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进新家
一缕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东方的天际才泛起鱼肚白,萧家院子里便已灯火通明。 萧家人早早起身,院子里人影绰绰,脚步声、低语声交织在一起,透着掩不住的喜气。 萧墨三兄弟正在把过会儿要用到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 今日是搬新家的黄道吉日,萧家上下都换上了崭新的衣裳。 萧母特意穿了件绛紫色的对襟衫,发髻梳得一丝不苟,插着那支珍藏多年的银簪。 那是她嫁入萧家时婆婆给的见面礼,平日里都舍不得戴。 她站在堂屋门口,望着院子里忙碌的儿子们,眼角泛起欣慰的泪光。 "娘,您怎么站在这儿晨露重,当心着凉。"萧墨抱着捆红绸经过,见母亲站在风口,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 那红绸是之前从镇上买来的,准备用来装饰新宅的门窗。 萧母摆摆手说道:"不碍事。今儿个是咱们和你岳父的房子一同乔迁的大日子,我这心里啊,比当年嫁进萧家时还欢喜。" 她指向院角堆满的箩筐,"那些红鸡蛋可都包好了待会儿要给乡亲们沾喜气的。" "都按您吩咐的,足足备了三百个,肯定是够的。"萧墨笑着应道。 那些鸡蛋是半个月前就开始准备的,先用红纸浸染,再一个个擦得发亮,摆在铺着红纸的箩筐里,像一筐筐红宝石。 因为是两座宅子同日进宅,所以准备的东西也就多了起来。 最后直接定下,先举行进房仪式,待两家灶台都升起第一缕炊烟后,再一起摆下酒席宴请全村。 之前为了这事情,全家商量了好几个晚上,才把流程定下来,既要符合老规矩,又要两家都体面。 灶房里,苏摇也在查看所有的东西是否都准备就绪。 只见灶台上整齐地码放着要带过去的锅碗瓢盆,都用红布包着;米面油盐装在崭新的陶罐里,罐口贴着"满"字红纸;就连柴火都捆成了吉祥的"八"字形。 陈芳芳很激动,对苏摇提议道:"二弟妹,不如咱们再清点一遍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她搓了搓手,担忧的说道:"我总怕漏了什么。" 苏摇同意后,两人一起去又清点起来。 苏摇拿着单子一项项核对:"五谷杂粮...有;新碗新筷...有;火盆...有;吉祥果...有..." 她的声音清脆,在晨风中格外清晰。 这时,忽听院门处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在静谧的晨色中格外清晰。 那声音不急不缓,却透着股沉稳的力量。 萧母疑惑地望向大门的方向,喃喃道:“这个时辰...按理说,帮忙的乡亲们还要过会儿才来吧。” 话音未落,萧墨已快步走向院门。 门闩"吱呀"一声响,上官宏和宋房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两人手里都提着个包袱。 "岳父!宋叔!"萧墨连忙接过包袱,说道:"不是说好我去接您二位吗这天才刚亮..." 他注意到两位老人鞋底沾着露水,显然走了不短的路。 上官宏捋了捋花白的胡须,中气十足道:"老头子我天没亮就醒了,躺不住啊!" 他院落里摆放的各种东西,笑道,"看来你们准备的很充分啊!我们还说来帮忙呢。" 宋房笑呵呵地拍拍萧墨的肩:"你看我们能做点什么不" 萧墨道:“你们今天吃好喝好就行。” 他眯起眼睛看了看天色,"时辰快到了吧" 萧墨笑道:"那感情好,时辰确实快差不多了。" 他转身朝厨房喊:"媳妇,岳父和宋叔来了,快倒茶!" 苏摇闻声出来,就要去泡茶。 上官宏摆摆手:"别忙活了,我们就是来看看有什么能搭把手的。" 萧父这时也迎了出来,两位亲家寒暄了几句。 上官宏看着满院子的红火景象,感慨道:"亲家,咱们两家能有今日,都是孩子们的福分啊。" 萧父点头称是,笑道:"亲家,快屋里坐,外头露水重。" 几人说说笑笑的,没过多久,时辰到了。 一行人人浩浩荡荡地朝着新房走去,好事的村民,也早早的来看他们的进门仪式。 萧父和上官宏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家人们。 再后面是帮忙的乡亲们,队伍拉得老长,像一条红色的游龙在晨曦中穿行。 到了新房前,众人开始举行进房仪式。 先进的是萧家这边的宅子。 萧父点燃了准备好的鞭炮,长长的红鞭挂在竹竿上。 噼里啪啦的声响在空气中炸开,红色的纸屑如同天女散花般飘落,喜庆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村里的孩子们捂着耳朵又笑又叫,大人们也聚拢过来看热闹。 萧母端着一碗红枣桂圆粥走在最前面,寓意着早生贵子、圆圆满满。 她迈过门槛时,特意高声念道:"脚踏金阶步步高!" 身后众人齐声应和:"好!" 声音在崭新的院落里回荡。 接着,大家依次进入新房,将带来的物品一一摆放好。 萧墨和萧放抬着用红布包着的米缸,稳稳地放在厨房角落。 揭开红布时,白花花的米粒上还放着几枚铜钱,寓意衣食无忧。 孩子们撒着红枣花生,欢快的笑声在新房子里回荡。 紧接着轮到上官宏那边的宅子。 上官宏抱着一只大红公鸡,那公鸡羽毛油亮,鸡冠鲜红。 在他怀里神气活现地昂着头,引得孩子们围观看稀奇。 上官宏迈过门槛时,朗声道:"金鸡报晓家业兴!" 众人又是一阵喝彩。 因为之前东西都安置的差不多,其实今天的进门也就是意思意思。 等一切就绪,两家的灶台上都升起了第一缕炊烟。 青烟袅袅升起,在晨光中交织在一起,仿佛两家的福气也融合在了一处。 简单的吃过早餐后,每个人都有条不紊地去到自己既定的岗位上,为即将到来的乔迁宴做着最后的准备。 灶房里,陈芳芳挽起袖子,利落地将青葱切成细丝。 她身旁的苏摇正麻利地揉着面团,几位前来帮忙的村妇围在土灶旁,一边择菜一边说笑。 蒸笼里腾起的热气裹挟着面香,在阳光里氤氲开来。 院门口,萧父萧母和上官宏穿着崭新的衣裳,脸上堆满笑容,热情地招待着来往的宾客。 小沐穿着红袄子,手里攥着刚得的糖果,与小伙伴嬉戏,银铃般的笑声在院中回荡。 宋房则在一边,端坐在方桌前,面前摊开一本红底烫金的礼簿,一笔一划地记录着礼金数目,时不时抬头对送礼的乡亲道谢。 而萧家三兄弟也没闲着,他们忙着布置院落。 萧放踩着梯子挂红灯笼,萧墨在下面扶着梯子递工具,萧鸣则拿着浆糊贴喜联。 大红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流苏穗子扫过新漆的门楣。 那副烫金喜联上"吉星高照新居户,喜气常盈发福家"的字样龙飞凤舞,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整个院子张灯结彩,喜庆的红色映着每个人欢欣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