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全体社员们请注意
半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孙玉明细看两份文件。 一份是鞍阳县工业局向沪市机械工业局提交的《关于商请孙玉明同志支援鞍阳工业生产函》。 是鞍阳县工业局以“北荒农场项目技术攻坚”的名义发起的。 里面强调了孙玉明是项目量产统筹领域的关键人才。 另一份是沪市研究所党委下发的《关于同意孙玉明同志支援鞍阳工业生产的复函》。 里面写着,沪市研究所认为支援北荒农场项目是重要政治任务。 同意孙玉明以“技术特派员”身份,常驻鞍阳县,为期四个月。 其人事关系仍保留在沪市,工资由原单位发放。 鞍阳方面需要提供住宿以及每月十五元生活补贴。 孙玉明草草看完两份文件,便顺手收在了文件柜里:“没想到还挺顺利!这下我也就不用再有顾忌了。” 赵瑞刚道:“是胡秋菊去了趟中州市工业局,市里一发话,县里动作自然就快了。” 他走到孙玉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手干,我和余大嘴几人,都一致同意你对六家工厂和瓦窑车间的生产技术决策有绝对处置权,能直接调配所有零件设备和人员。必要的话,也有权要求我们大队民兵协助。” 孙玉明喉结滚动,眼睛忍不住微微泛红。 他实在没料到,自己一趟鞍阳行,竟然遇到赵瑞刚这样对自己推心置腹的人。 这个年轻人虽然比自己还小几岁,却有令人惊叹的技术造诣。 有着远大的目标和豁达的心胸,还带着超出年龄的大局观和淡定从容。 他不仅信任自己,还给出了一片广大的天地,任由自己肆意发挥。 孙玉明的目光更加坚定,坚信自己与赵瑞刚联手,定能攻克北荒农场项目这个大难题。 此时已经时近六月下旬,太阳一天比一天裂。 像个大火球似的挂在天上,炙烤着干燥的大地。 瓦窑大队繁忙紧张的夏收工作总算告一段落,粮食整整齐齐地垛在打谷场边上。 不管是谁经过,都会对着那些粮食垛驻足观望好一阵。 这可是生产大队半年的劳作成果,是大家伙儿接下来两三个月的口粮。 社员们都知道,一年一度的夏季粮食分配大会即将到来。 心里真是既忐忑又期待。 剿匪事件结束后,刘永才在公社待了整整一天才回来。 有社员看到他回来时候喜气洋洋的,身后还跟着三辆骡子拉的大车。 每辆车上都有好几个大麻袋,鼓鼓囊囊的。 有好奇的小伙子凑上去一边扒拉一边问是什么东西。 刘永才伸手打掉他们的爪子,笑骂道:“兔崽子们别打听,回头就知道了!” 说着吆喝着骡车直奔大队部。 然后招呼着几个生产队副队长,生产组长和村里的会计老孙头,在大队部连续忙碌两天。 账本子被翻得沙沙作响,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 直到第二天傍晚,刘永才布满血丝的眼睛终于露出几分欣慰的神色。 他打开大队部的大喇叭。 随着刺啦的电流声响起,他沙哑的吆喝声也传遍了整个大队: “全体社员们请注意!全体社员们请注意!” “明天早上八点,在打谷场开夏收分配大会!” “每户出一人,带上装粮食的家伙什儿,都准时到场!” “明天早上八点,夏收分配大会!都准时到场!” …… 大喇叭连续响了三遍。 刘永才的吆喝声还没落地,瓦窑村里就炸开了锅。 正在打水的张旺财手一哆嗦,水桶“哐当”砸在石板上。 他也顾不得打水,拎着空桶就往家跑。 边跑边喊:“娃他娘!快找出最大的麻袋,明儿个分粮了!” 老槐树地下乘凉的一些老汉们都“蹭”地站起身,满脸喜悦地议论着: “听队长这嗓门,今年应该能分不少啊!” 柱子娘刚拿出几个野菜团子准备给孩子们当晚饭, 听到消息,立马双手合十: “老天爷保佑,终于要分粮了!” 大江婶儿在院子里支棱着耳朵听完吆喝声,立马回屋翻箱倒柜地找麻袋。 边找边喜滋滋地和大江叔说话:“今年车间也起来了,会不会多给你们些奖励” 刘守江慢吞吞地喝了口粥,道:“我不知道这些,我就管干活儿和教徒弟了。队长给分多少就是多少呗。” 大江婶儿气不打一处来:“你还真是个榆木脑袋!” 她一边拾掇着麻袋一边抱怨,“别人都知道在队长面前邀功,就你闷头使傻力气!德昌大哥腿伤了之后,车间几乎都是你在顶着,多要点奖励咋了” 刘守江默默听着自己婆娘唠叨,又往嘴里塞了口窝头。 大江婶儿继续道:“上次队长还说等车间起来了,也给我安排个好差事呢!这都俩月了也没见给我安排,白瞎我那瓶子高粱酒!” 刘守江嘟囔道:“你一个啥都不懂的婆娘,进车间能干啥!快别给队长添麻烦了!” 大江婶儿气得回身,用手揪了一把刘守江的耳朵:“放屁!你们那技术活儿我干不来,看仓库难道还不行吗前段日子,彩云不就被调到仓库去了我还得苦哈哈在地里扒土!” 大江叔疼得龇牙咧嘴,但还是回嘴:“人家彩云识字儿,材料入库得清点登记,你大字儿不识几个,咋让你管仓库!” 大江婶儿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气鼓鼓地在男人后背上拍了几巴掌。 十二三岁的虎子早就习惯了爹娘这般打打闹闹,旁若无人地吃完饭,把嘴一抹,拔腿就跑:“我出去玩儿了!” 身后传来大江婶儿的吼声:“早点儿回来!别天天野猴子似的不钻家!” 虎子跑出家门,在街上很快聚集了一帮半大的孩子。 一群娃边跑边撒欢:“分粮喽,分粮喽!” 暮色里,整个村子都笼在期盼和喜悦的氛围里。 赵瑞刚一家正在吃晚饭,自然也听到了分粮大会的通知。 刘彩云笑道:“每年都最期盼这时候了。这对村里来说,可是大事儿!” 小铃铛眨巴眨巴眼睛,看向刘彩云:“妈妈,能换糖吃不” 刘彩云瞪了她一眼:“不能!那是粮食!” 眼瞅着小铃铛又撅起了小嘴儿,赵瑞刚笑着给她夹了一筷子菜,安慰道: “等爸爸再去县里,给你买大白兔!” 小铃铛立马阴转晴,眼睛笑得眯了起来:“爸爸最好了!” 还拉着屁股下的小板凳朝赵瑞刚身边挪了挪, 看了一眼刘彩云,“妈妈坏,不给铛铛吃糖!” 刘彩云吓唬她:“再吃糖,牙里面要长大虫子了!” 小铃铛不仅不怕,还兴奋地直拍手:“那正好捉了虫虫给小白吃!” 刘彩云当即被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赵瑞刚被逗得哈哈笑了一阵,附和道: “妈妈说的也对,宝儿快三岁了,下次爸爸去县里也给你买个牙刷回来!保护好你的小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