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这新法的设计推出阶段,首先发起攻击的就是那个“旧党枪头”司马光,其实他本来也没想那么快站出来,但是他的地位受到了直接威胁。王安石把亲信吕惠卿也调到了崇政殿给皇帝讲课,和他抢起来帝师这个饭碗。 好你个王安石,我忍你很久还都没有干你,你倒好,直接在我头上放个人唱对台戏,真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司马光愤怒了。 由于常年台谏工作的告状,又熟读大量史料、纵览各家经典,司马光修炼出了一个特殊技能——扣帽子。他把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才德俱全是圣人,无才无德是愚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逮住件小事就把“小人”的帽子直接甩过去,上纲上线的放大对方错误。这招是相当厉害,一下子就把敌人牢牢困死在一个固定的人格定义里。 司马光筹谋已定,先开始了他对变法核心干将吕惠卿的攻击。他没有上书,而是直接去找了皇帝,开门见山地说道:“吕惠卿太爱搬弄是非,现在外面都在议论说朝廷用了一个奸臣。” 皇帝想了想答道:“吕惠卿办事的时候很有条有理,是个人才。” 司马光紧紧接过话头,抓住机会开始了告状:“吕惠卿确实头脑聪慧,文笔好,但心术不正,日子一久皇上您就能看出来了。就比如江充、李训(汉朝、唐朝两大奸臣)要是没有才能,怎么会让帝王信任” 然后,司马光一点点论证出了这三个人大量的共同点:都出身市井,都是巴结到权贵后越级重用,都喜欢在皇帝那通过指责别人来抬高自己,都喜欢在表功的时候跳出来当显眼包。司马光的描述甚至具体到了一些细节,比如这三个的眼神都是喜欢从眼睛的斜角去看人,司马光说了,这就是典型“鹰视狼顾”的野心之相啊。 至此,司马光顺其自然地得出了个结论——吕惠卿是小人。 皇帝沉默了,自此,司马光给变法干将吕惠卿埋下了一颗被怀疑的种子。从这时起,不管说什么、做什么,“小人”这个帽子就死死地扣在吕惠卿的脑袋上。即便我们回顾史书没有发现吕惠卿什么大的劣迹,奸臣的名头也早早楔死在了他身上,以至于后来进了《宋史奸臣传》。 首战告捷的司马光信心大增,几天后他向新法正式开了战,方式是利用职务,在迩英阁给皇帝讲课影射新法。 那天他讲的是西汉开国时候“萧规曹随”的故事,得出了个结论,既然新皇帝比不上开国君主,新宰相也比不上开国宰相,那为什么还要瞎折腾呢一切照着来不就得了。 皇帝听出了话里有话,问道:“如果汉朝一直守着萧何的汉法不变,真能行吗” 司马光的回答也是雷死个人,在史书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迂腐”:“哪只是汉,如果从夏商周开始,他们的君主如果能一直恪守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法度,那就没有后面的朝代了。”他还以汉朝举例,说汉武帝改变了汉高祖的立法,导致天下百姓困苦,然后汉元帝废掉了汉宣帝的立法,导致盗贼横行,至此,他引出结论——祖宗之法绝不可变! 咱们的皇帝赵顼仿佛是个没有确定世界观的娃娃,耳朵根子软到不行,居然立马和司马光讨论起了祖宗之法的好处。 王安石一党听说此事,非常担心皇帝受到蛊惑,决定立即展开反击。 他们派出了刚上任的崇政殿说书吕惠卿行使职权,也给皇帝上课。但和司马光在迩英阁单独授课待遇不一样的是,崇政殿是个大殿,吕惠卿讲课的时候,不光皇帝在场,下面黑压压坐满了大臣,司马光也在其中,于是一场关于变法的法理性辩论即将开始。 新党对课程的选题明显是用了心的,授课内容紧紧围绕着《周礼》展开论证,意思就是,你司马光不是要守祖宗之法嘛,那我就追溯本源,看看周朝老祖宗是怎么定义“祖宗之法”的。 吕惠卿说,根据《周礼》,周朝的立法有一年一变的,比如每年的税额和差役数量,每年的年初都会公布在宫外的大门上;有十年、三十年一变的,比如刑罚的轻重;还有永恒不变的,那就是仁义礼智信的治国理念。 司马光当场展开了辩驳,他说,周朝一年一公布的那还是旧法,原样没变地再公布一遍罢了;至于太平用轻典,乱世用重典,这是量刑不同,不涉及法的本质。 紧接着,他开始了人身攻击,一顶顶大帽子就往吕惠卿头上扣了过来,说吕惠卿曲解经义,目的就是祸乱朝纲,妥妥的小人行径;说变法一党把国家搞得礼崩乐坏,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吕惠卿明显懵了,他本来以为就是一场单纯就事论事的辩论赛,没想到把自己给搭了进去。他口才还是不行,气急败坏地用市井言语来辱骂司马光,其恶劣程度让皇帝都看不过去了,马上就给拦了下来,停止了这堂课:“一场辩论而已,不必动怒。” 这场辩论司马光大获全胜,他信心大增,马上就趁势而进,不再针对吕惠卿那些党羽,转而发起了对党魁王安石本人的攻击。