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撤资汉东,无解的阳谋
苦海小道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到几人都表态了。 排行老二的富海科技的老板高明飞说道: “咱们是商人,那就以商人的方式来做。” “咱们六个这么多年,之所以一直将总部留在汉东,而且不断地在汉东扩大投资,不都是因为有高老师在。” “既然现在高老师不在位置上了,咱们自然没必要继续留在这里了。” 其他人听到高明飞的话,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说实话,不管是电子科技代工行业的龙头富海科技,还是电商物流界的龙头京西集团,游戏社交软件开发的巨头飞讯科技、地产行业前三的汉达地产、国产芯片领域唯一的存在高达芯片、智能手机的巨头金为电子。 他们这些企业不管到哪里投资,都是当地官方的座上宾。 随便一家都能为当地带来巨额的税收和成千上万人的就业,从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之所以他们一直将总部中心、研发中心、生产工厂全部留在汉东,就是因为有高育良在。 说他们是带动汉东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支撑汉东经济增长的支柱,一点也不过分。 说实话,如果他们去沿海省份发展,不仅能节省成本,而且更能够增加利润。 但是一直以来,他们并未这么做,而是立足于汉东。 这么多年他们为汉东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可以说是巨大的。 可事情就是这样,正是因为他们从未想过离开。 所以时间一久,京州的李达康,甚至连省里一些主管经济的领导,也都忽略了他们的贡献。 甚至觉的他们这是应该的。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盯着招商引资上。 毕竟招商引资是做大蛋糕,上级也把招商引资的多少,算在干部的考核上。 所以李达康才拼命的搞光明峰项目,正是这个原因。 京西集团的刘东接话道: “二哥说的对,我们在商言商,说实话这么多年我的物流总部留在汉东,我每年多出几十亿的成本。” “看来,我也时候考虑,把总部搬走了。” 老二老三一开口,其他人也跟着下定了决心。 “我看不光要搬总部,我的工厂也要全部搬走。” “对,就这种方式,就算谁来了也不能说什么。” 几人心里很清楚,他们这是等于曲线救国。 如果他们这六家千亿级别的龙头企业,全部离开汉东。 那么汉东的经济和就业,立马就会被重创。 不要说发展,甚至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但是他们是商人,在商言商,如何经营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而且他们如果去其他地方投资,其他地方的官方一定会举手欢迎。 反正不管去哪个省,只要不出国,对最高层来说都一样。 肉还是烂在锅里。 但是对汉东来说那可就不一样了。 所以他们这么做,算是阳谋,让沙瑞金和李达康无解的阳谋。 很快,几人就统一了意见。 立马开始着手准备撤资汉东,搬离汉东的事情,而且是越快越好。 就在这时,金为电子的雷阳开口道: “对了,你们有没有接到光明区区长刘平之的邀请” “说是过两天,有个企业家座谈会,李达康会亲自出席。” “我听秘书汇报,好像有这回事儿。”刘东开口道: “不过我没在意,李达康的在我这里没面子。” 马德远笑了起来,说道: “一看就知道这李达康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一旁的高明飞开口道:“我也接到通知了,当时找官方的朋友打听了一下。” “应该是跟光明峰的烂尾项目有关。” “老四说的对,他李达康没安好心,光明峰项目留了一屁股屎,八成想让我们帮他擦屎。” “呵呵……”王聪笑道:“那他想多了。” “看在高老师的面子上,咱们为京州的发展贡献的够多了。” “这个座谈会,我是不会去的。” 这时,一直若有所思的李千达开口了。 “各位,我觉的咱们要去。” 在大学的时候,李千达就是他们几个之中公认的小诸葛,脑子转的快,鬼点子多。 几人一听就知道,他八成是又有什么主意了。 于是所有人都望向了他。 高明飞说道:“千达,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想法儿了” 李千达笑了起来,说道: “各位,既然咱们都准备从汉东撤资,搬离汉东,那么是不是得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他李达康现在一定急于解决光明峰这个烂尾项目,为啥因为他想上位。” “投资商都被丁义珍吓跑了,招商引资是没戏了,所以他才想起我们。” “李达康这个人咱们都了解,强势霸道,到时候咱们一旦不同意,他肯定会仗着京州市一把手的身份来逼咱们。” “这不正好给了咱们撤资的理由和借口” “好主意。”听了李千达的话,刘东当即反应过来。 “到时候咱们突然撤资,上边必然会追究李达康的责任。” “咱们这也算,临走之前给他送个大礼。” 高明飞笑着说道:“这个办法好,我看行。” “那咱们到时候,就去会会这个李达康。” 就这样,在这家私人会所的豪华包间内。 六个总资产加起来上万亿的老板,商量好了下一步的计划。 他们要利用李达康,来为接下来撤离汉东找到借口。 至于上边会怎么处理李达康,这个他们就不关心了。 尽管突然撤离汉东,可能会面临辞退员工的补偿、重新开工建设工厂、招聘人员等等巨大的开支。 但是他们没有一丝犹豫,为了高育良和祁同伟他们觉得值。 说实话,自从高育良从政以来,没有利用职权给过他们一丝帮助。 甚至跟他们私下的来往也越来越少。 可他们知道,没有高育良当年帮他们选择人生的道路,创业的方向,他们绝对不会有今天。 当年是高育良看出他们,不适合从政。 鼓励他们从商,并且帮他们每个人量身定制了一套创业方向和规划。 那套规划,详细到他们现在还在用。 同时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老师高育良是败于斗争而已。 他们必须为高育良和祁同伟,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