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郭静的记忆里,母亲总是在那间略显昏暗的陶艺作坊里忙碌着。作坊的墙壁被窑火熏得发黑,空气中永远弥漫着陶土的质朴气息与釉料淡淡的化学味道。角落里,堆叠着一摞摞等待烧制的陶坯,还有些烧好的成品,整齐排列,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 郭静从小就看着母亲在这一方天地里劳作,母亲做的陶碗,每一个都有着统一的口径和厚度,她常说:“能装三碗饭的碗才是好碗。”在母亲的观念里,陶艺首先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实用才是最重要的。这种现实观,如同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着郭静对陶艺的追求。 这一日,郭静带着自己新创作的抽象陶艺作品回到家。那是一个造型奇特的陶罐,线条扭曲却又仿佛蕴含着某种内在的张力,表面保留着粗糙的泥痕和指纹,没有经过任何抛光处理,在陶罐的肩部,还刻着几行若隐若现的诗句。郭静对这件作品充满了期待,她渴望母亲能理解她在陶艺创作上的新尝试,看到陶艺除了实用之外,还能承载更多的情感与思想。 当郭静将陶罐小心翼翼地放在母亲面前时,母亲停下手中正在擦拭陶碗的布,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疑惑。她缓缓凑近陶罐,仔细端详着,眉头渐渐皱起。 “小静,你这做的是什么呀”母亲的语气中带着不解,“这罐子歪歪扭扭的,口也不圆,能装什么东西” 郭静心中一紧,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妈,这不是用来装东西的。这是我对陶艺新的理解,它是一件艺术品,能表达我的情感和想法。” 母亲轻轻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不赞同:“艺术品能当饭吃吗咱们做陶,就是为了卖出去换钱。你做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谁会买呀” 郭静试图解释:“妈,现在的陶艺不只是实用品了,很多人喜欢这种能传达情感的作品。就像一幅画,它不一定有实际用途,但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母亲却不以为然:“那都是有钱人的玩意儿。咱们普通老百姓,讲究的是实实在在。你看这些陶碗,做得规规矩矩,卖得也不错,能维持咱们家的生计。你就别折腾这些没用的东西了。” 郭静有些沮丧,她知道母亲的观念根深蒂固,但她不想轻易放弃。“妈,我知道实用的陶艺很重要,但我也想在这个基础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陶艺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一种传承和发展呀。” 母亲看着郭静,眼神中既有无奈,又有一丝心疼:“小静,妈知道你有想法,可这现实生活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你做这些东西,费时费力,最后卖不出去,不就白费功夫了吗咱们得先保证生活,再谈那些虚无缥缈的艺术。” 郭静沉默了,她明白母亲的担忧。母亲一生都在为家庭操劳,将陶艺作为维持生计的手段,在她的认知里,实用与经济价值才是首要考虑的。而自己追求的艺术层面的陶艺,在母亲看来,无疑是一种冒险和不切实际。 晚上,郭静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她想起自己在景德镇学艺时的日子,那些老师傅们虽然也注重陶艺的实用性,但同时也尊重每一个创作者的独特表达。他们告诉郭静,陶艺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既有着生活的烟火气,也有着无尽的艺术探索空间。 郭静决定,她不能因为母亲的不理解就放弃自己的追求。但她也意识到,要让母亲接受自己的想法,需要时间和耐心。她想起曾经在一本书上读到的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往往伴随着代际之间的碰撞与和解。”她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个打破隔阂,实现和解的人。 第二天清晨,郭静早早地来到陶艺作坊。她看到母亲已经在那里忙碌了,正在将一批新做好的陶碗摆放整齐。郭静走过去,默默地帮母亲一起整理。 “妈,我想了一夜。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担心我做那些东西没出路。但我真的很喜欢现在这种创作方式。能不能这样,我在保证做一些实用陶品的同时,也继续探索我的艺术陶艺。说不定慢慢地,大家会接受呢。”郭静轻声说道,眼神里满是期待。 母亲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郭静,叹了口气:“唉,小静,妈也不想阻止你。只是这生活的压力摆在这儿,你可得想清楚了。” 郭静点点头:“妈,我想清楚了。我会努力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母亲看着郭静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既然你这么坚持,妈就支持你试试。但你也要记住,咱们不能饿着肚子搞艺术。” 郭静心中一暖,她走上前抱住母亲:“谢谢妈!我会的。” 从那以后,郭静更加努力地投入到陶艺创作中。她每天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制作那些实用的陶碗,确保家里的生计不受影响。而在剩下的时间里,她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抽象陶艺创作中。 在制作实用陶碗时,郭静会将从母亲那里学到的精湛技艺发挥到极致。她精心调配陶土,控制陶碗的尺寸和厚度,力求每一个陶碗都达到母亲所要求的标准。她知道,这些实用陶品不仅是维持生活的工具,更是她与母亲陶艺传承的纽带。 而在进行抽象陶艺创作时,郭静则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会在陶土中融入各种不同的材料,尝试不同的烧制方法,探索陶土在力与美之间的各种可能性。她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世界的思考,都通过陶土表达出来。 有一次,郭静在制作一个抽象陶瓶时,遇到了难题。她想要在陶瓶表面呈现出一种流动的光影效果,但尝试了多种方法都没有成功。她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母亲走了过来。看着郭静沮丧的样子,母亲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拿起一块陶土,开始在手中揉捏。母亲的手法娴熟而自然,她一边揉捏,一边说道:“小静,你看这陶土,就像生活一样,有时候你用力过猛,它反而不听话。但如果你顺着它的性子,说不定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母亲的话,如同一道光照进了郭静心中的黑暗角落。她看着母亲手中的陶土,突然有了灵感。她重新调整了制作方法,不再强行追求那种效果,而是让陶土在自然的状态下与釉料相互作用。 