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进村
墨一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哎呦!” 牛车一停定,李天佑立马就从牛车上跳了下来,迫不及待地伸展起身子。 这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颠得他腰酸背痛的。 郑峰,也就是小郑公安,一边跟着李天佑甩着身子,一边说道: “这次算不错了,还有牛车坐,上次骑自行车过来,回去后我差点没趴下。” “叮铃铃!” 车铃响起,郑峰连忙往旁边撤,让出道路来。 尚泽停下自行车,对着郑峰发出嘲笑,“人废就别怪骑车累,你看看我!” “行了,办案要紧。”同样从自行车下来的林有荣,一把按住尚泽,“贾大队长,还得麻烦你带下路,我们先去贾大河家。” “好,各位同志随我来。”贾东山点点头,随即走在前面带起了路。 由于出了人命,东城派出所这次可来了不少人,黄所长还特地去区公安局申请来了一名法医和一个助手,一行十二人浩浩荡荡地跟着贾东山走进了贾家村。 本以为会遇见熙熙攘攘的劳动场景,然而一路走来,农田里却不见多少人影,放眼望去,清一色的全是汉子在耕作,至于妇女们是一个也不见。 贾东山黝黑的脸又黑了一度,脚步也加快了不少。 李天佑一边加速跟上,一边整理起了路上他从贾东山处得来的消息。 贾东山说得很杂,李天佑整理下来后,觉得有价值的线索也就三条。 1、贾东升溺亡的时候,王春花还怀着孕,因此对肚子里的孩子抱了很大的希望,结果生下来却是个女孩子,就当村里很多人觉得王春花会改嫁的时候,她却继续留在了贾家,拉扯贾东升留下来的两个孩子。 2、奇怪的是,王春花对自己两个女儿的态度却是迥然不同,对17岁的贾大丫很是慈爱,但对10岁的贾二丫却很是苛刻。 3、寡妇门前是非多,因此王春花为人很是泼辣,在村子里还有一个多年的仇敌,隔壁贾东军的媳妇儿,王英妹。 思索间,一行人已经快来到了位于村尾的贾大河家。 远远的就看见妇女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说话的途中还时不时地指向一户大门紧闭的人家。 其中有几名大妈已经看到李天佑一行人了,赶紧停止议论, 嘴是停了,脚却是半分没移,仍站得牢牢的。 按这个人数,贾东山倒是猜得没错,整个贾家村的妇女们应该都在这里了。 “好了好了,公安同志来了,都先散了,散了!” 贾东山大声喊着,试图疏散掉贾大河家门口看热闹的人群。 “地里的活还干不干了,今天没干完的一律工分减半。” 贾东山虽然年纪不大,但怎么说也是贾家村的大队长,一发话,立即有不少妇女面露犹豫, 走那就没热闹看了,村子里第一次发生人命,还有伴有小孩失踪,这热闹不凑实在对不起自己。 不走那今天的工分可要减半,本来能分的粮食就不多,工分再一减半,岂不是分到手的粮食更少了,粮食可是关系饿肚子的大事。 “贾大队长先不急,我们还有话要问下她们。” 林有荣开口制止了贾东升的驱逐。 “哎,好吧。” 贾东山挠了挠头,赶紧喊回了刚离开的几人,“回来回来,公安同志还有话要问,都好好配合啊!”。 “山子,你都多大岁数了,怎么还跟小时候一样咋咋呼呼的。” 再一次走回来的大妈可就没刚刚那么好的脾气了,其中一位明显辈分大的大妈直接对着贾东山说教了起来。 林有荣转过身来,看着尚泽说道: “尚泽,带四个人,先给大妈们做下笔录,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是!” 尚泽肃着脸点了点头。 李天佑诧异地瞥了一眼尚泽,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严肃正经的尚泽。 人是不禁夸的,尚泽的严肃保持不到三秒,便朝李天佑眨了眨眼, “跟哥去做笔录怎么样” “李天佑跟着我。” 没等李天佑开口,林有荣就先帮着拒绝了,又分别看向了徐大海、刘升、张丰。 “你们三人就以贾家为中心往外找,看看能不能发现贾二丫的踪迹。” “是!” 见林有荣的目光移到了自己,李天佑立即挺直了身板。 “李天佑,你就跟我和郑峰一起去贾大河家。” “是!”李天佑大声应道。 随着一声“解散”令下,原本的一行十二人便分成了三组,各自行动去了。 李天佑三人,则跟在贾东山的身后,看着他上前敲起了贾大河家的大门 “砰砰砰!” “大爷,开门啊,我是东山!” 大门缓缓被打开,开门的是一个跟贾东山年纪相仿的汉子。 “东日哥,公安同志来了。” 贾东山一语道出了这名汉子的身份,贾大河家的大儿子,贾东日。 “哎,公安同志快请进。” 贾东日赶紧把大门完全打开,笨拙地开口招呼着李天佑他们进去。 李天佑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下贾东日,这人额头上满是汗滴,脸上有几分畏惧但没有心虚,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这是家里出了命案的人,面对公安时十分正常的表现。 李天佑低下头,默默在本子上贾东日名字后面划了一个“x”。 “公安同志,我先带你们去看看王春花。”贾东山一马当先走了进去,直奔案发的灶房而去。 林有荣点了点头,对着郑峰说道:“你去把贾家人召到堂屋,我们先去看看现场。” 来到灶房,映入眼帘的便是地上的一大滩鲜血,以及躺在血泊中眼睛睁得大大的王春花。 “夏法医,尸体这块就要拜托你了。” “嗯,我会尽快得出结论的。” 夏法医说完就蹲下检查起王春花的尸体。 “后脑勺有一处伤口...” 夏法医每说一句,助手就记一句,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李天佑跟在林有荣身后,在灶房里转了几圈后,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停在了灶台前的一张小板凳上。 灶上一大锅棒子粥已经基本被煮干了。 但这也说明了,案发之前,有人站在这张小板凳上煮棒子粥。 农村的灶台基本都在一米以下,这高度差不多到成年人的腰部,就算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用不着板凳。 按贾大河家的成员来分析,上灶还需要用上这张小板凳的,也只有10岁的贾二丫和贾芳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