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微笑的鱼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玄宗李隆基诗之四十六 端午盛宴中的家国期许——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臣》赏析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一作续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唐玄宗李隆基的《端午武成殿宴群臣》,是一首于端午佳节之际,描绘君臣同聚盛景,饱含家国情怀与政治智慧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祥和,更抒发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切期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传承。 首联:端午时节,盛世景象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开篇,“端午临中夏”,诗人以简洁明快的笔触点明时间,端午佳节正处于夏季的正中,瞬间将读者带入了这个充满传统韵味与夏日气息的特殊时刻。端午,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此时,正值盛夏,万物蓬勃生长,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时清日复长”,诗人的目光从节日的氛围转向对国家现状的描述。“时清”二字,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盛世景象。在唐玄宗的统治下,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这简短的两个字,背后是无数能臣的辛勤付出,是国家政策的有效施行,更是唐玄宗治国理政智慧的体现。“日复长”,既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白昼逐渐变长的自然特征,阳光充沛,万物沐浴在金色的光辉中,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又寓意着在这太平盛世之下,国家的繁荣昌盛将如同这漫长的白昼一般,长久延续,没有尽头。此句奠定了全诗祥和、喜悦的基调,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当下盛世的自豪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心,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大唐的辉煌将永不止息。 颔联:贤才治国,宴饮欢乐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此联巧妙运用典故,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盐梅已佐鼎”,“盐梅”在古代烹饪中是至关重要的调味品,它们相互配合,使菜肴滋味醇厚,不可或缺。在这里,诗人以“盐梅佐鼎”来比喻贤才辅佐君主治理国家。臣子们就如同盐梅一般,在国家的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的智慧、才能和努力,共同铸就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诗人用这个形象的比喻,高度赞扬了臣子们为国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表达了对他们功绩的充分肯定。“曲糵且传觞”,画面一转,描绘出武成殿宴会上的欢乐场景。“曲糵”是酿酒的原料,这里代指美酒。在这端午佳节,君臣齐聚一堂,酒杯在众人手中传递,欢声笑语回荡在殿堂。美酒佳肴,不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君臣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这一画面展现出君臣关系的融洽和谐,大家共同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享受着盛世的美好。这种和谐的政治生态,正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也体现出唐玄宗善于用人,能够凝聚臣子之心,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 颈联:传承习俗,岁月悠悠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事古人留迹”,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指出端午的各种习俗皆是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每一个习俗,无论是龙舟竞渡时的激昂奋进,还是包粽子时的温馨团圆,亦或是悬挂艾草时的祈福安康,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习俗历经岁月的洗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表达了深深的尊重与珍视,他明白,这些习俗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连接今人与古人的精神桥梁。“年深缕积长”,“缕”在这里可指端午时的五彩丝线,它是端午习俗的一个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沉淀,端午的传统习俗不断延续和丰富,就像那五彩丝线一般,越积越长,越来越绚丽多彩。这句诗强调了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和丰富性,体现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欣慰与自豪。在诗人看来,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是对先辈的敬重,也是对后世子孙的责任。 颈联:夏日景致,生机盎然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这一联宛如一幅精美的夏日画卷,生动地描绘出端午时节的自然景色。“当轩知槿茂”,诗人站在轩窗前,放眼望去,只见木槿花繁茂盛开。木槿花,以其绚丽的色彩和顽强的生命力,在夏日的阳光下尽情绽放。那一朵朵娇艳的花朵,或红或紫,或白或粉,相互簇拥,争奇斗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木槿花的繁茂,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盛世的象征,它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如同这盛开的木槿花一般,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向水觉芦香”,诗人移步走向水边,微风拂面,带来阵阵芦苇的清香。水边的芦苇,修长的叶片在风中摇曳生姿,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自然交响曲。那清新淡雅的芦香,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陶醉其中。芦苇在水边生长,与潺潺的流水、湛蓝的天空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自然画面。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美感,更暗示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进一步烘托出大唐盛世的祥和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 颈联:国泰民安,共同祈愿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亿兆同归寿”,诗人怀着一颗赤诚的爱民之心,表达了希望天下百姓都能长寿安康的美好愿望。“亿兆”,指代着广大的民众,他们是国家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诗人眼中,百姓的福祉高于一切,他深知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因此,他衷心祈愿每一位百姓都能拥有健康长寿的生活,享受太平盛世的美好。“群公共保昌”,则强调了群臣在维护国家昌盛过程中的重要责任。国家的繁荣稳定,离不开君臣的共同努力。群臣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肩负着辅佐君主、管理国家的重任。诗人希望群臣能够齐心协力,共同为国家的昌盛而努力奋斗,只有君臣团结一心,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国家的繁荣发展。这不仅是对群臣的一种勉励,更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共同期许,体现出诗人对国家治理的高度重视和强烈责任感。 尾联:忠贞不渝,福泽后世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忠贞如不替”,诗人语重心长地对臣子们提出了期望与告诫。他希望臣子们能够始终保持忠贞之心,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诱惑,都能坚守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不替”,即不改变、不放弃,这种忠贞不渝的精神,是臣子的立身之本,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危机,只有臣子们忠诚不二,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排忧解难。“贻厥后昆芳”,诗人深刻认识到,臣子们的忠贞不仅关乎当下,更对后世子孙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臣子们保持忠贞,才能为后世子孙树立良好的榜样,留下美好的名声和福泽。他们的忠诚精神将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后世子孙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此句体现出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希望通过臣子们的忠诚,为国家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大唐的辉煌世代延续。 整体赏析:多元意蕴的端午华章 政治寓意深刻 整首诗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寓意,诗人通过对端午宴会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入思考。从对臣子功绩的肯定,到对群臣保国的期望,再到对臣子忠贞的要求,无一不体现出诗人对国家政治的高度重视。他深知,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贤才的辅佐和君臣的共同努力,只有君臣一心,秉持忠贞,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种政治智慧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贯穿全诗,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文化情感丰富 诗中饱含着丰富的文化情感,既有对端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敬畏,又有对百姓安康的深切关怀、对国家昌盛的自豪与喜悦。诗人对端午习俗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对百姓的祈愿和对国家的期许,表达了诗人的家国情怀,他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百姓紧密相连,使诗歌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力量。 艺术手法精妙 诗人运用了精妙的艺术手法,使诗歌内涵丰富、意境优美。巧妙运用“盐梅佐鼎”的典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贤才治国的理念,使抽象的政治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槿茂”“芦香”等自然意象的运用,细腻地描绘出夏日的生机与美好,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语言简洁明快,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葬玉迷踪

