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恩威并施
风流小书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夏使者可没有高丽使臣和回鹘使臣那样的胆子,和大宋叫板,不想活了 当年大宋还没有神兵利器的时候,西夏尚不是对手,险些灭国,更遑论今日。 更何况,西夏紧邻大宋,大宋想打西夏,太简单了。 “夏国岂敢,夏国忠于大宋,绝不敢有反叛之心!”西夏使者连忙表忠心。 包拯笑着点点头:“如此最好,看在李元昊有自知之明的份上,大宋赏赐西夏十万石高产稻种,让西夏百姓也能吃饱饭。” 一张一弛谓之道! 愿意臣服的国家,自然也不能吝啬。 西夏使臣闻言,惊喜交加,眼睛里泛出精光。 十……十万石高产稻种 那可是高产稻种啊! 他很清楚高产稻种的价值,那是神物,是可以让天下百姓都解决温饱的神物,每一个国家都梦寐以求的神物。 在西夏使臣眼里,十万石稻种,远比西夏每年给大宋进贡的牲畜价值高。 确切的说,是没有可比性。 辽国当年为了这十万石稻种,便和大宋撕破脸,最后被灭国。 “多谢包大人恩赐,多谢陛下恩赐!”西夏使臣激动得扑通跪倒,磕头如捣蒜。 有了这十万石稻种,播撒在西夏的土地上,来年,西夏便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平身吧!”赵祯终于开口,目光瞥了包拯一眼,他不太理解包拯对西夏为何又这么大方,居然将高产稻种赐给西夏。 西夏要是解决了温饱,难道不会再次反叛大宋么,包拯就不担心吗 不过赵祯没有询问,包卿高瞻远瞩,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谢陛下!”西夏使臣起身,满是感激之情,“陛下和包大人的恩德,我党项民族没齿难忘,臣在此保证,西夏永世归附大宋,绝无反叛之心!” 看着他说得诚恳,赵祯很是感慨,看来包卿这是以德服人啊! 赵祯笑道:“只要西夏不再反叛,大宋也绝不亏待党项!” 西夏使臣应了声是。 包拯目光又看向西夏使臣,话锋突转:“你也不用高兴得太早,十万石高产稻种也不是白给,从今以后,党项每年都需要向大宋缴纳三成的赋税,若阳奉阴违,党项同样要灭族!” 西夏使臣悚然。 赵祯和百官也全都目瞪口呆,原来包拯留有后手啊,这一招太毒辣了。 要知道,西夏只是名义上归附大宋,向大宋称臣纳贡,并不是真的投降大宋。 要是党项百姓每年都要向大宋纳税的话,岂不是等于党项百姓直接成为大宋百姓了 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高啊! 就连和包拯极为不对付的夏竦和吕公着等士大夫,面对包拯的阳谋,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西夏使臣脸色却是一暗:“包大人,三成赋税也太多了吧” 包拯笑道:“这么说,西夏是不想要稻种了” “不不,包大人误会了,下官不是这个意思,高产稻种乃神物,西夏怎么会不想要呢” “既然想要,就别废话!” “是!是!”西夏使臣连连回应。 “此外,从今天开始,党项推行汉字,废除党项文字!” 西夏使者和百官都啊了一声,目瞪口呆。 废除党项文字,推行汉字,党项和灭国还有什么区别 包拯这是要从文化上蚕食西夏,让党项民族彻底汉化的节奏。 这比直接率兵攻打还更狠。 虽然说党项民族也向往中原文化,可他们也不想被彻底汉化。 因为汉文化太强大了,包容性太强。 只要接触到汉文化之后,其他民族文化几乎都会消弭于无形之中,再也回不去了。 辽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为崇尚汉文化,所以从建国开始,就一直在模仿中原文明。 经济、文化,政治方面,无不受影响。 乃至于,辽国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的华夏民族,一直在和大宋争夺正统地位,将大宋称之为南朝,称自己为北朝,甚至认为大宋是南蛮。 这就是汉文化的可怕之处! 李元昊就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后,才创建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容纳汉文化的同时,又刻意去保留本民族的特色,目的就是为了和中原文明区别开来,不至于被蚕食。 包拯笑道:“怎么,李大人是觉得汉字比不上党项文字吗” 李忠道:“下官并非此意,汉字博大精深,乃最古老的文字,也是最新进的文字。然而,西夏虽归附大宋,却也是独立的国家,若学习汉字,我大夏和灭亡又有何区别” 包拯笑道:“说得不错,夏国的确和灭亡没什么区别,如今只不过是名义上是个国家罢了,但在本相眼里,党项部落也是华夏民族的一部分,不想做华夏民族,等待党项的,就是灭亡!” 李忠眉头拧成一股绳,心里忐忑到极点:“包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包大人想对我西夏用兵吗” “有何不可”包拯不怒自威,霸气回应,“不从大宋者,死路一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就是大宋的态度!反之,党项民族可享受大宋百姓同等待遇,西夏自己选吧!” 李忠道:“事关重大,下官尚需回国和昊王商议,请包大人给西夏一些时间考虑。” “很好!”包拯道,“想通了的话,派人来押运稻种!” “多谢包大人!陛下,臣告退!” 李忠离开朝堂。 朝臣顿时投出赞许的目光,恭维道:“包大人恩威并施,当真高明啊!” 包拯只是笑笑。 赵祯道:“包卿,朝廷正欲对金国用兵,如今得罪了高丽,回鹘,包卿又如此逼迫西夏,岂非给自己找麻烦倘若周边国家当真联合起来对付大宋,大宋危矣!” 包拯笑道:“陛下多虑了,西夏、吐蕃和大理,绝不敢与大宋为敌,周边国家,敢于鸡蛋碰石头的,唯有金国而已,陛下不必担心。” 赵祯道:“包卿为何如此确信” 包拯道:“这或许就是人性吧!弱国攻打强国,古之少有。” “战国时期,六国合纵对抗秦国,可没几年就矛盾重重,分崩离析,六国纷纷转头巴结秦国,终被秦所灭。” “如今,辽国覆灭,大宋强,诸国已然胆寒,只会依附大宋,以求苟安,焉能联合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