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章用心写了好几天,共计字,恳求订阅啊!】

第220章朕逼余太宰致仕,圣怒吓死杨太傅

已近两年,为害大宋多地的梁山流寇被平定了。这消息,很快就传回了京城……

赵官家事先下达给梁山流寇途经的沂州知州、沭阳县县尉、海州知州的密诏,也随之公开于朝堂之上。

朝之上的文武大员,对当今天子赵官家赐给以上三地主官,阻击及平定梁山流寇所定下的锦囊妙计,惊为天人!

如今朝堂之上,已经不像以往那样奸臣遍布。

经过穿越者赵吉的数次大‘洗牌’,到了如今的宣和三年农历二月,大宋朝堂上的文武大员们,贤良忠臣占了绝大多数!

不过,即便是一大群忠臣共处朝堂之上,一起辅佐天子,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也绝对不可能是一致的。

如今,群臣围绕着对宋江等三十六员梁山流寇头领,是杀、还是留呢

群臣展开激烈争论,共分成了两大派……

穿越者赵吉高高坐在龙椅上,看着文武百官争论到最后,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他便最后拍板决定,道:

“自宣和元年始,宋江一伙匪寇在梁山泊揭竿而起;

至今宣和三年二月,梁山流寇被海州知州张叔夜率军平定,其部流寇为祸一年有余,其曾攻掠数个州县,杀官放火、抢夺官府钱粮,可谓无恶不作!

即便对梁山流寇三十六个头领,处以极刑,亦难解朕心头之恨!

主张追究宋江一伙流寇所犯下滔天之罪的诸位爱卿,实乃与朕所想一致也!”

赵官家的话,让主张追究宋江一伙流寇罪行的大臣们,心中高兴,齐呼道:

“陛下圣明……”

赵吉却话锋一转,道:

“然则,梁山一伙流寇,在中了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兵之计后,

其大首领【呼保义】宋江,见到朕的招安诏书后,

宋江他便让梁山流寇兵卒皆放下武器,接受朝廷招安。

如此,也避免了海州知州张夜所部官兵的过多伤亡。

朕在招安诏书中承诺,只要梁山流寇弃暗投明,接受朝廷招安,朕对其先前所犯之罪,既往不追,朝廷大赦!

朕还要对弃暗投明接受招安者,进行封赏。

天下人皆知:‘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之理!

朕岂能失信于天下乎”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齐呼道:“陛下圣明……”

主张追究宋江一伙流寇罪行的大臣们,听到赵官家这有理有据的话后,他们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已经知道赵官家的主意已定了。

他们在心里一对比,发现自己建议杀掉宋江等三十六位梁山流寇头领的气量,与赵官家宏伟的度量相比,如同蝼蚁仰望天人一般渺小。

群臣中主张对待受朝廷招安后的梁山流寇进行优待者,则在心中赞佩:

大变心性后的赵官家,一改以前的昏庸无道,如今的赵官家真是符合儒家五德‘仁义礼智信’的圣君明主啊!

赵吉又道:“朕对接受朝廷招安的梁山流寇朝廷宽大处理,赐给官职,让其为朝廷所用,更深远的用意在于:

此举,

可令天下已经揭竿而起者归顺朝廷,

亦可令多地已接受朝廷招安者归心!”

文武百官,发自内心地赞佩,纷纷点头称是……

赵吉继续道:

“前不久,宗泽招安了河东、河北等地的王善和李进两批乱匪后,

并对那两部共计一万多的人马,进行军事改编,并晓以忠义之道,进行思想改造;

李纲平定了京西、淮南两地匪患,并招安了王再兴、李贵、王大郎及其所部共坑上近一万人马之后,

其亦是效仿宗泽对受招安义军之做法……

朕据宗泽和李纲呈回来的奏报所知:

接受朝廷招安的王善、李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所部共计二万余人,分别被宗泽和李纲改造得已知忠义之道,其战斗力也可媲美当地厢军了!

若是将来,大宋对北方异族有战,其必可为朝廷所用也!

故此,如今宋江一伙梁山流寇接受朝廷招安,朕必要对其优待,以向天下昭示朕之仁德、宽厚、守义、讲信、爱才!

朕知诸位爱卿,对受朝廷招安的梁山流寇处治意见,分成两派,皆是为朕的大宋江山社稷着想,无对错之分,卿等皆是国之忠良也!”

对宋江一伙流寇有不同处治建议的两派大臣,听到赵吉如此摆事实、讲道理的话后,皆暗自赞叹:赵官家所虑深远啊!赵官家对吾等臣下真是礼遇有加啊!

故此,赵吉的一番话,赢得朝堂之上的群臣齐声高呼:

“天子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看着朝堂之上那一大群可以载入史册的忠良名臣,诸如燕国公领枢密院事的郑居中、御史大夫曹辅、吏部尚书吕颐浩、户部侍郎赵鼎、中书舍人张浚等人,皆是对朕心悦诚服,他便接着考问起了群臣,问道:

“万事皆有因!宋江流寇在梁山起义后,被朝廷出重兵围剿,其又流窜多地为害一时。梁山盗匪造反之因,为何乎”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然无人敢出声回答。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朝堂之上这些位极人臣者,皆是人精,他们心里门清。

可是,谁又愿意先站出来当出头鸟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文武百官都懂!若不如实回答皇帝的问话,则是欺君!

