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击长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棣又道:"除此之外,臣认为应该从根本上加强边关防御。一方面修筑更坚固的城防工事,一方面改善与蒙古各部落的贸易关系。蒙古人缺衣少食,若能通过贸易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或许能减少边境冲突。"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纷纷侧目。朱棣不仅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更显示出深刻的政治洞察力。朱雄英愈发赞赏,他沉思片刻,郑重地说:"叔父远见卓识,既能战,又能和,正是朕所倚重的栋梁之才!" 宴会结束后,朱雄英在内殿召见了朱棣。没有外人在场,两人的谈话更为随意和坦诚。 "叔父此战表现出色,朕甚感欣慰。"朱雄英直视朱棣的眼睛,"不瞒叔父,当初派徐辉祖随行,朕确有监督之意。如今看来,是朕多虑了。" 朱棣神色复杂地看着这位年轻的侄子,沉默片刻后回答:"陛下心系社稷,防微杜渐,本是明君之道。臣虽为藩王,却始终以大明安危为重。此战中,徐将军与臣配合默契,共同为国效力,臣深感荣幸。" 朱雄英点点头,忽然话锋一转:"朕决定提升叔父爵位,增加燕地俸禄。另外,考虑到北疆安全的重要性,特许叔父可直接招募和训练部分边防军队,以应急需。" 朱棣闻言,激动得一时语塞。这等信任和权力,远超他的预期。他深深叩首:"臣...臣定当谨记陛下恩典,竭忠尽智,守卫北疆!" 朱雄英扶起朱棣,语重心长地说:"叔父勿须多礼。你我血脉相连,更是君臣一体。朕相信,只要大明上下同心,何惧外敌入侵" 两人又谈了许多,主要是关于北疆防务和蒙古民族的特点。朱棣在这方面的见解独到而深刻,让朱雄英获益良多。分别时,朱雄英亲自送朱棣至殿外,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明白燕王的地位今非昔比。 然而,朱雄英的决定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当晚,他召见内阁大臣,有人直言不讳地表达了担忧。 "陛下,燕王虽立下大功,但增其权柄,恐有隐患。藩王拥兵自重,历来为祸不浅啊!"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朱雄英平静地回应:"诸位爱卿的担忧,朕心中有数。然而,叔父才能不凡,与其压制,不如借才于朝,使其为国效力。"他环视众臣,"况且,朕已安排徐辉祖担任北方边防督察,监控边境军情。有他在,当可确保无虞。" 大臣们听后稍安,但仍有人心存疑虑。朱雄英却胸有成竹:"治国如同驾驭骏马,既不能松缰任其奔突,也不能勒得太紧导致反抗。给予叔父适当的权力和尊重,让他施展才华,对朝廷、对他本人都有益处。" 这番话显示出朱雄英的政治智慧,也让大臣们看到了他的用人之道和驾驭能力。 与此同时,朱棣回到自己的王府,独自沉思。这次北伐之行,他本想借机扩充实力,为将来可能的谋划做准备。然而,徐辉祖的存在始终如影随形,让他不得不谨言慎行。更让他意外的是,经过朝夕相处,徐辉祖的才干和为人赢得了他的尊重,两人竟建立了真诚的友谊。 而侄子朱雄英的表现,更是出乎他的预料。那种平衡有度的信任与防范,既给了他施展才华的空间,又不失对中央权威的掌控,让他既敬畏又钦佩。 "雄英这孩子,确实有太祖的风范..."朱棣轻声自语,"如今天下稳固,百姓安居,朝中清明,哪有我插手的余地" 他举起酒杯,透过烛光望向北方:"也罢,守好北疆,为大明尽忠,或许才是我朱棣最好的归宿。" 北疆边境刚刚安定下来,朱雄英的目光便转向了另一项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大计——教育改革。科举制度的调整已初见成效,选拔出了一批兼通经学与实学的人才,但他深知,若要从根本上改变大明的发展轨迹,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 明仁宗二年春,一道重要诏书从皇宫发出,传遍大明各府州县: "朕惟治国之本,在于育才;育才之道,在于兴学。今科举已变,选拔之途已开,然基础教育仍有不足。故命各府州县广建明德学堂,分为三级:童蒙班教授基础识字与算术;经学班教授传统四书五经;实学班教授农业、水利、机械等实用知识。学堂当打破门第限制,但凡能通过入学考试者,不论贫富皆可就读。" 诏书下达后,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尤其是诏书中规定:"各地官员须从地方税收中拨出一成作为教育经费,用于学堂建设和贫困学生资助。"这一大胆举措,显示了朱雄英推动教育的决心。 京城的第一所明德学堂很快在朱雄英的亲自关注下建成。这是一座宽敞明亮的三进院落,教室宽敞整洁,藏书丰富,还专门设有实验和操作的场所。开学那天,朱雄英亲临视察,与前来就读的孩童亲切交谈。 "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大明的希望。"他慈爱地对孩子们说,"在这里,你们不仅要学习圣贤之道,还要掌握实用技能,将来为国家和百姓服务。" 一个衣着朴素的孩子怯生生地问道:"陛下,我家贫寒,将来能否也有机会参加科举,做一名官员" 朱雄英蹲下身,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只要你勤奋学习,品行端正,无论家境如何,都有机会通过科举成为朝廷官员。现在科举已经改革,不再只考八股文章,而是更注重实际能力。" 孩子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郑重地点了点头。 离开学堂时,朱雄英对随行的王守仁说:"守仁,我决定组建教育巡视组,由你牵头,走访各地学堂,确保教学质量,推广新式教学方法。" 王守仁恭敬地应道:"臣遵旨。臣认为,各地情况不同,教学方式也应当因地制宜。臣将与同僚们深入调研,寻找最适合各地的教育模式。"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

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

低调的白先生
一场意外,贫困潦倒的“我”与千金大小姐、刁蛮任性小姐、气质女神、霸道总裁、温柔可爱甜美、美女大明星、知性小姐姐一同穿越到秦朝。身着现代服装的他们在古代格格不入,而触碰神秘物件导致穿越的“我”成为众人依赖的对象。在这个陌生且充满挑战的秦朝,他们历经种种磨难。“我”凭借着智慧与勇气,在女神们的陪伴与协助下,一路逆袭,最终登上权力的巅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宰——皇帝。他们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在古代又会谱写出
军史 连载 71万字
春秋演义之鲁帝一统

春秋演义之鲁帝一统

PETER德
21世纪的大学生李宵阳,偶然穿越到春秋初年的鲁国,面对齐国,晋国,楚国等势力的包围和打压,身为鲁庄公的他究竟要何去何从?
军史 完结 45万字
梦幻西游之骨灰玩家

梦幻西游之骨灰玩家

孤零月
一个玩了三年梦幻西游的骨灰级玩家,在一次偶然的困盹中穿越了。醒来后,发现己经来到了梦幻西游世界,这个世界竟然与游戏设定一样,是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为了生存,为了..
军史 连载 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