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堆积如山,账海迷途
陈员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禹一声令下,钦差大营立时忙碌起来。 钱万通与周全被押解下去,帐内的空气却依旧凝重。 刚才那一幕,林萧当众毒打钱万通,让他们心惊胆寒的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位年轻的钦差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他不是来走过场的,他是来撕开一切遮羞布的。 尤其是最后那句“三日内核对银钱流向”,更是让他们心生警惕。 泰丰行作为云川府修筑河堤,最大的原料供货商之一,经营数十年,账簿何止万卷更别提户部与工部的公账,那更是汗牛充栋,繁琐复杂。 寻常的查账,即使是经验老道的账房,也需要数月甚至半年才能理清头绪,找出蛛丝马迹。 张诚拱手对王禹道:“王大人,泰丰行的账目浩繁,户部与工部的公账亦是如此。 三日之内……恐难查清啊。依下官看,至少也得调集京中善于查账的吏员,花费月余功夫,方有可能……” 他话语中的意思很明显:这是异想天开,根本不可能办到。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按照正常的流程来。 “张大人所言极是。工部的账目,也牵扯甚广,许多款项来往复杂,非短时间能够理清。 林司直虽有查案之心,但对账目一道,恐怕尚不熟悉。三日之期,实在过于仓促,恐难服众。”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暗指林萧是外行,不懂账务的深浅。只要拖延时间,甚至能将脏水泼回林萧身上,指责他查账不力。 王禹端坐主位,面无表情地听着二人的推诿。 他自然知道查账的难度,三日之期确实紧迫,但他时间紧迫,交不了差,回去后定没有好果子吃。 只是,要在这堆积如山的账簿中找出确凿证据,谈何容易 帐外,火把通明,如小山一般的麻袋堆满了空地,里面装着的,全是泰丰行以及从石场搜来的账簿。空气中弥漫着纸张陈旧和油墨混合的味道。 林萧走出帐篷,看着这堆积如山的账簿,眼中没有一丝动摇。他知道,这正是张诚和刘元倚仗的资本。 传统查账方法,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拥有的知识,超越了这个时代。 他转过身,对王禹拱手道:“王大人,三日之期,下官立下军令状!若三日内无法核对出银钱流向,找出确凿证据,下官愿受军法处置!” 这番话一出,帐内再次哗然。张诚和刘元面面相觑,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狂喜。 军令状这林萧是真的疯了!只要他拿不出证据,三日后便是他自毁前程之时! 王禹深深地看了林萧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赞赏他的胆气,也有担忧他过于冲动。 最终,他缓缓点头:“好!既然林司直有此决心,本官自当全力配合。调集所有可用人手,搭建查账棚,务必保证账簿的安全与核对的顺利!” 得到王禹的首肯,林萧立刻着手布置。他让人将帐篷扩大,将所有账簿按照来源、时间进行粗略的分类, 然后召集了所有随行的吏员,包括从大理寺带来的属官,以及王禹从其他部门调来协助的低阶文吏和士兵。 人群中,林萧的目光落在了张清露身上,虽然身着男装,但清秀的面容和沉静的气质,让她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特别。 她此刻正一丝不苟地清点着一箱箱账簿,动作仔细而有条理。 “清露。”林萧喊了一声。 张清露应声上前:“林大哥,有何吩咐” “这些账簿,数量庞大,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理清头绪,找出问题,至关重要。”林萧没有废话,直接切入正题,“你可有何想法” 张清露微微沉吟,然后指着面前堆积的账簿道:“林大哥,这些账簿来源复杂,有泰丰行的细账、总账,有石场的出入账,还有户部和工部的拨付记录。 若要一一核对,工程浩大。目前只能先进行初步的分类,然后将每一笔款项的流向进行追踪。 但这需要大量的人手和时间,而且极易出错。” 她的分析条理清晰,虽然说的是常规方法,却也指出了其中的难点。 林萧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这些。传统的流水账记录方式,使得查账如同大海捞针。 每一笔银钱的进出都是独立的记录,要追溯源头和去向,只能靠人力一笔一笔地往前或往后翻查,效率极其低下。 他仔细观察着张清露,发现她对数字似乎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在清点账簿时,她的目光快速地扫过页码和总数,仿佛能瞬间掌握大致情况。 “你对数字很敏感”林萧问道。 张清露闻言一怔,随即有些腼腆地笑了笑:“家父当任布政使时,爹爹时常在书房翻着账目,所以耳濡目染,对数字稍有一些感觉。” 林萧心中一动,她正是学习“借贷记账法”最佳人选! 如果能将这种方法传授给她,再配合她本身的细心和天赋,或许能在这三天内创造奇迹! “清露,我这里有一种特殊的记账方法,可以更清晰地展现银钱的流向,快速发现其中的问题。”林萧压低声音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 张清露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她自小学账,却从未听过有什么“特殊的记账方法”能如此神奇。 “敢问林大哥,是何方法”她恭敬地问道。 林萧没有立即解释,只是看着眼前的账海,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他要在这三天内,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将这笔烂账理清楚,将隐藏在层层迷雾下的罪恶彻底曝光! “这方法,叫做‘借贷记账’。”林萧缓缓吐出这四个字,目光坚定,“明日一早,你随我来,我详细教授于你。” 张清露虽然不解其意,但看林萧自信的神色,心中隐隐生出一丝期待。 夜色渐深,钦差大营内的灯火却通宵未熄。无数吏员在账簿间穿梭,试图用最原始的方法,从那堆积如山的纸张中,梳理出哪怕一点点的线索。 然而,面对如山的账簿,他们只感到力不从心,效率低下得让人绝望。 而另一边,张诚和刘元在各自的帐篷里,焦躁不安。他们一方面期待着林萧三日后无法交差,自食恶果; 另一方面又隐隐担心,万一这愣头青真的狗急跳墙,查出了什么不该查的东西,那可就麻烦了。 他们心知肚明,泰丰行与户部、工部之间,并非完全清白。 巨额的工程款,经手之处难免雁过拔毛。虽然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但面对林萧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对手,他们的心始终悬着。 在帐外的夜风中,林萧独自站在账簿堆前。他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与权势的博弈。 泰丰行牵扯的“朝中大人物”究竟是谁户部和工部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都将在这堆积如山的账簿中找到答案。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锐利如刀。 “借贷记账法……就让我用这时代的知识,来打破你们构筑的铜墙铁壁!”他在心中默念。 这场账海迷途的征途,才刚刚开始。而林萧,已经找到了破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