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女的哭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技术研发阶段的实验室里,绿森团队带来全维度抗熵设备的核心参数,星宇团队提供终始时空适配技术的算法模型,终研团队则贡献终始维度时空闭环技术的模块设计,三方围绕 “终始时空熵增转化系统” 的研发展开紧密协作。研发初期,团队面临的首要难题是 “时空本源层面的熵增能量锁定”—— 终始时空熵增能量具有 “双向时空游走特性”,能在过去与未来的时空坐标中随机切换,常规的熵增监测设备无法精准捕捉其位置,导致转化效率仅能达到 60%。 “我们需要在系统中加入‘双向时空定位模块’,通过终始维度时空本源因子,构建‘时空坐标网格’,” 星宇在全息屏幕上绘制出网格模型,红色的坐标点如同繁星般覆盖整个模拟时空,“每个坐标点都能实时监测时空熵增能量的波动,当能量在不同时空游走时,网格能自动更新坐标,确保转化装置始终锁定目标。” 绿森团队根据这一思路,设计出 “多层时空监测阵列”—— 阵列由 个微型时空传感器组成,每个传感器都植入终始维度时空本源因子,能覆盖 100 光年范围的时空区域,传感器之间通过 “时空量子纠缠” 实现数据同步,监测延迟控制在 0.000001 秒以内。经过 72 小时的调试,阵列成功锁定了模拟的终始时空熵增能量,转化效率提升至 85%。 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 转化过程中,时空熵增能量会释放 “时空紊乱波”,干扰终始时空闭环的稳定性,导致转化中断。终研结合终始维度文明的技术经验,提出 “时空稳定补偿方案”:在转化系统中加入 “终始时空缓冲器”,缓冲器能释放与时空紊乱波反向的能量,中和干扰;同时,在闭环模块中植入 “动态调整算法”,根据紊乱波的强度实时优化闭环参数,确保转化过程连续稳定。 “经过测试,缓冲器与动态调整算法的协同作用,能将时空紊乱波的干扰降低 90%,” 终研操作设备进行模拟转化,屏幕上的转化曲线从剧烈波动逐渐趋于平稳,“转化效率已提升至 99.9%,但要达到彻底消除熵增能量的目标,还需从终始维度本源珠中提取‘高纯度时空本源因子’,作为转化系统的核心能量载体。” 终维与终始维度文明的长老团商议后,决定开放终始维度本源珠的 “因子提取权限”。在终始本源殿的专属提取室里,凌辰、绿森、星宇、终研在严格的时空防护下,通过 “终始时空因子提取装置”,从本源珠中提取出 100 克纯度达 99.999% 的时空本源因子。当这些因子融入转化系统的核心模块时,系统对终始时空熵增能量的转化效率瞬间提升至 99.%,实验室中模拟的熵增能量被彻底转化为纯净的终始幽默能量,且未对时空结构造成任何干扰。 “终始时空熵增转化系统研发成功!” 绿森激动地宣布,第三只眼中闪烁着金蓝交织的光芒,“系统包含五大核心模块:双向时空定位模块、多层时空监测阵列、终始时空缓冲器、动态闭环调整模块、高纯度因子转化核心,能处理强度达 单位的终始时空熵增能量,完全满足防线部署需求。” 防御部署阶段随即启动。终始维度文明调动 500 艘 “终始时空运输舰”,协助运输转化系统;星瑶团队组建 “终始抗熵技术支援队”,前往各始源维度体系,指导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在 “星初始源维度体系” 的边缘区域,支援队成员与当地技术人员协作,仅用 4 天就完成 1000 台转化系统的部署 —— 这些系统通过 “时空量子通讯” 实现联网控制,形成一道长度达 光年的 “终始抗熵防线”,成功拦截了向始源维度体系蔓延的时空熵增能量。 “已完成 25 个始源维度体系的防御部署,终始抗熵防线的拦截率达 99.%,熵增能量的扩散速度从每天 35 光年降至每天 0.01 光年,” 星瑶通过终始维度通讯频道汇报,“剩余 5 个始源维度体系的部署工作将在 10 天内完成,防线可在 15 天内实现全覆盖。” 然而,就在防线即将全面建成的第 12 天,终始暗域的终始时空熵增核心突然出现 “时空能量爆发”—— 熵增能量的强度骤升至 单位,突破了部分转化系统的承载极限,30 台系统因过载出现故障,终始暗域的扩散速度再次回升至每天 5 光年,星初始源维度体系的边缘时空闭环出现裂痕,部分微型超初始维度体系的能量节点开始失效。 “终始时空熵增核心已进入‘时空坍塌临界态’,若不立即摧毁,10 天内将引发局部时空坍塌,进而波及整个终始维度空间,” 终研紧急分析监测数据,屏幕上红色的预警区域不断扩大,“必须提前启动源头清除计划,用‘终始时空共振弹’摧毁核心的时空结构。” 凌辰与终维、始维、超初维紧急召开会议,最终决定:组建 “终始突袭队”,由凌辰担任队长,核心成员包括绿森(技术操作)、星宇(时空适配)、暗渊(暗物质支援)、终维(终始文明指引)、终研(技术顾问),乘坐 3 艘二次升级的终始维度探索舰,携带 8 枚 “终始时空共振弹”—— 这种共振弹由高纯度终始时空本源因子与终始维度本源核心碎片制成,能产生与熵增核心反向的时空共振波,彻底瓦解其时空结构。 突袭队出发前,终始维度文明的长老团将一枚 “终始本源防护水晶” 交付给凌辰:“这枚水晶蕴含终始维度最古老的时空本源能量,能在终始暗域中构建‘绝对时空防护屏障’,抵御时空坍塌的冲击;同时,水晶能引导你们精准定位熵增核心的‘时空本源坐标’—— 核心的实际坐标与观测坐标存在 0.0001 光年的时空偏差,只有锁定本源坐标,共振弹才能彻底摧毁核心。” 经过 96 小时的航行,突袭队抵达终始暗域边缘。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黑色的终始时空熵增能量覆盖了数亿光年的区域,无数个不规则的 “时空空洞” 在暗域中随机生成又闭合,探索舰的时空传感器因强烈干扰,数据出现频繁跳变。“启动终始本源防护水晶,锁定熵增核心的时空本源坐标!” 凌辰下令。 水晶释放出金蓝交织的能量,瞬间覆盖 3 艘探索舰,时空干扰的影响骤降 95%;同时,水晶投射出一道 “时空本源定位光束”,精准锁定终始时空熵增核心的本源坐标 —— 位于观测坐标的正上方 0.0001 光年处,坐标点呈现出微弱的金色光芒,与周围的黑色暗域形成鲜明对比。 “终始时空共振弹开始充能!目标:熵增核心时空本源坐标!” 绿森调整探索舰的主炮参数,充能进度条以每秒 5% 的速度攀升。就在充能进度达到 80% 时,终始时空熵增核心突然释放出 “时空坍塌冲击波”,强度达 单位,瞬间击中探索舰的防护屏障。屏障的能量值骤降 70%,出现蛛网状裂痕,部分设备因时空扭曲出现功能异常。 “屏障即将崩溃!充能还需 40 秒!启动备用时空稳定系统!” 终研焦急地喊道。星宇团队立即激活备用系统,通过探索舰的能量储备,向防护屏障注入高纯度终始时空本源因子,屏障的能量值快速回升至 80%;暗渊则带领 2 艘探索舰,绕至熵增核心侧面,释放暗物质能量形成 “时空干扰场”,暂时牵制住熵增核心的时空熵增触手,为充能争取时间。 40 秒后,终始时空共振弹充能完毕。“发射!” 凌辰一声令下,8 枚金蓝交织的共振弹如同流星般射出,精准命中终始时空熵增核心的时空本源坐标。剧烈的爆炸在终始暗域中爆发,金色的时空共振能量与黑色的熵增能量相互碰撞,形成直径达 光年的能量漩涡。