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公园炸弹(六)
墨一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或许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太差,李天佑面对周处长的青睐表现平淡。 他点了点头:“周处,我知道了。” 杯子里的茶水归于平静,办公室里的气氛也跟着冷场。 周处长没想到李天佑两次三番不给他面子,心底不免恼火,脸上的笑意也淡了几分。 但领导不愧是领导,随着敲门声的响起,周处长又乐呵起来:“请进。” 董志明推门进来,身后还跟着个肖兴国。 两人齐声喊道:“周处。” 周处长招了招手:“先过来坐,就等末了这一位。” 刑侦科三名组长都来齐了,竟然还差人没到场。 董志明给李天佑使了个眼色,询问是啥情况。 他们俩刚上班就被通知周处长找,要不是肖兴国稍稍知道点内情,还以为治安科又出啥阴招了。 李天佑双手一握,左右拇指在上方相扣搓磨,生动演绎了刑侦科和治安科之间的摩擦。 林公安被停职,余成业自然也没好到哪去。 昨晚治安科的人还在讨论着这回事,余成业似乎被处以警告,还得做书面的检讨。 再联想回之前刑侦科的管理模式,也就大致能推断出,周处长今日找他们过来的用意了。 “周处好。”最后一个来的,是暂代专案组副组长一职的赵文锦。 “事态紧急,我就挑关键的说。” 周处长正了正脸色:“志明,专案组副组长换你来当,务必在‘十一’前,把梁欣等潜藏在四九城里的敌特全部揪出来。” 有了李天佑的提醒,董志明并无意外:“周处,那巡逻的事儿如何安排” 周处长转头看向赵文锦:“巡逻的活儿,按你们治安科去年定下的计划办,有啥难处没” 赵文锦面露迟疑,不敢轻易答应。 去年的巡逻计划,压力主要靠治安科扛着,刑侦科就出了半数人手支援,剩下的都当机动力量候着。 而今年在余成业的骚操作下,刑侦科几乎是全员出动,反之,机动组落到了治安科这边。 见赵文锦迟迟不回应,周处长也冷下了脸,声音拔高:“赵文锦,我问你有啥难处没” 赵文锦一个激灵,硬着头皮应了下来:“没,治安科保证完成巡逻任务。” 都说临场不换将,可没想到周处长竟然连将带兵一起给换了。 他还想着凭借抓敌特这份功劳更进一步,现在全都泡汤了。 刑侦科。 赵文锦沉着脸:“董科长,敌特的所有材料都搁这儿了。” 说着,也不等董志明回应,便径直离开了。 赵前洲语气愤愤:“这人啥态度啊!” 董志明瞥了赵前洲一眼,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人近两天在他面前上跳下窜得厉害,打得啥主意他又咋会看不出来。 溜须拍马在余成业那儿或许有用,但在他董志明这儿可行不通。 董志明没说啥,拿起资料就招呼肖兴国和李天佑进会议室。 看着显得空落落的会议室,他不禁感慨:“嚯,真没承想,咱们这一分完组,头一遭碰上的难题就这么扎手。” 肖兴国微微一笑:“敌特的事儿越扎手,拿下它对老百姓的交代就越实在。” “这话在理儿。”董志明看向李天佑:“这案子一直都是你在跟进,快说说啥情况。” 李天佑点了点头。 在他的讲述下,另外两人快速把案情过了一遍。 “昨儿收到信儿后,我们也抓获了好几名伪装成农民的敌特。” 肖兴国补充道:“现在都在公安处那儿审着,有消息会通知我们。” 市局和铁路公安处各自独立,不存在上下层级的管理关系,皆是公安部的下属机构。 这一消息,李天佑早从周处长那得知了。 昨天公园里,赵文锦和周处长两人偷偷摸摸地,就是在谈论这件事。 “梁欣选择在礼拜天接头,我怀疑她是有单位的。” 如果李天佑这猜测正确的话,那么有画像,又有姓名,找到梁欣只是时间问题。 肖兴国琢磨着:“张漫那儿又是啥情况” 说红星轧钢厂是万人大厂夸张了些,但千人大厂却是担得上。 要是杨厂长被策反,那么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李天佑有些无奈:“两口子矢口否认,声称对张大朝父子的事儿毫不知情。” 顿了顿,他接着道:“不过这事儿先前是治安科的人在查。” 董志明看向肖兴国:“这事儿你去接手,打他上任后捣鼓出来的所有事儿,也必须逐件儿过筛子,确保万无一失。” 临到会议结束,任务也分配完成。 一组负责追查梁欣,二组负责排查张家的人际关系,而李天佑的三组分配到的任务,是调查涉外招待所。 由于外头的排x现象,自去年起便组织了好几次大规模的撤侨行动。 尽管这些华侨多安置在沿海一带,但也有不少因探亲访友、办理事务等原因来到四九城。 这些华侨能且仅能入住的,只有涉外招待所。 截止今天,侦察处并未截获任何与此次行动相关的密电。 这也让刑侦科不禁把目光转移到华侨,这一类往来自由度更大的人群上。 公私合营后,四九城内大大小小的招待所共有500多家,但招待外宾、华侨的涉外招待所屈指可数。 只有北x饭店、民x饭店、新x饭店三家。 按规定,涉外招待所接待外宾,要在24小时内向辖区派出所报送住宿登记表。 以免打草惊蛇,李天佑一行人并未直接找上这三家涉外招待所,而是来到了它们所属的辖区派出所。 东交xx派出所。 李天佑和钱虎出示了证件,前者说道:“同志,我们想查看近一个月来,涉外招待所报送的住宿登记表。” 根据红光邮局邮递员提供的线索,自九月起,张家才开始频繁收寄信件。 与之往来的有两人,一人是张漫,另一个是章必兴。 送信送得久了,邮递员都会对所负责区域内的人家有所印象。 章必兴,这个陌生的名字,邮递员虽然奇怪,但也没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