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邮局
生焖见手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平时在公司,周知都讲粤语,公司人员都还觉得没什么。 到了米国参加玩具展时,周知一口流利的美式、英式英语平滑切换,就已经震了公司几个员工一把。 而霓虹语也是在玩具展时,有些霓虹的玩具商过来询问一些情况时,会霓虹语的尚和泰实在招呼不过来了。 周知只得顶了上去,从动漫里学来的关西腔又把公司里的几个人震了一下。 周知笑道:“我对语言有点小天赋,对了,你这次带了什么东西给家人” 胡莹不好意思的道:“买了几件衣服,几块电子表,还买了些牛肉丸和糕点。” “糕点沪城冠生园的糕点应该比香江的好吃,你应该带一些巧克力。”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时间过得很快。 到了下午,飞机才降落在沪城,这飞机就像90年代的中巴车一样,穗城停一下拉几个人,临安停一下上下几个人,耽搁了不少时间。 出了机场,上了一辆专门免费接送旅客的大客车。 终于在下午五点到达了和平饭店,进了大堂,这座建于70多年前酒店的独特艺术装饰风格大大震撼了周知。 去了总台一问,最近几天和平饭店有接待任务,不接待散客。 让周知很是郁闷,大堂经理热情的帮他们联系了衡山宾馆,对方会派车过来接。 胡莹见周知一脸不高兴,笑道:“周生,衡山宾馆也很不错的,而且离美影厂更近,很方便我们的工作。” 等车期间,周知让胡莹看着行李,自己出了门来到外滩; 目光越过黄浦江上来来往往喷吐着黑烟的船只,投向对岸,对面的浦东江岸,现在还是荒草一片; 不远的将来,这里将是一片热土,到时候回来买块地盖幢楼作为办公楼……。 时间不长,一辆沪城牌轿车过来将两人接到衡山宾馆。 进了房间,摆放好行李,周知四处打量了一下,打扫的很干净; 就去了卫生间,这里的装修实在是不咋滴,还不如三十年后的乡镇上的私人小旅馆。 放完水,刚把手洗好。 就传来敲门声,拉开门见是胡莹拘谨的站在门口。 笑道:“怎么了” 胡莹期期艾艾的问道:“周生,你这边晚上有什么安排” 周知一听就知道胡莹想说什么,笑道:“我今晚没什么安排,你想回去看望家人就先去吧。后天早上九点咱们一起去美影厂。” 第二天,周知直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看了眼手表,十点二十三分,想了想拿着相机出了门。 这时的徐汇其实没多大逛头,街道两旁低矮破损的建筑,道路上空交错的电线,式样老旧的无轨电车拖着长辫子缓缓行驶着,给人一种破败杂乱的感觉。 倒是道路两侧穿梭不息的人流中,那一抹抹鲜艳醒目的色彩,为城市添加了勃勃生机。 而道路两侧翠绿的梧桐树叶,在风的吹动下发出啪啪的声音,仿若在为这个时代鼓掌。 在天主教堂拍了整整一卷胶卷后,又去石库门拍了一卷,惹来很多居民好奇的眼光。 这些照片周知决定好好的保存下来,如果时间允许还能去会稽拍一些。 路过邮电局的时候,周知停住脚步,想了半晌还是决定打一个电话给原身父母这边。 看了看手表,这时候父亲教书的夕照中学已经放学,上学还要再等一会; 而母亲上班的夕照街门市部应该还有人,就是不知道母亲会不会在上班; 而且门市部里似乎并没有装电话,还是只能等下午上学后再打到学校里。 想到这里就往卖明信片的柜台走去,路过售卖邮票的的柜台时随意瞟了几眼; 有齐白石16张作品选,列宁诞生110周年、京剧脸谱一套8张、桂林山水一套8张、刻舟求剑的五连张……。 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邮票。 看了看明信片,却是见到一张猴年明信片,上面印着张猴票。 这玩意现在出版了吗周知有点激动。 叫过售货员,指着庚申年猴票明信片问道:“同志,这个猴票还有吗” 售货员摇摇头:“我们这里早就卖完了,要买只能去其他地方问问。” “哪里能买到” 售货员见周知穿着不像一般人,戴着块精致漂亮的手表,还挂着个进口相机。 低声道:“我们这里出去,往左边走一百多米,有条民安巷,那里面有些集邮爱好者在交换邮票。可能能买到一些。” 为了感谢售货员,周知把京剧脸谱、齐白石作品选、桂林山水各买了五套,邮票装在白色的小纸袋里,散发着一股新邮票特有的油墨香。 买好邮票,周知看看时间,差不多快到上班时间了,便转进隔壁的长途电话厅填了单子。 等了二十来分钟,听到叫自己的号,便看着门头的号码,走进了一个一平方左右的小隔间。 看见一个黑色的老式电话机,没有转盘、没有按键,正摸头不着脑时; 就听见电话铃响,连忙拿起话筒,却发现这话筒很是沉重; 不及多想,将话筒凑近耳朵,听到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问着什么。 连忙说道:“喂喂,同志你好,你那里是京城东城区夕照中学吗” 一个还算清晰的中年男人声音传来,“喂喂,你找谁有什么事” 周知连忙说道:“喂,我这里是沪城,找一下周世贤同志接电话。” “你什么人啊找他什么事” 周知没想到接电话的人会这样问,“啊我是周世贤的大学同学。找他有点事。” “噢,等着啊。” 又过了五六分钟,还是那个男声,“老周刚刚去上课了,你过半个小时再打来。” 说完就挂了电话。 周知还坐在木凳上发愣,小隔间的门就被人拉开了; 门口穿着邮电制服的中年阿姨不客气的道:“同志,请打完电话就出来,别耽搁其他人打电话。” 周知无奈,电话挂了就不能在里面等着了,要继续打只能重新排号。 只得出来,看了看外面拿着单子等着打长途电话的人,还有二三十个。 现在长话费贵,打电话的人都捡重要的说,极少闲聊; 这几个人倒是十多二十分钟就轮完了,老周同志还在上课,现在不用忙着填单子排队。 里面人太多,很多人在抽烟,空气污浊不堪,周知就走到人行道的梧桐树下等着。 没一会,一个大妈走了过来低声用蹩脚的普通话问道:“同志,换不换外汇券” 周知一愣,看了看大妈,提着个布包,穿着很普通,便摇了摇头。 大妈也不强求,走向下一个穿着不错的目标。 反正还要等着打电话,不如先去看看售货员说的小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