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服装店开业
千蕉百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妈天天给你做!” 其实,陆淑荣和宋思礼哪里会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女儿在国外可能遭遇了什么。 他们在军区大院里住着,多多少少也听到一些风声和议论。 只是没想到……没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女儿会被折磨成这副样子回来。 但既然女儿不希望他们知道,怕他们担心,他们也就强压着心疼和愤怒,只装作不知情,把所有的担忧都化作了更加无微不至的照顾。 他们把日常用品从军区大院搬回了更安静、更适宜休养的槐花胡同。 沈望川现在是副师级干部,部队给他配了车和司机。 他每天军区、家里两头跑,再晚也要回家陪着媳妇。 安安和岁岁也向托儿所请了假,天天像两个小卫士一样守着妈妈。 连一向调皮的岁岁都变得格外乖巧听话。 陆淑荣和宋思礼每天变着花样给宋嘉做好吃的,全是养胃又滋补的汤羹药膳,方子还是特意去找叶老大夫开的。 叶老虽然嘴上不说,但每次来把脉时都眉头紧锁,眼睛红红的,开了药后还不放心,时常亲自熬好了送过来。 宋嘉也彻底放松下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过着吃了睡、睡了吃的“养猪”生活。 期间,许多得知消息的朋友都来看望她。 邓老身边的李干事、宋启明夫妇、京北大学的同学、慕念慈和陈默、蔺老和蔺志洋、吴美玲和汪雨柔…… 就连陆教授也专程跑了一趟。 陆教授让宋嘉安心休养,她带回来的那些无比珍贵的手术视频和资料,学校和卫生部已经组织了专人团队在进行整理、翻译和研究工作,价值巨大。 就这样被精心喂养了一个多月,宋嘉身上总算长回来一些肉。 虽然看着还是清瘦,但气色红润了许多。 除夕夜,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吃完团圆饭,围坐在客厅里边看电视边聊天。 宋思礼兴致勃勃地说起了羊城那边的新变化。 在宋嘉留学期间,国家颁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允许个体经营了! 宋思礼说:“老陈前两天来电话,说这消息一公布,羊城那边就跟雨后春笋似的,各种小摊小店全冒出来了!现在中山路和高第街那边,商铺都开满了!还有不少人打听咱们那几栋骑楼出不出租呢!” “那肯定不租啊!”宋嘉立即说。 当初买下那些骑楼,不就是为了等这一天自己做生意嘛! 宋思礼一拍大腿:“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我早就让老陈帮我找好了两个靠谱的装修队,羊城那边咱们几处位置的骑楼,这会儿都快装修好了!我琢磨着,先开个服装店!闺女,你觉得咋样” “太可以了!”宋嘉大力支持,“爸,您在纺织厂干了半辈子,对布料、款式、做工门儿清,开服装店绝对是您的拿手好戏!” “爸,我觉得咱们可以直接弄个连锁店模式。” 宋嘉建议道:“咱们在羊城好几个商业街不是都有铺面吗就统一都开成服装店,店名、装修风格、店员服装等都统一!然后咱们自己设计衣服款式,打板,找可靠的工厂定做,统一供货,统一价格,形成品牌效应!” 宋思礼听得连连点头,“闺女,你这想法真不错!这就是你在国外看到的经营模式吧” 宋嘉顺势推脱说是,还补充道:“我在国外还看到很多新颖的衣服款式,我都记下来了,回头我画出来给您参考。” “那太好了!我闺女的眼光肯定没错!”宋思礼兴奋不已。 父女俩越聊越兴起,宋嘉又给他灌输了许多超前的零售理念,比如橱窗陈列、灯光效果、会员制度、促销活动等等。 说得宋思礼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回羊城大展拳脚。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大年初三,年味还没散尽,他就带着宋嘉画的店铺装修效果图和一叠服装设计草图,还有宋嘉硬塞给他的五十万元钱,迫不及待地率先南下了。 羊城的几家铺面,在老陈的督促下已经装修得七七八八。 宋嘉特意要求将临街的一面改成巨大的玻璃橱窗,室内安装明亮的射灯,并摆放几个模特用来立体展示服装,务必打造出明亮、时尚、吸引眼球的效果。 羊城春天来得早,宋嘉设计的第一批春装全是色彩鲜艳、款式新颖的衬衫、连衣裙和休闲裤。 宋思礼拿着样板,利用他曾经在纺织厂的老关系,找了一家国营服装厂直接定做了一千件试水。 同时,还招了十几个年轻店员,统一培训 “迎客话术”。 广告牌也做得很亮眼,红底白字写着 “嘉嘉连锁服装店”。 呃…… 其实这个名字,宋嘉一开始是强烈拒绝的,但架不住宋思礼和陆淑容,乃至沈望川、宋哲都一致认为这个名字非常好。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嘉嘉连锁服装店”在羊城最热闹的几个商业区同时开业! 开业当天,店门口拉着醒目的红色横幅。 “开业特惠:连衣裙 18 元/件,衬衫 12 元 / 件,买两件减 5 元。” “会员充值:充50送5元,充100送15元……” “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 店内明亮的灯光、时尚的陈列、新颖的款式以及店员统一的着装和热情专业的服务,瞬间吸引了无数追求时髦的年轻人。 而亲民的价格和有保障的售后服务,更是让顾客打消了最后一丝顾虑。 这种新颖的连锁经营模式和统一的品牌形象,在1980年的羊城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第一天,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年轻姑娘们围着模特看,摸着手感丝滑的的确良连衣裙,试穿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个个喜笑颜开。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几家店都人潮涌动,生意异常火爆。 宋思礼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数钱数到手软,虽然累,却干劲十足。 陆淑荣在京市接到老伴儿报喜的电话,听说店铺真的像模像样地开起来了,生意还这么好,心里既高兴又放心不下老头子一个人忙活。 她看着身体已经好转很多的女儿,终于也坐不住了。 收拾行李,告别女儿一家,匆匆南下去给宋思礼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