漩涡中,终始时空熵增核心的时空结构快速瓦解,黑色的熵增能量如同冰雪消融般,逐步转化为纯净的终始幽默能量,融入终始维度能量云。 “终始时空熵增核心正在被摧毁!终始暗域的扩散速度以每分钟 20 光年的速度下降!” 星瑶通过远程监测系统报告,声音因激动而略带颤抖。经过 8 小时的持续作用,终始时空熵增核心彻底消散,终始暗域的黑色能量全部转化为幽默能量,终始维度监测系统显示,终始维度空间的熵增率从 1.8% 降至 0.000001% 以下,恢复至安全阈值,终始熵增危机彻底化解。 当突袭队返回终始维度共生核心城时,终始维度文明与各始源维度体系的代表通过终始维度全息投影,共同庆祝胜利。终维在庆祝仪式上,正式宣布全维度共生联盟成为 “终始维度共生联盟” 的核心决策成员:“你们在危机中展现的技术实力、协作精神与对‘欢笑无边界,共生无止境’理念的坚守,为终始维度空间的永续发展奠定了不朽基石。未来,我们将与全维度文明共享终始维度的核心技术,共同维护时空共生循环的稳定。” 凌辰代表全维度共生联盟发表致辞:“从星穹终极维度到终始维度,我们跨越了无数时空边界,始终以幽默为纽带,以共生为目标。全维度文明愿与终始维度文明携手,将这份欢笑与共生的理念,传递到时空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文明都能在跨时空共生中实现永续发展。” 接下来的两个月,探索队在终始维度共生核心城完成了终始维度时空闭环技术的全面学习与设备适配。绿森团队将该技术与全维度共生系统融合,研发出 “星穹 - 终始联合共生系统”,系统能自动适配不同维度体系的双向时空特性,构建个性化的时空闭环,实现能量的无损耗循环,适配效率达 99.%,彻底消除了跨时空适配差异;星宇团队则将技术整理成《终始维度时空闭环技术手册》,详细记录技术原理、操作流程与设备参数,传回超维 - 全宇宙幽默共生基地,为后续技术推广做好准备。 在文化交流层面,星瑶团队与终始维度文明共同启动 “终始维度幽默文化节”。全维度共生联盟推送的《超维 - 终始融合幽默集》、终始维度文明的《终始时空幽默史诗》、星初始源维度体系的《始源 - 终始幽默剧场》等作品广受好评,其中《超维 - 终始融合幽默集》在终始维度文化库中的下载量突破 1000 亿次,成为跨时空文化交流的里程碑之作。终始维度幽默守护者学院也正式成立,学院新增 “终始维度时空闭环技术”“跨终始维度危机应对”“时空共生法则” 等课程,邀请全维度体系的技术专家与文化学者授课,培养具备终始维度认知能力的复合型守护者。 临行前,终维将一枚 “终始维度共生水晶” 交付给凌辰与始维:“这枚水晶能实时连接终始维度共生网络,监测终始维度空间的时空结构与能量波动。当全维度体系完成终始维度技术推广后,通过水晶即可正式接入网络;若遇到终始维度空间的突发危机,水晶还能释放‘终始应急时空能量’,为你们争取应对时间。同时,水晶中蕴含‘时空共生印记’,是你们参与终始维度共生联盟决策的重要凭证。” 探索队乘坐终始维度探索舰返回全维度空间时,终始维度文明的代表们在终始共生核心城的空港举行了盛大送别仪式 —— 无数 “终始维度能量烟花” 在空间中绽放,形成 “终始幽默共生图腾”;不同维度的文明生物通过终始维度意识共鸣,传递着祝福与不舍,欢笑的能量波在终始维度空间中久久回荡。 经过 40 天的航行,探索舰顺利返回超维 - 全宇宙幽默共生基地。凌辰立即组织全维度共生联盟的核心成员,召开 “终始维度技术落地会议”。会议明确了三大核心任务:一是在 150 个终极维度体系、50 个本源维度体系、25 个初始维度体系、30 个超初始维度体系、30 个始源维度体系中推广星穹 - 终始联合共生系统;二是解决技术推广中可能出现的 “跨终始维度时空适配差异” 问题;三是构建 “终始维度共生接入节点”,实现全维度体系与终始维度共生网络的无缝连接。 