但他这回可算是错判了对方实力,他哪里会知道,那王安石岂能是之前的虾兵蟹将同日可语,马上他就要认栽了。 几天后,他给王安石写了封公开信《与王介甫第一书》,这封战书作为司马光的代表作,在历史上鼎鼎有名。 信里旁征博引写了四千多字,用了三个分论点论证出结论:你王安石才高八斗,久负盛名,但就是管理水平不高,搞变法不行。之后,司马光是提心吊胆、严阵以待地等着王安石的反击。 可这么郑重的去函,结果就只换来了王安石随意勾画的一张小条子,意思是相当简单——“我知道了,谢谢”。 司马光那满满的蓄力一击仿佛打到了空气里,他顿时愤怒了,你王安石算个什么东西,居然敢这么傲慢无礼。他再接再厉,又写了《与王介甫第二书》,这回信里就没了那些假客套的弯弯绕,开宗明义地直接指责王安石,通过层层推理得出了结论:新法有五大罪,分别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招致天下怨谤”。 这次王安石必须得正面应战了,他展现了一流的文采和思辨,在回的公开信里对司马光的指责一一进行了批驳。这封信也很有名,叫作《答司马谏议书》,它成为了后世研究王安石变法思想的重要依据。 信里枭悍之气扑面地说,革除官员是为了变法,不是侵官;各条法令都是为了国富民强,不是生事;征收钱粮都入了国库,没有任何人中饱私囊,不是征利。后面的话就是一语双关了,他说,驳斥那些巧言令色、破坏国家发展的坏人,不是拒谏,也更不怕招致天下怨谤,这些话是句句直插司马光心窝子,反手把个巧言令色的“坏人”标签安在了司马光头上。 司马光被骂得七窍生烟,却又不死心,急切地想要寻求时机报复,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他抓住了一个机会。 几个月后,朝廷让他主持最近一期的馆阁考,这个考试在当时影响力很大,相当于现在的高级公务员遴选考试,就是刚考中的进士在地方任职一年后,组织进京再次考试,考得好的可以就地提拔,获得进入中央工作的机会,而这次司马光出的题目是“论三不足的正确与否”。 这个“三不足”,当时有谣言说是王安石亲口评价自己的话,却也是后世对王安石最霸气的评价,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说句实在话,这个评价很中肯,正是王安石一生无所畏惧、不恤人言的真实写照。 但在当时的礼法社会,这个“三不足”却是对世俗道德的最大挑战,不畏天就是不忠,不敬祖宗就是不孝,不恤人言那就是不仁。这是司马光的阴谋,只要把这个“不忠不孝不仁”的帽子扣死在王安石头上,那新党就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司马光的试卷是这么说的:“今之论者或日,天地与人了不相关,薄食震摇皆有常数,不足畏忌,祖宗之法未必尽善,可革则革,不足循守。庸人之情,喜因循而惮改为,可与乐成,难与虑始,纷纭之议,不足听采,愿闻所以辨之。”后边一句很关键,司马光不是说让你赞成阐发“三不足”,而是说让你去批判它,“愿闻所以辨之”。 摆在王安石面前的是道难题,你反复去申诉你没说过这话吧,有些事会越描越黑,欧阳修的“爬灰绯闻”就是前车之鉴;你置之不理吧,等于默认了这个定论。 然而,王安石不愧是北宋中期最为优秀的政治家,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困境。 他顶住了压力,在朝堂上光明正大地和皇帝、文武百官真诚说道:“这些日子以来,皇上是看得到的,朝廷兢兢业业、日理万机,万事所想的就是解决百姓困苦,这不是在畏惧天变吗自大宋开国以来,历代君王都在改革出新,怎么能说祖宗之法万古不变,更怎么能说变法就是在不敬祖宗朝廷广泛接纳大家的建议,只要有道理,就会立即采纳,怎么能说不恤人言”这一席话,不显山露水之间把自己和朝廷尊严死死地绑定在了一起,而他堂堂正正地站着,等待着人们的反驳,仿佛一个气势爆棚的斗士。 司马光傻眼了,他要是现在去反驳吧,等于对抗朝廷、对抗皇帝,要是站出来再去说人家“三不足”吧,王安石一旦当堂盘问起来,那就坐实了他的故意污蔑。在几经挣扎的踌躇下,司马光咬着牙选择了闭嘴。 满殿朱紫集体陷入哲学困境——驳王安石就是骂官家,挺司马光就是反朝廷。全体旧党活像被扔进道德真空的仓鼠,在认知失调的跑轮上疯狂打转,整个现场是鸦雀无声、落针可闻。而王安石在大庭广众之下光明正大地说出这些话,最有力地证明了“三不足”就是空穴来风,就是纯纯对自己的诽谤。 这就是强人啊,不管一帮子政敌搞什么阴谋诡计,玩什么集体发难,也不管外面是狂风暴雨,还是山呼海啸,他都能迅速反应、暴力还击,春风化雨变作证明自己的有利机会。 司马光彻底没招了,他已经找不到新的发力点,只能暂时偃旗息鼓,闭上嘴巴老老实实承认失败。但他还不用着急,旧党其他成员的攻击将接踵而至。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武道创神

