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一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帮年轻汉子,笑闹着把那照片抢来抢去,最后竟传到了乔明手里。 乔明拿过照片,瞄了一眼,还给了丁晓言。 这货并不着急,很随意的接过照片,一句话都没有。 只是淡淡的一笑,冲乔明点了下头,算是致谢。 乔明也没说啥,点点头算是回应。 没能继续闹下去,唐俊毅有点失落。 挤过身去,一把揽住丁晓言的脖子说,晓言哥,等咱回去,哥们儿陪你找那混账老东西…… 马不停蹄的疾行了一天。 黄昏时分,车队终于下了高速开始在一条林荫蔽日的二级公路上穿行。 又行驶了一个多小时。 车队在一个高大的山脊上回转而下,透过车尾,乔明看到了无比震撼的一幕。 夜色笼罩之下,山下的谷底一片灯火通明。 奔流不息的长江横贯眼前。 两侧的岸线,在各种灯光的照射下,如同白昼。 各种车辆,设备,川流不息,延绵好几十里。 暮色沉沉的夜空之中,十几架看不清型号的直升机闪着航灯,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往来穿梭。 这样狭小的空域,如此密集的飞行,让人不由产生会不会碰撞到的担心。 谁也没有想到,在有生之年会看到一个如此模样的夔门三峡。 印象中,这个季节的三峡风光,风景独绝。 两岸峭壁上层叠不穷的红色枫叶,衬映着湖蓝色的万顷碧波,色彩斑斓。 犹如人间仙境。 而此时,目光所及,一片尘土漫天。 一队队像四团一样的车队,从各个方向向这里汇集。 峡谷两侧狭窄的江岸,一派忙碌喧闹的场景。 峡谷最窄的地方,两侧峭壁之间,用钢材和土石垒筑起两段几十米高的高墙,大坝一般横亘。 那大坝的上游,是一片的火炮阵地,向两侧一直延伸到山顶上去。 码放得整整齐齐像豆腐块似的弹药,堆积如山。 成队的弹药车辆还在源源不断地汇集。 大坝的下游则是一片整齐的军帐,连绵不绝。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道巨型钢柱支撑的巨大钢网,高度足足二三十米。 远远看去,就像是一道道白色的巨墙。 这里,就是三峡防线。 是接下来,乔明和所有参战的兄弟们拼死抗击那恐怖疫情的地方。 部队很快到达了指定的驻地。 最后一段路程是一段用片石临时铺砌的便道。 粗放的军车倒是通行无阻,但这一顿的剧烈颠簸却差点没把所有人给弄晕。 一天的行程,除了在一个早已撤得空空荡荡的高速服务站稍事休整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停留。 连吃饭都是在行进间自己根据需要,用配发的单兵口粮对付着解决。 到了地点,下得车来,却有炊事班的兄弟早早地做好了还算丰盛的饭菜。 据说,团里各连都配发了新型的餐车,还在路上行进,炊事班的兄弟们就开始做饭了。 这刚刚一到,各餐车就抬出了几大桶的饭菜来。 兄弟们拿出餐盒,排着队,雀跃的等待那热气腾腾的伙食。乔明这边却接到了团部开会的命令。 团部指挥所就在营区一端,几分钟路程。 一路过去,到处都是抬着各种物资忙碌的战士。 等乔明赶到指挥所,大部分连营级指挥员都已经到位,几周的整训,大家也都已经相互熟悉。 也许是长途行进都有些疲倦,此时只是彼此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没有谁愿意多说话。 部队才刚刚到达,这指挥所却是已经布置得妥妥当当。 不得不说,团部这帮正牌的现役,效率是极高的。 虽然经过了几个星期的训练,也算是渐渐熟悉了部队的环境,这真正的野战指挥所,乔明还是第一次看见。 不由好奇地四处张望。 所谓指挥所,其实就是一个至少可以容纳二三十人的帐篷群。 由四五个标准帐篷拼接起来,帐篷之间的围布收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空间。 各种指挥设备整整齐齐地码成了一堵墙。 一溜深绿色的军用电脑连接着各种各样的设备终端。 正面一副巨大的显示屏幕,主画面上可以看到整个防区的地形鸟瞰。 全团人员的位置,活动迹象都显示在上面。 那上面一团团,一个个的小红点,实时显示着全团每个人的位置和活动。 看到乔明一副惊掉下巴的傻波依模样,旁边一个参谋嘿哟的一笑,凑过来。 小声说,这是团里刚刚配发的战场实时监控系统。 我们每个人身上穿的新型作战服里都有配套的识别芯片。 每个人的信息,全都实时的和系统相连。 咱现在穿着的这玩意,看上去没什么特别,实际上可是大有乾坤的。 