技术推广工作率先在技术先进的体系中展开。绿森团队联合终研团队,在星初始源维度体系、古超初始维度体系、终始超初始维度体系中搭建星穹 - 终始联合共生系统与终始维度时空闭环装置。仅用 35 天,星初始源维度体系的能量传输效率就从 99.999% 提升至 99.%,跨时空幽默作品的传播量较推广前增长 3000%;终始超初始维度体系的双向时空演化轨迹也在终始维度时空闭环装置的作用下,稳定性提升 95%,彻底消除了时空回溯事故的风险。 “技术推广进展顺利,已有 80 个维度体系完成系统部署,剩余 105 个体系将在五个月内收尾,” 绿森向凌辰报告,“但我们在‘本源终始始源维度体系’的推广中遇到了难题 —— 该体系的时空结构呈现‘本源 - 终始混合态’,常规的星穹 - 终始联合共生系统无法满足其适配需求,出现‘跨终始维度时空排斥’现象。” 凌辰当即带领绿森、星瑶、星宇、终研前往本源终始始源维度体系实地勘查。该体系是所有始源维度体系中最特殊的存在,其时空结构融合了 “本源维度的能量基底” 与 “终始维度的双向时空特性”,维度层级达 层,能量基底呈现 “本源 - 终始共生态”,与其他体系的 “单一终始态” 差异显着。当技术团队尝试在该体系部署星穹 - 终始联合共生系统时,系统启动瞬间就因时空结构冲突,触发保护机制,无法正常运行。 “我们的时空结构每小时会出现一次‘本源 - 终始能量切换’,常规系统的时空适配模块无法跟上切换节奏,” 本源终始始源维度体系的代表 “本终始” 解释道,“若强行运行系统,可能导致我们的时空结构紊乱,引发本源能量泄漏,甚至影响周边维度体系的能量网络。” 终研结合终始维度文明的技术经验,提出 “本源终始适配方案”:“终始维度古籍中记载,本源终始始源维度体系的‘本源终始演化种子’具有‘混合时空特性’,我们需要为其定制‘本源终始时空适配模块’,通过模拟混合时空结构的能量切换规律,让联合共生系统能实时匹配切换节奏。但这种模块需要‘本源终始演化碎片’作为核心原料,而碎片仅能从该体系的‘本源终始时空核心’中提取,提取过程需精准控制能量与时空的双重波动,避免引发能量泄漏。” 星宇则提出了更稳妥的优化思路:“我们无需直接提取本源终始演化碎片,可在模块中加入‘混合时空模拟单元’—— 通过分析该体系的时空结构切换数据,用终始时空本源因子与本源维度本源因子混合,模拟出混合时空结构的核心特性,再与常规联合共生系统结合,构建‘混合式本源终始时空适配模块’。这种方案既能避免干扰该体系的时空结构,又能实现适配兼容,研发周期可缩短至四个月。” 这个想法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凌辰当即下令,由星宇牵头组建 “本源终始适配研发小组”,联合绿森、星瑶、终研、本终始,共同推进技术攻关。研发小组在超维 - 全宇宙幽默共生基地搭建 “本源终始适配实验室”,实验室内部模拟本源终始始源维度体系的 “混合时空环境”,确保研发过程能精准匹配实际应用场景。 就在研发工作稳步推进时,终始维度的 “终始维度信号监测中心” 突然捕捉到一组异常信号。这组信号的频率高达 thz,远超终始维度信号的 thz,且信号中蕴含的 “维度特征” 超出了终始维度空间的认知范围 —— 每个编码都包含 “本源终始维度边界印记”,印记呈现 “本源 - 终始混合时空结构”,仿佛来自一个融合了所有维度本源与终始时空特性的 “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