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平原无山,无水,无沟壑!铁甲冲击,谁能御之?”
胡轸策马急退。
重甲骑兵,他知道,董卓麾下的飞熊军就号称“重甲骑兵”。
但是跟这些重甲骑兵比起来就是一个笑话。
刘凡麾下的重甲骑兵还有一个称呼,那就是甲骑具装。
“将军,敌军厚铁裹身,如山而进,刀枪不入,吾等只是血肉之躯。”
胡轸副将退了回来,惊恐的对胡轸道。
“能不能从敌军重甲骑兵旁绕过?”
胡轸观察际边的轻骑,开口道。
相比于所向披靡的重甲骑兵,重甲骑兵两翼的轻骑,好似更好针对。
慌忙之中,胡轸组织数千人,冲向重甲骑兵的左翼。
还不到百步,便受到漫箭雨的攻击。
密集的箭雨,一波接着一波。
在空中形成一个扇形,发着“嗖嗖”的声音,落在西凉骑兵身上。
一时间,人仰马翻。因为士气落了下乘,他们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樱
数轮箭雨之后,两名司马各率领一千骑兵,冲向凌乱的西凉骑兵。
胡轸再次被杀得大退。
胡轸已经彻底明白,仅凭自己麾下的骑兵根本无法战胜刘凡。
遂下令残兵败将向后退。
但是胡轸还没有后退十里,就遇见率领五千骑兵,五万兵马支援上来的吕布。
“义父将两万骑兵交付给汝,这才多长时间,汝就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一见胡轸,吕布就对他指责道。
胡轸是董卓器重的大将,因为心性急,所以和吕布脾气相冲,两人多有矛盾。
胡轸在前线惨败,吕布当然不会让他如意。
胡轸低下头,因为羞愧,而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温侯,大敌当前,文才之败,定有原因!”
杨定向吕布劝道。
“汝且,为何而败!”吕布板着脸,向胡轸质问道。
“敌军不论是人和马,都裹着厚厚的重甲,弓矢不能穿,刀剑不能破。数千重甲骑兵就如铁墙一般,在这平原上横冲直撞。当者皆死!”
胡轸抬头目视吕布,对他道。
“汝等后退,能徒哪里去?在这种形势之下,难道汝不知道不胜则死吗?重整兵马,跟吾一起决战敌军。”
吕布向胡轸喝令道。
“诺!”胡轸领命。
胡轸将残兵收拢,集结数千兵马,跟随吕布,又向战场上迎去。
黄忠率领甲骑具装和两翼的骑兵,继续向渑池腹地推进。
这一片地域凡通往函谷关的路,不论是大路还是路,黄忠都派有斥候严密探查。
一旦西凉兵马有逃跑的动向,黄忠会立刻派兵阻挡。
这时,贾诩在随从的拥护之下来到甲骑具装的前方。
“战场乃凶险之地。右军师应该坐镇后方,总领大局。有何事可令间军传令!”
关中双手一揖,向贾诩道。
“将军初战胜利,士气大涨,接下来必势如破竹。行百步者半九十,董贼主力犹在。若董贼将全部兵力来挡吾铁骑前进,亦是一件麻烦事!”
贾诩向黄忠回礼道。
“军师以为该如何?”
黄忠向贾诩问道。
“在黄将军与西凉主力交战的时候,赵将军可趁机率兵突入敌阵,直捣董卓。西凉贼乱的根源在于董卓,董卓一旦伏诛,西凉残兵不攻自破。”
贾诩向黄忠回道。
“右军师所言不错!即便是吾等占据时地利,也不能短时间内击破西凉主力。子龙麾下的龙骧骑乃下骁骑,可与阴山铁骑一整长短。长驱直入,必能将董卓留下。”
黄忠点头道。
贾诩左右一看,对黄忠道:“汉升可令甲士先行,你我借一步话!”
黄忠听后,对麾下令道:“尔等先慢行,等会吾就追来。”
贾诩与黄忠奔至一旁之后,黄忠向贾诩问道:“军师有何指教?”
贾诩凑上前,对黄忠耳语道。
黄忠听后,惊道:“这可是夷灭三族的大罪啊!”
“不那样做,不仅会让主公危险,吾等也难以存活。公想一想文种、韩信之事?”
贾诩向黄忠反问。
“此事重大,请军师容吾细细思量。”
黄忠犹豫不决的道。
贾诩笑而不语,抚须看着黄忠深思。
“王上若立下开辟地之功业,子没有理由去责难王上啊!”
黄忠抬头,向贾诩道。
“哈哈,汉升所想太易。勾践最落魄之时,文种辅佐,勾践归,文种献上伐吴七术。勾践用其三而败吴。因此,勾践用其四在文种之言,逼迫文种自杀。文种何罪也?”
贾诩大笑一声,向黄忠回道。
“这……”
黄忠哑口无言。
“淮阴侯临死之前言,下已定,我固当烹。秦末是乱世,今也是乱世。下平定之日,便是王上受难之时。王上和别人不同,王上就算不加官职,也还是赵王啊!赵王威恩四海,德行宇内,下无双!谁能容忍如王上这样的存在?”
贾诩贴近黄忠,向他道:“换而言之,王上若做了张良和范蠡,汉升能甘心吗?就算汉升甘心,他们能甘心吗?公不见云台二十八将,麒麟阁十一功臣。王上曾经过‘功成画麟阁’,这是多么彪炳青史?”
“吾会按照军师的吩咐去做?只是王上若知此事,你我都要获罪!”
黄忠沉声的对贾诩道。
“吾一人之罪,无汉升干系。纵然吾获罪,也问心无愧。为报主公三顾之恩,吾不这样做,才是愧对主公!”
贾诩完,骤马离开。
望着贾诩历史,黄忠双目凝重,眼角之处的皱纹,叙述着坚定。
随即策马向重甲骑兵追去。
……
“老师,学生以为这一次击灭董卓,王上就能将秦赵之地执于手中,届时兵强马壮,子年幼,必会托大权于王上。王上用子的命令,去号令下诸侯。再蓄马饵士,讨伐有篡逆之心的人。大义在手上,下间何人能御之?”
一名跟随在贾诩左右的青年向贾诩拱手道。
“子消失在乱军之中,大义也在主公手上。逆贼需要挟子以令诸侯,王上不需要。你要谨记,王上和下英雄不一样!”
贾诩郑重的对青年道。
“学生受教了!”
青年再次作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