若如实回答,又怕罪了赵官家!

故此,一时之间,大殿内冷场了!

群臣皆是闭口不敢先发声回答。

赵吉又问了一遍。

敢于直谏的御史大夫曹辅出列,跪拜道:

“微臣曹辅,回官家问。”

群臣一看,曹辅果然是敢于直谏之士啊!

先前,曹辅都敢直谏皇帝不要去京城青楼‘夜宿某娼妓之家’,如今他又继续发挥着忠君爱国敢言直谏那种不怕死的特长啊!

曹辅行完君臣大礼后,直言道:

“据微臣曹辅所知:

在我大宋宣和元年至今宣和三年二月下旬,才区区两年,各地出现如此之多揭竿而起者,

陛下应负首责!!!”

深受皇恩的曹辅,在这五个来月之内,他从小官被提拔到了御史大夫这样的高官,他的话依然如此犀利,把群臣震惊得一片哗然……

群臣心中明镜似的,之前的赵官家昏庸无比,才搞得大宋的官场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才多了起来……

敢于直谏的曹辅开口道:“先前各地盗贼群起,根源在于陛下被奸佞蒙蔽圣聪!

陛下亲近奸臣、不理朝政、又好大喜功筑九鼎、

崇信道教、炼丹修仙、修建艮岳、大兴花石纲之役…………

以上皆是开销甚巨,故此全国各地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再加上贪官遍地,从中还要贪污渔利,故此搞得民不聊生,才迫使各地被逼上了绝路的百姓们揭竿而起……”

曹辅的话,掷地有声!

字字都说到了文武百官的心眼里去了,并引起了共鸣。

不过,他们是万万不敢对皇帝说出如此犀利的话语!

群臣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曹辅一出口,就敢说出宣和元年至今各地造反多起来的根源,还敢说出这首要的责任应该由如今已经“改邪归正”的当今天子赵官家来负,这几乎快要惊掉了文武百官的下巴了!!!

可是,群臣看到,曹辅的直言,并没有激起赵官家的圣怒。

反而,坐在龙椅之上的赵官家,深以为然地点着头,严肃而诚挚地说道:

“曹爱卿,果然是敢于直言的忠臣啊!

朕已知错,早已下达过《罪己诏》了!”

“唉!”赵吉长叹一声,又道:“《左传》曾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赵官家的话,又引起群臣的俯首膜拜,称赞声连连……

赵吉则在心里骂起了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要不是原主你这个大昏君那么‘作’,朕这位穿越者就不用给你背这么多的黑锅了!

穿越者赵吉能如此坦然地接受批评意见,甚至在先前下达了罪己诏,还效法他所知道的历代圣君雄主为政的方法,制定出了一系列强军、富民的好政策……

赵吉这样做,所图谋甚远!

为的不仅要在他穿越来的这世界里,制止“靖康之耻”的悲剧发生,他还要反攻北方那个国运正盛的大金,提前实现“民族大融合”!

赵吉对新提拔上来不到半年的御史大丈夫曹辅,正色问道:

“曹爱卿所言,实乃宣和二年九月以前,朕为政之过失也。

然则,曹爱卿观朕在宣和二年十月以后,如何啊”

“扑通”一声,曹辅跪倒在地,心情激动,双眼噙泪,声音颤抖,道:

“自宣和二年十月以后,

陛下远小人亲贤臣、

铲除奸臣贪官污吏、

革新吏制和军制、

轻徭薄赋,予民以修养生息……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四合院:带着福地做采购

四合院:带着福地做采购

妹妹哟
幽暗而又湿润的矿洞内,陆叶扛着一个装满矿石的篮子,手上拿着一把锄头,一脸轻松地走在前方。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哀伤,目光凝视着前方的虚空,似乎在看着什么。从外面看去,他面前什么都没有,但在他的眼中,那是一团半透明的虚影。它似乎是一颗大树的阴影,灰色而模糊,枝繁叶茂,树枝从树干的三分之一处向两边伸展开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穹顶。在九州大陆待了一年多,他也不清楚那阴影之树究竟是什么,但他却能感觉到,只要自己的
军史 连载 76万字
窥唐

窥唐

盼夏小师弟
管中窥豹,得见初唐,成为日后‘武代李兴’武媚娘替罪羔羊的玄武门守将李君羡,本是拿了逆臣反派剧本,而他却总喜欢在死亡的边缘大~鹏~展~翅,芜湖!
军史 连载 59万字
茅山小道李云龙

茅山小道李云龙

过客vs归人
…………………………茅-茅庐不遮风山-山人常卧松小-小童不知道道-道长空谈经李-梨花慕雪白云-云霭自风流龙-笼鹅无它意传-专门钓书生………………………
军史 完结 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