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民贵君轻
风流小书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包拯这番话不可谓不刁钻,他拷问的不是夏竦,而是一直宣扬仁政治国的天子赵祯。 夏竦一时间被包拯反驳得哑口无言。 毕竟封建王朝一直遵从的就是儒教的礼法等级,可民贵君轻,也的确是出自孟子之口。 说实话,这一直是封建帝王最头疼的地方。 既然将孔孟之言奉为圭臬,想用儒教思想来统治天下,就必须要接受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所以,古代帝王一遍极力宣扬等级制度,一边又高喊“民贵君轻”的口号。 说白了,这就是给天下百姓示范的一个烟雾弹,迷惑愚民和麻木愚民的手段而已。 没有任何一个帝王将民贵君轻的口号落地实践。 放眼古今帝王,真正有点良心的帝王,也就唐太宗李世民和宋仁宗赵祯罢了。 可他们的仁爱,也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和统治,并非真的把百姓放在国家的第一位。 只能说,他们内心里,有把百姓当个人来看待,而不是当成牛马畜牲。 这在封建王朝,已难能可贵。 然而,当着百官和皇上的面,众目睽睽之下,夏竦却把百姓成为称之为贱民,还说得如此理直气壮,这分明就是在打皇上的脸。 因为赵祯一直主张的就是,仁孝治国。 陡然间,赵祯的脸上骤变,“夏竦,百姓乃朝廷的根本,你如此轻视百姓,还如何治理国家,亏朕如此信任你,你太让朕失望了,看来,你这个参知政事也甭做了!” 夏竦大吃一惊,眼睛瞪得如同银铃一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竟然因为两句话就要罢免自己的官职 “陛下,臣……” 夏竦满脸委屈和苦涩,试图解释什么,赵祯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 “即刻罢免夏竦参知政事职位,革除一切功名,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轰! 夏竦如遭雷劈,仿佛天一下子就坍塌了。 革除功名,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这和杀了他有什么区别 “陛下——”夏竦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满脸哀求。 百官也纷纷替他求情。 毕竟,大宋从开国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士大夫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 哪怕是作奸犯科,也不过是贬官,还没有被革除功名的先例。 更何况,夏竦只是说错了话,并没有犯什么严重错误。 此例一开,牵扯的不仅仅是夏竦,整个士大夫集团都会受到波及。 “陛下,参政大人乃无心之言,恳请陛下网开一面。” “是啊陛下,夏大人于国有功,对陛下忠心耿耿,不过是中了包大人的圈套,陛下明鉴!” “大宋开国至今,并无因言获罪的先例,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否则,天下读书人将缄口不言,大宋离亡国不远矣!” “……” 士大夫群起劝谏,口水都快淹没整个朝堂。 赵祯却不为所动:“朕意已决,诸位爱卿无需多言,朝廷不需要一个心中没有百姓的臣子。” 百官苦谏,可赵祯一句话都听不进去。 他也不想这么做,可仁政治国思想不容动摇,也是他的底线。 见皇上不为所动,士大夫一个个苦涩不已,不敢再多言了。 夏竦更是肠子都悔青了。 好你个包拯,原来早就挖好了坑给自己跳啊! “陛下英明!”包拯此时却恭维了赵祯一句,给他戴了一顶大高帽。 此时,夏竦也知道再无转机,看着包拯的眼珠突然变得血红:“包拯,算你狠,老夫和你势不两立!” 说完,又将目光转向赵祯:“陛下,臣退了!” 一边说,一边摘下头顶乌纱帽放在地上,落寞地离开了朝堂。 整个朝堂静谧无声,氛围显得格外的凝重和沉闷。 赵祯凝视着百官,不知在思索什么,许久才回过神来,目光重新落在包拯身上:“包卿,你所谓的平等自由又作何解释” 包拯顿了顿,“陛下,臣方才已经解释过,孟夫子的话便是答案,既然陛下以仁治天下。仁者,爱人也!爱的是天下百姓,视百姓为子。天下有父母将孩子当猪狗的吗” “这……”赵祯一时无言,略作思索后,回说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乃不变之理。朕乃天子,一国之主,依你之言,难道要让天下百姓拥有和朕同等的地位” 看得出来,赵祯心里也极为不悦。 包拯知道,要是不能自圆其说,只怕他们的君臣关系就要宣布终结了。 毕竟,这可是封建王朝。 皇上超纲独断。 让百姓和皇上地位平等,那不是开玩笑么 “陛下,臣绝非此意!”包拯连忙解释,“臣所说的平等,绝非地位的平等,而是人格上的平等。陛下虽贵为天子,然也是人,陛下的权力乃是天下百姓所赋予。” “圣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若无百姓,陛下又何来的皇权” “若无百姓缴纳赋税,天下官员的吃喝用度又从何而来,所以,臣以为,百姓才是陛下和天下官员的衣食父母,即便是陛下,也理应给以百姓足够的尊重,而不是任意驱使。” “若能如此,天下才算是真正的太平。” 群臣都被包拯的话惊出一身冷汗,毛骨悚然,真是什么都敢说啊! 赵祯倒是不觉得这话有什么毛病,毕竟他也一直在这么做,说道:“朕继位以来,一直以仁政治国,将百姓视若国家根本,这和包拯所言,并无差别。” 包拯笑道:“陛下的仁慈,臣岂能不知。然则,天下官员可不这么想,否则夏竦也不会将百姓称之为贱民。” “可见,在天下官员眼里,百姓不过是他们任意驱使宰割的牛羊猪狗,而非享有人权的人。” “父母官不把百姓当人,天下又怎么会真正的太平” “百姓饱受盘剥、欺凌、压榨,没有自由平等可言。” “所以,大宋不过是表面的强大罢了,算不上真正的文明。” “一旦有一天百姓忍无可忍,必然会揭竿而起,大宋朝依旧逃脱不了改朝换代的命运。” 赵祯听罢,倒抽了一口凉气,“包卿所谓的文明又是什么朕实在不知,是朕做得不够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