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慷慨激昂余大嘴
半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罗卫中穿着干净利落的军装,昂着头,迈着标准的正步往里走。 沿途也有人想跟他打招呼,但他冰冷的目光毫不斜视。 一副铁脸判官不给任何人面子的样子。 冯一涛满脸堆笑地迎上来:“罗部长!竟然是您来参加这次的会议!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想和罗卫中握手。 罗卫中充耳不闻,直接侧身避开,然后目不斜视地走上主席台。 一屁股坐在首位上。 冯一涛满脸尴尬,使劲儿攥了攥拳头,才又满脸笑意地招呼众人落座。 主席台上五个位置。 首位是罗卫中,次位是县工业局张科长,第三位是冯一涛,第四位是实验室何主任。 余长青只落得个末位。 他咬咬牙,坐了上去。 赵瑞刚也拉着郑怀城坐到了胡秋菊等人身边。 陈学深愤愤不平道:“明明是我们所的成就,怎么倒把我们所长安排在了末位!跟他们一零二有什么关系他姓冯的竟然还坐到了主位了!” 胡秋菊本来也觉得不公平,但听陈学深如此说,又条件反射似地怼他: “什么叫你们所的成就照你这么说,就该赵瑞刚去坐那主位!” 赵瑞刚拉了他二人一把,“嘘”了一声,示意他们噤声。 两人这才停止争论。 陈学深看了看周围,才发现赵瑞刚身旁只有郑怀城,低声问道:“你大哥,忠国兄弟呢” 赵瑞刚压低声音:“他坐别处,一会儿有别的任务。” 胡秋菊闻言,立马眼冒精光。 但看到赵瑞刚警示的眼神,还是很自觉地闭上了嘴巴。 陈学深不明所以,只好看向台上。 主持人上台宣布总结会正式开始,先依次介绍了主席台人员和所有的与会单位。 简单的开场白后,便开口道:“下面首先请三零八研究所余长青所长发言!” 稀稀落落的掌声后,余长青站到了主席台正中央。 他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同仁们,同志们,战友们!我们三零八所,终于给咱们工业战线争了口气!” “经过我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的努力,我们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 胡秋菊看着余长青在台上一本正经地演讲,杵了杵旁边的陈学深: “诶,没想到你们余大嘴还有这么正经的一面啊!” 陈学深努了努嘴,把头扭向一边,懒得理她。 余长青继续在台上慷慨激昂: “这次,我们发挥精神,与基层车间一起配合研发,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 “事实证明,只有研究所和一线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啃下最坚硬的骨头!” …… 胡秋菊挑了挑眉,不屑道:“呸!哪儿是他发挥精神一起研发啊,产研不都是人家瓦窑大队车间负责的嘛!” 赵瑞刚低声道:“必须要这么说。我们对外声明的合作方式一直都是产研合作。” 胡秋菊冷哼一声:“他余大嘴还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振华拉了一把胡秋菊胳膊,哀求道: “姑奶奶你就闭嘴吧!这个节骨眼儿上就不要再敌我不分了!” 胡秋菊噘了噘嘴,不再说话。 陈学深暗戳戳地朝李振华竖了个大拇指。 台上,余长青的演讲已经接近尾声: “下面,请实验室何主任,公布本次试验的最终数据!” 何主任翻开大红书夹里的试验报告,阔步走到中间,接过话筒,大声读道: “我们实验室,接到北荒农机样品耐久试验测试任务,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赵瑞刚,胡秋菊,李振华,陈学深都敛气屏声,瞪大了眼睛盯着台上。 胡秋菊甚至紧张地用手掐住了陈学深的胳膊。 陈学深疼得龇牙咧嘴,兀自忍着,专心听台上的声音。 就听何主任开口道: “经过三十轮循环负重测试,耐磨层累计运行一百二十个小时。” “表面磨损量为零点零五毫米,低于设计标准百分之五十!” “在零下三十度极寒测试环境下,冲击韧性实测值为一百一十焦耳每平方厘米,超出理论值百分之三十!” …… 赵瑞刚微微松了一口气。 陈学深长舒一口气,叹道:“还好还好,至少数据没被篡改!” 胡秋菊也安心不少。 听陈学深这般说,不由又反击道: “别高兴得太早!这帮浑蛋不在这块挖坑,就在那块使绊子。且得提防着呢!” 陈学深怒道:“胡秋菊你就不能不反驳我吗你刚不也是担心他们篡改数据吗!” 胡秋菊翻了个白眼:“我可不担心,他们出招,咱们接招就是了。” 陈学深伸出胳膊:“你不担心,那你刚才下死手地掐我!看都掐红了!” 胡秋菊哼了一声:“肉皮红点儿就这么哭唧唧,还是个大男人呢!” 陈学深顿时心塞:“你你你!” “你”了半天,到底也没说出什么来。 只好愤愤地把注意力又转到了台上。 就见何主任合上手里的实验报告,郑重道: “同志们,连续八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我宣布,本次样品耐久试验,圆满成功!” 台下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郑怀城知道这批样品都是出自自己徒弟之手,深觉与有荣焉。 看着赵瑞刚频频含笑点头。 何主任重新落座后,话筒又回到了余长青的手中。 他面露春风,声音里满是激昂: “同志们,战友们!北荒农场在等待着我们!成千上万的志愿军在期盼着我们!” “沉睡的黑土里,藏着我们国家急需的粮食和希望!” “我们承诺,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技术转化,让试验室的数据尽早量产!” “这我们的辛劳变成田里轰鸣的机器,变成实实在在的丰收!” 最后,他挺直腰板,饱含激情:“三零八所全体成员,时刻准备着!” 话音落下,预期的雷鸣般的掌声却没有出现。 只有三零八和四零二所的与会人员奋力鼓掌。 但在偌大的礼堂里,显得稀稀落落,势气微弱。 其中还有不少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就凭他们三零八所,能扛得起这么大的责任” “名不经传的小研究所,做出点成就就开始飘飘然了!” “可不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而已,还真当自己是面旗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