经过多次尝试,郭静终于成功地在陶瓶表面呈现出了那种如梦如幻的流动光影效果。那一刻,她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激。她感激母亲的默默支持,也感激母亲在不经意间给予她的启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郭静的抽象陶艺作品开始在一些小型展览中展出。虽然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但郭静并没有气馁。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人能理解和欣赏她的作品。 有一天,一位艺术评论家在参观展览时,注意到了郭静的作品。他被郭静作品中独特的创意和对陶土的深刻理解所打动。他找到郭静,与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她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不久之后,郭静收到了一个知名艺术画廊的邀请,希望能为她举办一场个人陶艺展。当郭静将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的眼中闪烁着惊喜和自豪的泪花。 “小静,妈真为你高兴。看来你坚持的这条路,是对的。”母亲紧紧握着郭静的手说道。 郭静笑着抱住母亲:“妈,这也多亏了您的支持。如果没有您,我不可能走到今天。” 在准备个人陶艺展的过程中,郭静与母亲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母亲开始主动帮郭静准备一些细节工作,她看着郭静的作品,眼中不再是疑惑和担忧,而是满满的骄傲和欣赏。 “小静,你看这陶罐上的纹路,就像咱们家门前小溪里的水波纹,真好看。”母亲指着一个陶罐说道。 郭静笑着说:“妈,这就是我按照小时候咱们家门前小溪的样子创作的。我想把那些美好的回忆都融入到陶艺里。” 母亲轻轻抚摸着陶罐,感慨地说:“原来这陶艺还能有这么多的讲究和故事。妈以前真是小看它了。” 郭静看着母亲,心中充满了温暖。她知道,自己与母亲之间关于陶艺的隔阂,正在慢慢消除。而这场个人陶艺展,不仅是她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她与母亲和解与理解的见证。 在陶艺展的筹备过程中,郭静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她精心挑选参展作品,从作品的摆放位置到灯光的设计,都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和调整。她希望能通过这次展览,将自己对陶艺的热爱和理解,完整地呈现给每一位观众。 母亲也在一旁默默地支持着她,虽然她不太懂艺术展览的策划,但她会帮忙打扫展厅,整理一些琐碎的物品。她看着郭静忙碌的身影,心中既欣慰又感慨。 终于,展览的日子来临了。展厅里,郭静的陶艺作品在柔和的灯光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观众们纷纷驻足欣赏,对她的作品赞不绝口。 “这些作品真是太有创意了,将陶土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一位观众说道。 “没错,而且能感受到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另一位观众附和道。 郭静站在展厅的一角,看着观众们的反应,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母亲站在她身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小静,你看,你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母亲激动地说。 郭静握住母亲的手:“妈,这一切都离不开您。是您让我明白了陶艺的根基,也是您的支持让我能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展厅里,郭静和母亲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与温暖。她们之间关于陶艺的观念差异,在岁月的洗礼和郭静的坚持努力下,逐渐转化为一种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力量。而郭静的陶艺之路,也在母亲的陪伴与理解下,越走越宽广,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在这之后,郭静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她深知,陶艺的世界广阔无垠,还有许多未知等待她去探索。她开始尝试将现代科技与传统陶艺相结合,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陶艺模具,探索陶艺在不同空间和环境中的展示方式。 同时,郭静也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她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开设了陶艺课程,不仅教授陶艺的制作技巧,还分享自己对陶艺的理解和感悟。她希望能培养更多热爱陶艺的人,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母亲看着郭静在陶艺领域不断进取,心中满是骄傲。她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陶艺的看法,逐渐认识到陶艺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手艺,更是一门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她开始参与到郭静的陶艺课程中,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为学生们讲解实用陶艺的制作要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郭静和母亲一起站在工作室的窗前,看着学生们在院子里开心地制作陶土作品。郭静转过头,看着母亲,眼中闪烁着光芒:“妈,您看,陶艺就像一颗种子,在不同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不同的花朵。” 母亲微笑着点头:“是啊,小静。看到这些孩子对陶艺的热爱,我也感受到了这门艺术的魅力。咱们一定要把它好好传承下去。” 郭静轻轻抱住母亲:“嗯,一定会的。有您在我身边,我更有动力了。” 此时,工作室里弥漫着陶土的香气,阳光洒在每一个角落,仿佛为这个充满梦想与爱的地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郭静和母亲的陶艺之旅,还在继续,她们将带着对陶艺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这条充满诗意与挑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属于她们的精彩篇章。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独家蜜宠:总裁大人轻点撩

