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齐洛的神之解读:头皮发麻的【背景嵌套分析】!
懒腰何时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盏昏灯,浅浅斜斜的将光影投射在齐洛手中的白板上。 直播间内的气氛,并不热烈。 齐洛并没有太过在意,将马克笔笔帽合上后,轻声开口。 “话说大观园中的黛玉有一个意中人,此人身怀一块天下绝无仅有的美玉,他的名字叫做宝玉。此外,园中还有一个常年寄居在此的女子,她的名字叫做宝钗。宝钗对宝玉极尽喜爱,想要占为己有。” “可她知道,单纯的讨要是没有办法实现目的的。于是,她先是让旁人去暗示身在皇家的贵妃,通过赐婚的方式来占有宝玉,此外还多次陷害嫁祸黛玉!” “终一日,因为宝钗一手策划的绣春囊丢失案,成为了皇家抄检大观园的导火索。虽然宝钗在这场祸事中得以脱逃,可最终也落了个惨死雪夜的下场!” 安静的风,伴随着齐洛的声音在耳畔肆意流淌。 某一刻,直播间内的观众突然产生了一种尤为奇特的错觉。 一方面,有人正在给他们复述红楼中的钗黛之争故事梗概。 另一方面,好像还没有完全从之前名为《豪宴》的那出戏中抽脱出来。 这感觉,很奇妙,也很让人错愕。 莫非....... 这《豪宴》真是翻版的“钗黛之争” 为什么把红楼梦的剧情嵌套到戏曲的框架中,甚至连一丁点违和感都没有产生呢 这主播,可太他妈邪门了。 如此偏门的解读方式,遍寻整个九州学术圈,估摸着都找不到同类吧! 诸如此类的声音,在观众心中疯狂涌出。 结束了剧情梳理的齐洛,也同时微笑着看向了镜头。 “我相信,刚刚这段大家都认真听了。但凡你们通读过《红楼梦》,都知道我讲的所有剧情内容都是原着中出现过的,没有一丝丝杜撰!” “而但凡你们听了刚刚的那出《豪宴》以及赵会长之前的解读,自然也明白我压根没有改变它的戏文结构!” “觊觎宝玉、攀附皇权、设计陷害、大怒抄家、得幸脱逃、惨死归西........” “所有的剧情,都是同向的!一切的要素,都是共有的!” “那现在,不知大家能否回答一下我那个问题........” “《豪宴》,它到底是不是【钗黛之争】的翻版” 清澈的嗓音通过麦克风的传递,在众人耳畔缓缓扩散开来。 数以百万计的观众们先是沉默了一会,紧接着便开始在弹幕上输出自己的观点。 【好家伙,我感觉我貌似被说服了啊,尤其是当主播罗列出那几个要点的时候,我人都傻了.......】 【总感觉被主播给洗脑了,虽然从情理上觉得这样的错位嵌套解读手法不太严谨,可他说的实在太有逻辑了。】 【......】 直播间内的风向,在短短几分钟后,便发生了几乎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直到.......某条极为吸睛的弹幕出现! 【不对!诸位,不对!我们都被主播误导了!虽然剧情能够相互嵌套,但问题是这种剧情结构本就是很常见的大众情节啊!!红楼可以套,其它的类似小说也可以套!所以说什么《豪宴》是“暗示鬼戏”,拿不出更详尽的证据的话,我是坚决不信的!】 这条弹幕很长,也几乎闪进了每一位观众的眼眶。 一瞬间,心中刚刚升起的对齐洛的佩服便消去了大半。 对啊! 九州从古至今这么多年,出了这么多部小说。 觊觎某物而坑陷他人的故事,早都被写烂了。 那么,仅凭剧情结构的雷同就做出判定的话,实在有些太过牵强了。 仅仅几秒后,铺天盖地般的质疑,便再度来袭,观众们纷纷点名齐洛,想要一个解释。 齐洛笑了。 他无比随意的伸了个懒腰,顺势扭动几下因为久坐而略微僵痛的脖颈,这才将目光朝镜头中扫视过去,淡淡开口。 “我就知道,大家是不会轻易认可的。而我,也一直在等你们发问呢!” “还记得我在替换人物梳理剧情之前和大家说过的三个解读方向中的第一条吗” 【好像是.......