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乌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月初一,萧云骧带着林绍璋抽空到城南妙高峰, 去看望萧朝贵及林凤祥、李开芳、曾水源等太平军前军同袍。 既是大战前的联络感情,又苦心央求萧朝贵注意安全,不要再鲁莽冲锋。 萧朝贵虽不以为然,但还是真切感受到自家幼弟那炽烈的亲情,内心暗自感动。 十月初三,罗绕典率着清军聚集长沙城下,召集众将商议了一日。 第二日,即命张亮基、江忠源部攻击长沙城南的妙高峰。 向荣、和春部攻击城东的蔡公坟。 自己率秦定三、张国梁攻击长沙城北八方山。 一时气势汹汹,大战骤起。 只有城西的湘江及江心的水陆洲,因太平军夺得长沙城后,萧朝贵将湘江上所有的船全部收集到长沙城内。 清军一时寻不到船,倒也无法立即攻城。 清将塔齐布只得在湘江西岸与石达开对峙。 双方就在长沙城下展开了厮杀。 城北的韦昌辉部,城南的萧朝贵部都是勇猛冲杀,击溃敢于对阵的清军。 清军屡战屡败,但罗绕典坐镇中军,岿然不动,并当众斩杀几个逃跑的中级军官后,也能在前队奔溃后,后队及时补上,与太平军缠斗。 虽伤亡大于太平军,但清军仗着人多,又能得到周边省府州县源源不断的人力物资补充,竟也能和太平军反复拉锯。 而萧云骧部,像个缩头乌龟一般,只有向荣部清军靠近堡垒,才突然集中射箭放枪。 而向荣部清军撤退后,也不追击,只是派人悬绳下城,杀掉重伤的清军,收集军械箭矢。 双方如此厮杀了四五天,清军死伤近万,而太平军也伤亡数千人。 清军的伤亡主要是萧朝贵、韦昌辉部造成的,而太平军的伤亡也主要是这两部。 萧云骧部对清军的杀伤只有几百人。 但自身的伤亡,也就十来个被清军流矢、流弹击中的新兵。 ------------------------ 向荣,字欣然。四川大宁(今重庆市巫溪县)人,寄籍甘肃固原(今属宁夏)。 幼年失学,及成年,以行伍隶属固原提标,受到陕甘总督杨遇春赏识。 随杨遇春镇压河南滑县天理教,和新疆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张格尔的叛乱。 因打仗勇敢,常作为先锋出战,颇受上司赏识,积功擢升至甘肃镇羌营游击。 后又镇压过湖南的李沅发,广西的天地会叛乱。 咸丰元年,已积功升至广西提督。 太平军起事后,此君与太平军数战,既有被太平军在象州击败过,也有奇兵早太平军半日入桂林,从而保住了广西省府桂林城。 更有攻大黄江,诱太平军出战,率兵合击,大破太平军,歼敌数千人,赐号“霍钦巴图鲁”的战绩。 赫舍里和春,字雨亭,满洲正黄旗人。 于道光年间,历任护军参领、参将、副将等职。 咸丰元年(1851年),随向荣至广西镇压太平军,擢总兵,赏“铿色巴图鲁”名号。 今年四月,和春援桂林,力战解围,加提督衔。 现随向荣,从广西追剿太平军至长沙城下。 十月八日清晨,蔡公坟太平军堡垒前约两三里地的清军军营里,一派繁忙景象。 这一带本是稻田,因稻子早就收割完毕,田里的水也放干了,形成了平整的硬地,正是排兵布阵的好场所。 更妙的是田野中,有一个高出周边稻田数米的小坡,坡顶很是平整,有个一两百平米的模样。 从小坡上向四周看去,都是一览无遗,真是一处天然的指挥所。 向荣的指挥大帐就扎在这小坡上。 今年刚好六十岁的向荣,正在大帐里吃着早餐,看着一封书信,心中兀自喟叹。 书信是前几日粤贼从蔡公坟堡垒内射出来的。 内容是向荣部从广西追太平军而来,双方血战数次,本是血海深仇。 但如向荣能幡然醒悟,弃暗投明加入太平军,太平军不但不计前嫌,还许了向荣一个右丞相之职,地位仅在诸王之下。 这种低劣的劝降手段,向荣本可一笑了之,但书信的落款却让向荣陷入了困惑。 落款是:天军前军指挥萧云骧,军师彭玉麟。 萧云骧向荣是知晓的,此贼为粤贼伪西王萧朝贵的幼弟,本是籍籍无名之辈。 但近两月却是名声鹊起,作为伪西王部的前锋,此贼率部一路攻城拔寨,骁锐异常。 此贼还会用计,据说长沙城就是这贼斯率部伪作陕军,杀湖南提督鲍起豹,夺了城门,才导致长沙城失陷的。 此番奉伪东王杨秀清之命守长沙东边的蔡公坟,单独指挥一部,隐隐间竟有与诸王比肩的意味。 而彭玉麟,他更是清楚。 湖南李沅发叛乱时,彭玉麟就效力于他的帐下,为平定叛乱,擒获李沅发立下不少功勋。 而作为当时彭玉麟的主将,向荣深知彭玉麟的才能。 所以在李沅发伏诛之后,他就向清廷大力举荐彭玉麟。 不料那彭玉麟却不识抬举,弃官而去。 听说是到耒阳一个朋友开的店铺里做了个账房先生。 因粤贼每到一处就破坏孔庙,导致主动投效粤贼的读书人极少。 想不到彭玉麟这厮却是不顾读书人的体面,竟然委身为贼,还做了对面的粤贼一个指挥的军师。 向荣作为粤贼的老对手,当然知晓军师在粤贼的军事编制中,权力极重。 粤贼军中的军师,不光负责军事策略规划,情报收集及分析,军事教育与训练。 还负责军令传达与监督。 甚至在主将受伤、战死或者其他不能履行职责的情况下,代替主将指挥部队作战。 向荣这几日观察粤贼阵地时,心中就特别留意。 某日上午,天气晴朗,向荣在望远镜里,蔡公坟最高的粤贼中军阵地上,一队粤贼军官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仔细看去,果是彭玉麟那厮。 某次清军攻城退败后,向荣又在望眼镜里,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粤贼,抱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与彭玉麟对着堡垒下退败的清军指指点点,说说笑笑。 彭玉麟这厮,竟然连家眷都带着一起投向了粤贼! 看来真是死心塌地了。 真是斯文扫地,丢尽了读书人的脸! ------------------------- (注1:太平军的军师指挥军队,不是乌鸦瞎几把扯。原本历史中,萧朝贵战死,就是萧朝贵部的文书兼军师曾水源,指挥萧部太平军继续围攻长沙,而不是萧部猛将林凤祥,李开芳等人。 注2:据乌鸦查到的史料,彭玉麟虽参与平定李沅发的叛乱,却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他直接在向荣帐下效力。本书为了剧情需要,直接将彭玉麟定为曾是向荣部下,大佬们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