武道创神

殇勿殇
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报应神为了在修道这条独木桥上获得充足的资源,走的更远,统治者不顾底层修士的死活…官匪勾结,杀人夺宝…因此大..
军史 连载 8万字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百柒柒
上辈子,林向安父母早逝,他从小寄人篱下,考上大学休学去当义务兵。退役回来上大学,做了一些生意,慢慢发家。年少事业有成,生意越来越大,结果路上碰到个疯子,好心救人出了意外。再醒来,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朝代,成了镇上一家卖豆腐铺的小孩。幸运的是,这辈子父母双全,关系和谐,日子过的还算安稳。他读书考科举,又学武,打算考个举人,当个有钱又闲的员外老爷,陪伴父母,安稳一生。然世事难料,他的官越做越大,名气越来
军史 连载 115万字
凤啼长安

凤啼长安

楚潆
前世难于一句话说清,特补写了一单章说明。目录可查:前世番外。状元郎郑颢准备回乡,迎娶青梅竹马,谁知半路一纸圣旨,将其诏回京城,原来,是皇上要将其招为驸马……强..
军史 完结 89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 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军史 连载 425万字
原神:我是冰龙王

原神:我是冰龙王

早柚不昰狸猫
不知道是倒霉还是幸运!原神玩家冰华在花了三天时间!不吃不喝将所有的地图都肝到了满探索度!当他起身时,倒在了电脑上!
军史 连载 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