葬玉迷踪

苦行猪
葬玉是专用于随葬的玉器,古人认为玉器有特殊的功效,以玉敛葬,施覆于人体各部位可以保护尸体,防治腐朽。 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得到葬玉,却从此卷入到了一场千年未解的..
军史 连载 34万字
最佳女配

最佳女配

妹纸重口味
最佳女配最新章节列:小说《最佳女配》妹纸重口味/著,最佳女配全文阅读#当一个合格的恶毒女配,是需要职业素养的!在穿越一本又一本小说,扮演其中的恶毒女配时,你需要得..
军史 完结 82万字
剑,门

剑,门

高原飞歌
在四川,有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叫做剑门关。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细雨骑驴入剑门,在巍峨的剑门关前,聚集着太多的金戈铁马,侠骨柔情。剑门关太险,太玄,太美,引人入胜,因此有了这段故事。《剑门》讲述得是人,但它的核心不过是在讲述一种精神:竖起脊骨便是剑,敞开胸怀便是门。
军史 连载 43万字
福满花香

福满花香

寒山亭北
李花儿的人生只有三件事最重要——赚钱、团圆、知道自己是谁。李花儿:虽然我忘记了我是谁,但是赚钱和斗极品这两件事情,是万万不会忘的;某男:看我这娘子如此本事,得..
军史 连载 91万字
迷雾求生:我能看到提示

迷雾求生:我能看到提示

陈何乖
全民穿越到之中。四周全是迷雾,开局就一个破草棚,而你必须在危险的野外寻找物资和木材,维持篝火不熄才能生存下去!而当别人还在艰难生存的时候,叶千帆却已经靠着神级提示,获得了装备和庄园领土!
军史 连载 84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