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赚钱,购物,槐花饼
半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待走出瓦窑厂,赵瑞刚从口袋中取出两毛钱递给六猴子。 “清账。” 六猴子把钱揣好,跟在赵瑞刚身后,小眼睛滴溜溜转。 快走两步跟上,用肩膀撞了一下赵瑞刚。 “赵公子,啊不,刚哥!” “能不能跟我讲一下,那克什么格的原厂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赵瑞刚道:“那上面有刻印。” 六猴子砸吧砸吧嘴:“有刻印的齿轮多了去,可不全是原厂货吧” 赵瑞刚当然明白对方的心思,想套话。 毕竟,在这鱼龙混杂的黑市里,辨别真伪的能力,很值钱。 于是,伸出一只手来,说:“两块钱,我告诉你。” 六猴子立即炸毛:“哎你掉钱眼儿里了吗咱俩合作一场,也算是朋友了,跟朋友还谈钱” 赵瑞刚重复道:“两块钱。知识就是金钱。” 六猴子摇摇头,一脸失望。 “得了吧,你以为我真不懂啊我只是想趁这机会跟你联络联络感情,以后好拉你一块儿赚钱!” “这么不识相,那我也甭浪费感情了,咱俩就大姑娘摔尿盆儿,一拍两散!” 说完,气哼哼地快走两步。 见赵瑞刚没有追他的意思,心里琢磨一番,才悻悻离去。 赵瑞刚没有浪费心思,去揣测六猴子的想法。 转身,赶往最近的供销社。 瓦窑村虽然只是村级单位,但紧挨着鞍阳钢厂。 曾经也辉煌过。 所以在村内,便设有供销社,里面米面粮油,生活用品都有。 虽然随着鞍阳钢厂的荒废而衰败了,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还是足够的。 供销社一排三大间房舍,红砖墙上粉刷着硕大的标语:铆足干劲,力争上游! 进门后,赵瑞刚对售货员道:“同志,面粉怎么卖” 售货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同志,正百无聊赖地用鸡毛掸子除灰。 她眼皮都没抬,直接答道:“玉米面有粮票八分钱一斤,没粮票一毛钱一斤。高粱面有粮票七分钱,没粮票九分钱。你要哪个” 赵瑞刚又问:“有精面吗” 售货员立马抬头看了看赵瑞刚。 这年头问精面的可不多。 “有,不多了。有粮票一毛五,没粮票两毛七。” 赵瑞刚又问:“猪肉怎么卖” 售货员答道:“有票八毛,没票不卖。” 价格和赵瑞刚猜的差不多。 这年头饥荒严重,物资匮乏。 没票,果然买不到肉。 “那给我称五斤面粉,细盐要一小包。” 本来还想买一些白糖,结果暂时缺货,只得作罢了。 售货员忍不住多看赵瑞刚一眼。 这位赵公子,她是有印象的,京城人,眼高于顶,村里人对他的评价普遍不咋地。 印象中,曾经不止一次拿着家里的物件,来供销社兑换酒。 来买精面细盐,倒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哦对了,再加上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纸,帮忙算一下一共多少钱。”赵瑞刚补充道。 售货员收回心思,把东西一一拿到柜台上,说:“一共一块五毛二。” 付完钱和票,赵瑞刚看到了高高货架上,落了一层灰的大白兔奶糖盒子抬手指了指,还没来得及问。 售货员就直接来了一句:“那个没票不卖。” 赵瑞刚悻悻地收回手,心里忍不住失望。 大白兔奶糖,如果能买一些给小铃铛吃,该多好呀! 但是没票,花再多钱都买不到! 赵瑞刚暗下决心,以后不仅要搞钱,还要搞票。 拎着面粉和其他物品,赵瑞刚往家中赶去。 