彧:“殿下,六千兵,何需往外州去征安乐国便足以征募。” “寡人要的是精锐之师,以一当十的那种;文远,你觉多少兵力,可够你一战” “若全部都是精兵,万人足矣。” 不愧是万人破二十万胡骑,八百破孙十万的超级猛将,跟寡人一样霸气。 “所以,寡人招六千,文远麾下已有六千,一万二足矣,” “当然了,万人主力,必然要有三五万辅兵,辅兵不编入军户,按民兵算,” “招民兵的话,就不必特别招募了,仍然照旧,大量征招流民即可,” “刚好冬天事少,组织起来,加以操练,” “让各村镇有一定自保能力,用的时候再现招募即可。” 众人:“殿下圣明。” “癌不是英明吗圣明一词,寡人可不敢当。” 众人静静的看着他不说话。 “算了,喝酒。” 田丰:“那么,幼平跟子龙两位将军,何时动身臣好提前筹备钱粮。” 周泰:“刚好大海轮去安平港后,后天回港,末将等人,后天出发可好” “可。” 宴饮完毕,刘昊送蔡邕一家人去宾馆下榻。 (安乐国宾馆也随同王府一起建成。) 安顿妥当,各回各家,赵云、周泰二人,理所当然的护送刘昊回王府。 “子龙,此番外出募兵,从我的内库里,多拿些钱出来,你跟幼平都多带些。” 赵云兼任少府,帮刘昊掌管王府的金库。 “田大人那边会支应足够钱粮,何需动用殿下内库” “因为,我要组建一支‘铁面雇佣兵团’。” 二人异口同声:“雇佣兵团殿下是想组建私军到处帮人打仗” “然也。” 二人大喜:“末将愿为殿下马前卒。” 刘昊: “总之,你二人,除去各自帮文远招募三千精兵外,再额外各招募五千精兵,” “我们的兵,一定要比给文远的更精锐!” “告诉他们,做安乐国的兵,月饷千钱起,” “做‘铁面雇佣兵团’的兵,无论有无战事,月饷两千钱起,” “逢战另行犒赏,有本事尽管来,没本事的靠边站!” 二人:“末将定不辱使命。” …………………… 送走了赵云、周泰,刘昊整天守在工业园,带领工匠们赶制甲胄。 从现代进的棉花、牛皮绳、冷锻镀锌钢片。 棉铁复合甲,在明末大规模列装。 明清时期,虽然开始大量使用火器,但弓弩仍然是战场主力。 复合甲能够淘汰铁甲,说明无论在防火铳还是防弓箭,都很有效。 而且对季节的适应性更好。 工艺不难,取七斤棉花,加水拍打,拍打成棉片。 两层中间夹一层钢片,用牛皮绳、铜钉加以固定。 普通甲用加厚钢片,刘昊给自己造的甲,使用双层钛合金片。 两层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可以很好的卸力。 铁面的话,就只能从现代进口,给里面加一层软衬。 冬天不至于透飞凉心飞扬,夏天也不至于铁板烧,对面部还具有一定的防护力。 第一批,制造了一万套棉铁复合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