这面料,除了传统的防风防水防刮,还可以自发电,足以供应微电路…… 巴拉巴拉……,自豪得不要不要的。 正吹得带劲,团长带着参谋长和作训科长快步走了进来。 没有任何指令,帐篷里所有人等,齐刷刷的站了起来,啪的一声,立正。 所有人的动作整齐划一,干净利落。 以至于,只听到大家起身时带动座椅的“轰”的一声。 二十几号人全部立着标准的军姿,一改刚才的疲态,精神抖擞地向进来的团长行注目礼。 这劲头,放在几周之前,特别是像乔明这样的地方干部身上,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匆匆而来的团长环视一圈。 冷峻的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扫过,似乎对指挥员们的状态还算满意。 点点头算是赞许,低声吼道“稍息!”。 “轰”的又是一声,大家齐刷刷的坐下,笔挺着腰杆,准备接受命令。 大屏幕上,切换成了阵地布防的示意图。 虽然没有军事理论基础,作为土木工程的高材生,乔明在识图方面还是表示毫无压力的。 没有多话,对着布防图,团长开门见山,开始讲解接下来的布防要点和作战意图。 这回不再是卫奇私下乱传的小道消息。 根据上级的通报,整个长江下游,华夏国人口最为密集,也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大片区域。 疫情已经完全失控。 这里面有疫情发生太过突然,传播太过猛烈的原因。 政府完全没有反应判断的时间机会。 也不可能一瞬间完全调度所有力量,完美地采取对路的处置措施,一把梭哈。 使得灾难来临的前头几个小时,那可怕的病毒就广泛的传播开来。 在经济发达,流通频繁,又人口稠密的广大地区一发不可收拾。 同时,也因为第一时间部署的力量,包括团长原来所在的部队,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准备。 在普通百姓和感染群体混杂,情况千变万化的乱局之下,缺乏有效的手段。 一支支装备着各种精确打击武器的精锐之师,在难以杀伤的感染者成群结队的冲击之中,伤亡惨重。 境况之惨烈,让曾经亲历的胡团长一度停下来。 好一会儿,才能继续。 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和损失之后,国家迅速地调整了策略。 早在灾难爆发的第一周,也就是乔明他们接到征召命令的时候,秦岭、三峡两条防线就开始部署。 华北、东北、华中,各地战略物资、设备整厂整厂地拆卸运输到西南腹地。 人员全部隔离观察后有序撤出。 好在,这病毒感染后发病极快,到省去许多时间去观察和隔离。 两条防线内外三百公里,全部坚壁清野。 就像森林灭火一般,为阻绝漫延,提前地清理出一条六百公里的隔离带来。 第一批损失严重的部队进行了收拢重组。 一部分向团长一样补充到新动员的部队中去,提高新部队的临战经验。 少量机动精锐,则继续留在疫区。 监视感染群动态,在需要的时候,吸引大群体运动至两道防线,用布置好的远超火力覆盖,予以消灭。 而乔明他们部队的任务,就是坚守防线最前沿。 消灭掉远程炮火轰击下的漏网之鱼,保护“大坝”的远程火炮阵地群。 来时看到的“大坝”,就是阵地最后的防线。 在谈到如何消灭感染人群的情况时,团长第一次使用了“丧尸”一词。 以往在电影、小说里的情节,居然就发生在了现实的世界。让人有点反应不过来。 这也意味着,感染病毒的人,意识已经丧失。 从医学意义上已经定义为死亡,不再具有“人”的属性。 为了迟缓这些被称之为“丧尸”的迅猛行动,防线前沿竖起了两道高高的钢网。 让那些漏网之鱼在冲击防线时,前沿部队有更充裕的时间,将其消灭。 接下来,就是布置各营阵地准备,各种各样的土工作业。 会议进行了两个多个小时,各种准备工作要求都记了几大页。 到部队以后,乔明开始看孙子兵法,知道用兵讲究个“五事七计”。 说白话就是,打仗一分钟,准备工作累死狗。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整个营区,除了哨兵,战士们都已经安顿妥当,各自休整。 覃营长让兄弟们都先休息,自己带着一个兵,马不停蹄地到各连转悠。 这覃营长,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乔明心里也很明白,生死战斗,可能很快就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