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林枫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助闻得郑天寿此言,心里顿觉万分为难。 方才从郑天寿口中,他已初步知晓了花荣的一些过往,要说对花荣不钦佩,那简直是自欺欺人。 然而,他此番来淮西,本意是要投靠段氏兄弟的。 往昔,他们之间也偶有与他书信往来,段氏兄弟对他亦是钦佩备至,还屡屡邀他一同前往房州定山堡逍遥快活。 他李助身怀经天纬地之学,若说不想成就一番大业,在青史留名,那定然是假话。 故而,在家乡荆南惹了麻烦,难以立足后,他便打算投奔段氏兄弟。 可方才又听糜貹这位恩公提及段氏兄弟的所作所为,想来他们并非自己心中的明主。 但他李助亦是心志坚毅之人,断不会因他人三言两语就改变主意。 因此,他心中暗想,自己要不先婉拒郑天寿的邀请,而后自行前往淮西暗中探查一番,再做定夺。 然而,又念及二人乃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若不报答他们的恩情,还欺骗他们,又自觉有愧,绝非英雄好汉应有的行径。 郑天寿见李助脸色变换不定,心中已然明了他的纠结。 于是,未等李助开口,便说道: “先生若当下暂无去处,何不与我们一同前往淮西瞧瞧” 随后手指着糜貹道: “我家这位哥哥乃是淮西人士,此次我乃是奉了花荣哥哥之命,陪糜貹哥哥回乡处理乡人所托之事。” 言罢,又详尽地讲述起糜貹回乡之事的前因后果。 李助一听,他们要去的正是淮西,而非直接回青州,如此一来,自己也无需过于纠结,说不定这一路上还能还了他们的人情,心中不禁大喜。 再加上刚刚郑天寿讲述花荣让糜貹回乡之事,顿时窥一斑而知全豹,见一叶而知深秋,知晓花荣乃是一个重信守诺之人,就算自己后面去了青州,感觉不合适想要离开,他花荣也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因此,心中暗暗下了决心,待淮西之行结束后,无论结果如何,都定要去青州拜访一下花荣这位近来在江湖上被无数英雄好汉盛赞的豪杰。 于是,李助笑着拱手应道:“小可全听恩公安排。” 郑天寿听闻李助答应,心中亦是欢悦,拉着李助又再度在火堆旁坐下闲聊。 糜貹挂念着之前与郑天寿商量的要用这家黑店的不义之财,为自己的花荣哥哥在江湖上扬名,见此暂无他事,便又转身去密室搜刮黄屠户他们一伙辛苦“挣”来的不义之财。 李助见糜貹扛着箱子出来后又跑进屋里去忙活,正感惊诧,连忙问道: “二位恩公可是缺少盘缠若不够,我这里尚有一些。” 郑天寿知晓李助误会了糜貹,认为他贪图黄白之物。 于是赶忙解释道: “我们从青州一路南下,见了众多生活困苦的百姓。 以前花荣哥哥见了这些百姓,总要予以接济,我们二人想效仿花荣哥哥,将这家黑店的不义之财拿出来,用以救济沿路生活困顿的百姓。” 李助听后,连连向郑天寿拱手,说道: “小可方才实在孟浪,竟误会了二位恩公,此乃小可之罪过。 未曾想二位恩公如此侠义,那花将军‘仁义无双’的美名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小可真想此刻就能见到这位闻名天下的花将军。” 郑天寿听完,对李助的心胸开阔颇为赞赏,心中暗暗感叹道: “真不愧是花荣哥哥看重之人,就这敢于认错的胸怀,不知比那些自命不凡的读书人强出多少!” 于是也笑着对李助说道: “李先生谬赞了,我们兄弟二人哪称得上侠义之士啊,只不过是跟着花荣哥哥时间久了,一遇到事情就想着效仿花荣哥哥,我们连花荣哥哥侠义的万分之一都未学到。” 李助一听,顿时乐了,笑着说道:“恩公莫要自谦。” 然后摸了摸自己因吃多了烤肉而隆起的肚子说道: “反正当下也无事,不如我们都去帮帮糜貹恩公。” 郑天寿一听,心里叫苦不迭,但最终,他还是笑着和李助一起去了屋里,两人也开始四处搜刮起来。 三人在房间内对金银细软好生收拾了一番,一直忙活到天明时分,总共收罗了十多个箱子的钱财。 郑天寿接着去后院寻来一辆牛车,将财物搬运上去。 而后,三人放了一把火,将这家黑店烧了个干净,又继续朝着淮西方向行进。 这一路上,但凡碰到贫苦人家,他们便以花荣的名义送上三五贯钱,沿途的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对花荣称赞有加。 …… 在清风山上,花荣处理完萧让和金大坚先后送来让他签字的文书后,顿觉无所事事,遂找来孙安和石宝两兄弟,询问他们在山上这几日是否习惯。 石宝笑着对花荣说道: “哥哥,你瞧我才来这几日,身上都开始长肉啦!” 言罢,还特意拉开自己的衣袖给花荣瞧。 花荣和孙安见状,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孙安笑后开始数落石宝,石宝仍不以为意,说道: “花荣哥哥面前,何须做那小女儿般忸怩态。” 花荣止住二人的嬉闹,对他们说道: “这几日,我听闻山下流民逐渐增多,欲下去探个究竟。 再者,这两日未与二位兄弟相聚,心中对二位兄弟甚是挂念。 故而想与二位兄弟一同下山瞧瞧是何情况。 不知二位兄弟是否得空” 孙安尚未言语,石宝便已大声嚷道: “有空,有空。花荣哥哥,我有空,我陪你下山去瞅瞅。” 说完,便一溜烟跑回房间拿兵器去了。 孙安无奈地望着石宝的背影说道: “哥哥,我这便去准备一番,随后就来寻你。” 花荣笑着点头应允。 盏茶功夫后,三人在演武场碰头,也不带任何随从,骑着马慢悠悠地向山下去。 来到山下,三人顿感惊讶,只见密密麻麻的人群在此聚集,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尽头。 这些流民一个个面容憔悴,神色疲惫,身上衣衫褴褛,补丁层层叠叠,有的甚至衣不蔽体。 他们有的蹲着,有的站着,眼神中尽是无助和绝望。 花荣一打听,这才知道,有些新来的流民听闻此处每天有粥可喝,便都停留在此等待。 每天都有人前来,却每天都无人离开。 正因如此,这里聚集的流民人数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