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嘉靖二年,天子祭天!!!
谧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短短半月筹备虽急,却更显我大明臣子赤诚之心!!” 轰! 这番话如投石入水,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翰林院侍讲学士擦着额头冷汗出列附和: “阁老大人所言极是!” “天下学子盼遇明主久矣,一岁一考方能让贤才尽入陛下彀中!” 紧接着,兵部右侍郎也抱拳吕化成朗声道: “天下战事频繁,正需大量通晓兵法的新血充实军营,此策正当其时!” 朱厚熜斜倚在龙椅上,看着群臣从最初的惊愕转为争相谄媚,唇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随后开口说道: “既然众卿皆无异议!” “吏部与礼部协同办理,务必将此次乡试办得风风光光!” “若有懈怠者...” 话音戛然而止! 内阁次辅杨一清抚须颔首,眼中闪过算计的幽光,禀道: “陛下放心,老臣愿亲自督办,定叫天下人知道圣恩浩荡!” “嗯,朕知道了,准奏,退朝!” 散朝钟声响起时,乌云终于撕开天幕,暴雨倾盆而下! 群臣顶着官帽匆匆退去,唯有御史台都给事中攥着草拟好的谏章,在廊下怔忡良久! 怀中的羊皮纸被雨水洇湿边角! 就像那些被犬齿撕碎的谏言,终究无法再呈到帝王案前! 雨中的紫禁城愈发巍峨肃穆,朱厚熜站在乾清宫廊下! 看着雨幕中仓皇奔走的臣子们,忽然觉得这暴雨冲刷过的宫墙,比往日任何时候都要干净利落! …… “再开乡试,一岁一考”的旨意如惊雷般传至六部! 礼部与吏部连夜在文渊阁燃起通明灯火! 刘健将各省舆图摊开在檀木长案上,烛火在他布满血丝的眼中跳动: "十五省同时开考,考场修缮、考官遴选、试卷誊印......每一项都刻不容缓!"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山西地图上,道: "就从临近直隶的省份开始筹备,务必在七日内完成考场修缮!" 吏科给事中徐涵捧着厚厚一摞官员履历簿,声音发颤: "按惯例,主考官需三品以上翰林出身,但如此仓促,恐难......" 话未说完,便被杨一清截断: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策!” “着各省巡抚暂代主考,再从当地书院抽调饱学之士任同考官!" 江南贡院的工地上,匠人们在暴雨中加急修补破损的号舍! 泥水漫过脚踝,监工举着铜锣嘶吼: "陛下等着看咱们的差事!谁要是敢偷懒,就把他扔去填护城河!" 火把将雨幕染成猩红,三百间号舍的门窗在一夜之间全部换新! 新刷的朱漆混着雨水,在青砖上蜿蜒出诡异的纹路! 与此同时! 京城的印书局内,百余名誊录生伏案疾书!掌印太监挥舞着皮鞭来回踱步: "字迹稍有歪斜,立刻重抄!三日内必须印出五千份乡试考卷!" 油墨混着汗水滴落在宣纸上,通宵达旦的抄写声中! 有人眼前一黑栽倒在案,立刻被拖到角落,新的誊录生补上空位继续书写! 消息传到鹅湖书院,山长吕俊安望着满院求学的弟子,长叹一声: "圣命难违!" 他颤抖着展开征召文书,道: "书院需推举二十名讲师赶赴各省任考官......" 话音未落,年轻学子们已纷纷请命: "愿为陛下效命!" 可当他们收拾行囊时,却发现行囊里多了几封匿名信! 信上用血字写着"前车之鉴,莫步后尘"! 在贵州龙场驿,王阳明的弟子们收到恩师密信! 信中未提科举一字,只写着"心即理也,慎思明辨"! 弟子们望着窗外连绵的雨幕,将信投入火盆! 这火光恰似这骤变的朝局中,无数文人心中摇摆不定的灯火! …… 十五日后! 当第一缕晨曦照亮各省贡院,身着皂衣的兵卒持枪而立,将考场围得水泄不通! 考生们怀揣着忐忑与期待,在号舍中铺开试卷,却不知此刻京城的锦衣卫们已悄然启程! 他们的密函里写着:"密切监视各省考官与考生,凡有怨言者,即刻上报!" …… 京师! 皇帝祭天! 十一月十五! 天坛祈年殿的鎏金宝顶在朝阳中折射出万道金光。 三百六十名金甲武士执戟环立丹陛,猩红的纛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朱厚熜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旒! 在黄罗伞盖的遮蔽下缓步拾阶而上,冕旒上的玉珠相撞! 发出清越声响,惊起栖在古柏上的白鸽! "肃静——" 礼部司礼官拖长的嗓音穿透云霄。 十万观礼百姓顿时屏息! 首辅杨廷和率文武百官身着绯袍,鱼贯跟在御驾之后。 兵部尚书王阳明立在文官队列中,望着祈年殿朱红廊柱上盘旋的金龙。 忽然想起年轻时在此处诵读《周礼》的场景。 那时的天坛,还未浸染这般森严的帝王威仪! 祭坛中央,太牢三牲披着彩缎,醴酒琼浆摆满青铜祭器! 朱厚熜执起玉爵,将酒浆缓缓倾洒,沉声道: "维大明嘉靖二年,嗣天子臣厚熜,敢昭告于皇天后土......" 话音未落,东南方忽然腾起祥瑞彩云,恰似神龙摆尾! 钱有庆第一个跪倒在地,高呼: "陛下圣德感天!" 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从坛下蔓延至京城街巷! 此时的顺天府乡试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号舍内,考生们奋笔疾书,监考官手持水火棍来回巡视! 突然,西北角号舍传来异响,一名考生因过度紧张晕厥在地! 监考官徐少华正要上前查看,却见锦衣卫校尉已如鬼魅般闪现: "拖出去!莫扰了陛下祭天吉时!" 天坛之下,十万百姓跪伏叩首! 有老妪望着御驾抹泪: "此生竟能见如此圣君!" 茶楼酒肆间,说书人敲着醒木: "今上祭天,彩云护驾,此乃千年难遇之祥瑞!" 唯有街角处,几个书生压低声音议论: "科举变了,怕非......" 话音未落,便被巡逻的东厂番子盯上,转眼消失在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