刘彩云和小铃铛都不在家。 算算时间,刘彩云应该是在生产队里编箩筐。 春季夏季编箩筐,秋季冬季编炕席,这是刘彩云在生产队里的工作。 这个年代没有私营经济。 社员全在大队里劳作,普通男性壮劳力一天能挣八到十二个左右的工分,而从事手工方向的女劳力一天能挣六到八个工分。 刘彩云虽然带着小铃铛上工,时不时需要照顾孩子。 但她心灵手巧,干活儿麻利,往往别人一个箩筐还没编完,她已经在编第二个。 一天下来,她最多的时候甚至能挣到八个工分。 大队里的人,对她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当然,赵瑞刚知道,心灵手巧只是一方面,内心要强更重要。 当年宁可和家里人闹掰,也要嫁给赵瑞刚,刘彩云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 再苦再累,也要活出个人样来给家里人看看! 所以她干什么都拼。 后来饥荒严重,赵瑞刚动了返京的念头,对刘彩云的打击可想而知。 而即便那样,刘彩云心里的那口气,也没有散掉。 她凭借每天不低于成年男子的工分数,让一家三口勉强度日。 “坚持坚持,一切都会慢慢变好”,这是以前的刘彩云常挂在嘴上的话。 那时的她,眼里总是带着光,嘴角总是带着笑。 没有抱怨,永远都是积极乐观向上。 直到后来。 赵瑞刚深陷盗窃案,被断了公粮,变得浑浑噩噩,酗酒家暴…… 渐渐地,刘彩云眼中没了光,嘴角没了笑,人也肉眼可见地衰弱下去。 最后赵瑞刚提出让她顶罪的无耻要求时,她心中的那口气,终于彻底的散了。 每每想到这些,赵瑞刚心中一阵剧痛。 “还好,一切还有弥补的机会!” 赵瑞刚收回心思。 洗了洗手开始做晚饭。 取出中午剩下的槐花,撒上一些面粉,又加了一些盐和少许酱油调味。 加水,在陶瓷大碗中搅拌均匀。 从屋外小院里拔几根小葱,洗净,切成葱花备用。 烧锅,又从破旧的碗橱柜里拿出猪油罐子。 罐子里的猪油少得可怜,赵瑞刚毫不吝啬地全部倒入锅中。 猪油很快便热了起来,锅边发出“滋滋”响声时,赵瑞刚开始烙饼。 将翠绿的葱花撒在洁白的槐花面糊中后,赵瑞刚直接用手团成一个个小饼。 先沾油,再贴在锅边翻烙。 槐花的清香和葱花特有香味散发出来,一个个巴掌大小的小饼逐渐变成金黄色。 很快,十几张小饼,堆在盖帘上,赵瑞刚面上露出了笑容,准备去接刘彩云和小铃铛回家吃饭。 而在这时,院门咯吱一声。 刘彩云和小铃铛回来了。 “妈妈,铛铛肚子瘪瘪,饿了!”小铃铛奶声奶气的声音传来。 “乖宝儿,再忍一下,中午还有剩下的槐花,我给你热一下吃。” 一听这话,小铃铛的小嘴不开心地噘了起来。 “可爸爸说,晚上有饼饼吃!” “铛铛不吃花花,想吃饼饼!” 刘彩云心中一酸。 槐花虽然好吃,但吃多了胃酸。 大人都受不了,何况孩子。 午饭后,赵瑞刚的确跟小铃铛说过,晚上有饼吃。 但他的话,能信吗 家里面缸早空了,拿什么烙饼 “铛铛,听妈妈说!” 刘彩云蹲下来。 将小铃铛搂在怀里,一边在晒着水的大盆里给她洗手一边柔声说道:“今天妈妈编的箩筐,是别人的两倍,挣了很多很多的工分,家里很快就会有面了,妈妈答应你,有了面粉立即烙饼给你吃,好不好” 小铃铛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还听不懂这长长的一段话。 但她还是很乖巧地点了点头。 正要说话时,一股香气钻入鼻子。 葡萄般乌黑的大眼睛,立即顺着香味看去。 “宝儿,饿坏了吧!” “爸爸刚烙的饼,刚出锅,快吃吧!” 赵瑞刚已经走出房门,手里拿着两张槐花饼,招呼着小铃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