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端太妃
弥音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更鼓响时,张司成捧着厚厚一叠供词交到了晏时叙手中。 俞氏母女原本还是极其淡定的。 当那供词甩到了她们脸上后,两人的表情才一寸寸皲裂。 惊鸿精心描画的妆容被汗珠冲花,在脸上留下一道道糊痕。 "皇上!"她跪行上前,要抱住晏时叙的大腿。 "奴婢冤枉啊!这些贱人串通一气......" 砰…… 晏时叙一脚将她踢出了一丈远。 惊鸿猛地吐出一口鲜血,面色惨白如鬼。 俞氏也连连磕头澄清:“陛下,求您明察,老奴一向将梁王当做亲儿子般疼爱,怎么如此对他这是诬陷!” 晏时叙也一脚将她踹飞出去。 "死到临头还在狡辩。三十七份口供,三十七桩罪证!每一桩都足够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不,我们没有害梁王,陛下……” 惊鸿还试图爬上前哀求。 晏时叙厌烦极了,他挥手道:“俞氏母女凌虐亲王,罪不容诛!押入大牢,秋后问斩。明昌宫所有知情不报者,一律杖毙!” 为何不是立即问斩,自然是因为晏时叙也想到,这对母女背后的人怕是不简单。 问斩前,务必要先将那人给揪出来。 太皇太后和太后得知晏时梁的事,也赶来看望。 见这孩子可怜见的,太皇太后有些心疼。 毕竟是自己的小孙子,虽是杨贵妃所出,但现在杨贵妃已经归为尘土。 太皇太后当即提出要去护国寺,给梁王和大晏祈福,为期两个月。 晏时叙猜测,她大概是想顺便看看誉王。 他并没有反对。 翌日,晏时叙派周景韬带百余禁军,亲自护送太皇太后和太后去护国寺。 而经过一夜,晏时梁的高热总算是退了。 三日后,晏时叙醒了过来。 五日后,人恢复的差不多了。 十日后,人彻底恢复。 晏时叙过来看他,他又一次扑到晏时叙的怀里嚎啕大哭。 亲皇兄不在皇宫,他下意识就开始粘这个对自己好的兄长。 晏时叙安慰了他好一会,却没将人哄好。 他叫人去请温梨儿抱着枭枭过来。 晏时梁很喜欢枭枭,之前好几次跑去碧玺宫找枭枭玩。 果然,见到比自己小的小孩儿,晏时梁立马就不哭了。 在小侄子面前哭,好羞耻。 晏时叙便将枭枭放在了他的床上,让他们俩玩。 枭枭试图爬行,但四肢还不太协调的样子,折腾了老半天,还只是腹部贴着锦被,在原地转圈圈。 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仰着头,朝晏时梁傻笑。 晏时梁便很有耐心的教他怎么爬,然后枭枭就给他咿咿呀呀的回复上几句。 晏时叙和温梨儿见晏时梁还是同往日般开朗,终于是长舒了一口气。 他们俩之前还担心,这个孩子因为之前的遭遇,会变得自闭。 好在,并没有。 春枝救梁王有功,被皇上擢升为梁王的贴身女官。 他又让永泰去掖庭局选了些可靠的宫女内侍过来,补齐杖毙身亡的宫人的缺。 而牢房内,连续十日的酷刑下来,惊鸿和俞氏的嘴,终于是被撬开了。 当张司成将两人的口供递到晏时叙身前时,晏时叙微微怔住。 端太妃 武皇叔的母妃。 为何会是她晏时叙一时没能想明白。 他能确定,武皇叔对皇位并不感兴趣,那端太妃此举的目的是为何 晏时叙有细细想过,如果阿梁真的被折磨死了。 一方面,阿城心中定会怨恨于他,严重的话,兄弟二人可能会反目成仇。 若是阿城和他成了仇人,往最坏的方向想,说不定会起兵造反,为阿梁报仇。 到时候朝堂定然会动荡一番。 先不说能不能造反成功,会对他造成困扰那是绝对的。 另一方面,杨贵妃以谋逸之罪被赐死,其罪并未牵连她的两个儿子。 而且晏时叙一登基,便封了杨贵妃的两个儿子为王,赐的封地也不差。 并允二人等弱冠之后,再去封地。 如此殊荣,历代亲王都未有过。 百姓都夸新帝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风,是个仁君。 如若梁王在宫中出了事,新帝定然会背负上苛待幼弟的骂名。 人前表现得心胸宽广,兄友弟恭。 背地里却故意虐待欺辱幼弟,将其折磨致死。 伪善、为君不仁、残暴……等等名声,定会动摇民心。 晏时叙心想,这确实是个离间和毁他名声的好计策。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想多了。 端太妃此举,或许另有隐情也说不定。 难道是因为私怨 可他并未听闻过,端太妃与杨贵妃有什么私人恩怨。 晏时叙曲起指节,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击着案几。 他思索良久,让人宣武王和临王进宫。 两位王爷刚从封地回京的那段时间,是住在皇宫里的。 临王是方便为皇帝守灵,而武王则是因为代理朝政,方便同晏时叙商讨国事。 后皇帝入陵寝后,两位王爷便各自回了京城的王府居住。 晏时叙一直没有放他们回封地。 他初登基,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的帮助。 临王在封地时,懒散惯了,每日游山玩水、吟诗作画的,过得逍遥。 可回京后,被赶鸭子上架,每日忙忙碌碌的,人都消瘦了一大圈。 至于武王,他在酉州时,日日待在军营里,不打仗的时候,就操练兵士。 可来京城后,被大臣折磨了近两个月。 现在,关于早朝,武王能躲就躲。 按他的原话就是,他已经有了后遗症,一见到文武百官,他脑瓜子就疼。 等将重担扔回给晏时叙后,武王就一头扎进了京郊的军营里,成日同罗家父子操练士兵。 这也是晏时叙所希望的。 武皇叔自小就开始上战场,大大小小的战役,没有经历过一百回,八十回定然是有的。 由他操练出来的士兵,一个个都是打仗的好手。 晏时叙又看了眼手中的两份口供,以及端太妃的人交于俞氏母女的信物。 他猜测,此事应该与武皇叔无关。 但他要弄明白端太妃此举的用意。 想知道对方到底想做什么,自然就需要先将人弄回京城,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