通过人物背景嵌套去分析】 “对的”,齐洛认可了那条弹幕,“那接下来,我就先从人物背景的角度去给大家浅浅分析一下!” “分析完之后,我想你就不会觉得我把《豪宴》与钗黛之争联系到一起,是巧合或者生搬硬套了.......” 他如此说着,再度将白板拿起立到镜头前,边说边写。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说莫家对应的是黛玉吧” “而我之所以要这样对照的原因,是官职!” 官职 众人有些懵逼,对齐洛这个突如其来的转弯纷纷有些惊异。 “在《豪宴》中,莫家的官职是太常寺卿,主要负责掌管宫中的祭祀礼仪等一应事务!” “而恰好,在《红楼梦》中,曹公为黛玉父亲林如海虚构了一个官职——【兰台寺大夫】!” “两个官职,都是从三品!” “这是其一!” 略微停顿一下后,齐洛又在白板上写了下去。 “《豪宴》这出戏中的主角汤勤,他生平很简单,此人家中没有官职,不过是一进京赶考落第的读书人而已,最后被莫家收留,成为寄居门中的附庸!” “而恰好,诸位知道薛宝钗是什么生平么” 淡淡的话音中,齐洛将手边的《红楼梦》拿起,开始翻动。 “《红楼梦》第四回中对薛家背景如此介绍【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虽为皇商.......】,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获知一个信息,那便是薛宝钗家族也没有官身,不过是一介商人而已!” “此外,第四回中同样指出,薛宝钗进入贾府的原因是因为薛蟠‘送妹待选’。也就是说,薛宝钗是为了方便进宫选秀所以才寄居在贾府的!后来选秀失败后也一直没有离开过,成为了.......府中的附庸!” “同无官身、同为进京、同临失败、同为附庸!” “这《豪宴》中的汤勤不是薛宝钗,又能是谁” 掷地有声的声音,一句接一句的“拷打”着众人的耳膜。 齐洛缓缓停下手中写字的动作,长出一口气后,看向屏幕。 “剧情可以百搭,可以随意嵌套。但人物背景可以么” “都是朝中的从三品官员,都是人生追求失败后寄居旁人家的存在.......” “你们还觉得,这是巧合吗” “还是么.......” 淡淡的尾音,令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可不多时,就被赵锐出声打破。 “不对,有个问题!” “哦什么问题呢”齐洛笑呵呵回应。 “《豪宴》中汤勤依附的莫家,可《红楼梦》中宝钗依附的是贾家!按你说的人物背景嵌套理论,宝钗理应依附的是黛玉啊” “但事实上她一直居住在贾府!既然如此的话,那人物背景就没办法完全嵌套了啊!” “赵会长很细心嘛”,齐洛朝他笑了笑,“这个问题问得好,但解释起来也很简单。” “赵会长是对红楼有研究的!那你应该知道黛玉进了贾府之后带了多少银子吧” “没记错的话.......好像是三百万两!” “对咯”,齐洛点点了头,“她带了三百万两银子,支撑了整个大观园的建造和后续府中人的吃穿用度!” “现在你告诉我,她薛宝钗依附的,到底是谁” 话音落下,赵锐也陷入了沉默。 最后一个在他看来是漏洞的地方,被齐洛轻而易举的补上了。 那现在.......这个用所谓【人物背景嵌套理论】分析出来的关联,是真的有点无懈可击了。 “行了,诸位!这开胃菜,我刚刚算是带领大家已经吃过了。” “我想,现在直播间中的你们,有人赞同但肯定还会有人质疑。” “没关系,我们继续!” 齐洛说着,将目光朝门外投去,轻轻挥了挥手,淡淡开口。 “关于剧情脉络上的一致性,我在之前梳理的时候已经给大家讲过了。”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着重看薛宝钗的判词与判曲吧!” “也算是.......” “和元妃一起,为这个在第一出戏中便已被暗示了一生的【复杂残魂】........” “唱首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