独家蜜宠:总裁大人轻点撩

棵没了木
他是赫赫有名的合威财团继承人——陆言浩。自从遇上她,他的人生似乎出现了新的转机。“陆,你娶我。”“陆,不要离开我。”“小女人,这辈子我就赖着你,哪也不去。”“陆,暖床。”“不暖床,只暖你。”一场阴谋,让他更加珍惜身边这个小女人。集万般宠爱于她,从冷漠到宠溺,从初识,到相遇,再到缠绵入骨。真相大白之日,便是他东山再起之时,商海动态,波谲云诡。
都市 连载 34万字
宠妾灭妻?重生后渣夫跪求复合

宠妾灭妻?重生后渣夫跪求复合

兰兰系余
前世,凤云倾为了莫名的愧疚为安国公府卖命,临死才知道夫君未死,还和他的白月光双宿双飞,生儿育女。更可笑的是,她辛苦养大的养子是他们的亲儿子,而她的亲儿子一出生被白月光残害,让他惨死在破庙。他们一家对她百般折磨,最后死在他们的手中。重生归来,她马甲一扔,找回亲儿子,养废渣男贱女的儿子……不想这一世很多都变了。有一天渣男洗脱罪名得胜归来,跪在她的面前。“媳妇儿,为夫也是受害人!”“媳妇儿,来,这里,刺
都市 连载 56万字
重生:我回到了丧尸爆发的当天

重生:我回到了丧尸爆发的当天

陈非橙
【末世+丧尸+系统+圣母+第一人称+搞笑】高一学生方慕整天沉迷于丧尸小说,号称读完1000本丧尸小说的丧尸专家,但在丧尸爆发后只活了三天。重生后,拥有了一个强大的“鸿钧”系统,方幕一步步完成系统任务,自身不断变强,拥有了一个能在未世求生的团队,但慢慢意识到拥有系统并非偶然,也渐渐揭开了“鸿钧”系统背后可怕的阴谋。
都市 连载 42万字
又是百年

又是百年

云或烟
春秋草草,尘世寥寥,在世事纷扰中试图清醒,于种种纠缠中挣扎前行。尚如朴身为一个半百老人,却经历了百年人生。临末之际,忆往昔,求明理,只为,了所历之情,知为人常命。
都市 完结 71万字
胎穿年代,成香江第一名媛

胎穿年代,成香江第一名媛

皇家小果果
女大学生魏萤再醒来时发现自己重回婴儿身。被重男轻女父母抛弃?没关系,她有金手指,亲自严选养父母。八岁养父母意外离世,群狼环伺虎视眈眈?没关系,她有金手指,开锦囊获船票,从此定居香江。初至香江遇大佬,结干亲,自此横行香江,黑白两道无人敢欺。珠宝、房产、股份拿到手软!日日签到获成长点,兑APP产业成真。尚未成年已是名满香江的巨富大小姐,名下产业艳羡世人。亚洲第一名媛名副其实,各大豪门阔少争相拥簇,或求
都市 完结 74万字
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

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

栀子花开十里香
一辈子碌碌无为,子女疏远,带着悔恨离世的林素娥没想到,自己居然回到了44年前……这一年,大儿子才被人顶替大学名额2年,没有因为挖煤而落得终生残疾;大女儿没有被家暴致死;小儿子脑子里的肿瘤也还来得及治疗。重来一世,林素娥还绑定了一个媒婆返利系统,她发誓,一定要带领全家人走上康庄大道。
都市 连载 1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