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笑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主意!” 朱元璋满意点头。 仅父子三人在场,朱松亲自用赠予朱元璋的新陶瓷器泡茶。 “你所言金融改革,具体如何金融又为何物” 朱元璋接过朱松递来的大红袍,轻尝一口,面露惬意,好奇地问道。 “父皇,‘金融’乃市场经济调控资本,使之盈利之道。 换言之,掌控金融,即掌控市场资金流向。 您欲使资金流向何方,它便流向何方!” 朱松递茶给朱标,缓缓解释金融概念。 虽言语简洁,但金融深奥,朱松仅以浅显方式概述。 当下之重,是让朱元璋理解金融概念,认识到其重要性。 在金融领域,即便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亦是初学者。 否则,大明宝钞何以在短短数十年间贬值数次,引发通货膨胀 当下大明宝钞,其价值已大不如前,与金银相较,贬值甚巨。 初时,大明宝钞与银两比值尚为一比一,即一两银之宝钞,等同于一两银之购买力。 然经数次贬值,今朝大明宝钞之购买力,仅存其原值之七成左右。 换言之,宝钞十两,仅可购得现银七两之物。 譬如购米,若以现银十两,自是易得;但若以宝钞,则需十三四两,方得售予。 “金融,乃经济活动之总称。 以大明为例,大明即为一市场经济主体。” “欲使此主体之资金依我等意愿流动并受控,须借金融之力。” 朱松恐朱元璋与朱标不解,复又补充。 “汝之意,乃借金融之力,可控大明之财富” 朱元璋闻言,面露惊愕。 对此,他实为门外汉,闻朱松之言,更觉难以置信。 “此解亦无不可。 但即便是国,亦难控全部资本。 控其一部,引导市场金融方向,即可保经济不崩,此即宏观调控。” “资本虽众,然欲盈利,须循基本规则。 大明,即为大明市场之规则制定者。” “朝廷定金融之规,资本于规内成长。 掌权者需善用此规,或改或立新规,以控市场经济。” “其中,货币发行,尤为关键。” 朱松神色肃然,解释如上。 朱元璋与朱标聚精会神地聆听,唯恐遗漏丝毫重要信息,对朱松所述的金融理念有了初步认识。 尽管他们以往未曾触及金融领域,但作为大明的主宰者,曾发行大明宝钞,理解起来较他人更为顺畅。 “依你所言,即由朝廷制定金融规矩,让资本在此框架内运作,且朝廷能掌控这些资本,对吗” “你提及的资本,是否等同于那些富商大贾”朱标迅速反应,道出自己的理解。 “大哥所言部分正确,却也不尽然。” “资本涵盖人类创造精神与物资资源之总和,非仅限于富商大贾。” “各行各业均可能孕育资本,关键在于其经济体量。” “资本含金钱,却非仅金钱,它渗透于生活各处。” “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皆可成为资本构成。” “若能掌控这些行业,便等同于拥有资本,进而获利。”朱松进一步阐释。 “如此说来,大明朝中,朝廷岂不就是最大资本”朱元璋迅速领悟朱松之意。 “确是如此。 目前大明资本多集中于朝廷,但弊端在于缺乏活力与市场竞争。” “市场繁荣需众多活跃资本推动,促使经济,即货币大量流通。” “儿臣举一简单例,父皇与大哥便明了。” “大明贫富差距悬殊,穷人无钱,富人富有,如权贵、富商大贾之钱财,多紧握于己手。” “为了让大明经济活跃,国库丰盈,朝廷需促使富人们将手中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 “此过程中,新财富将大量涌现,税收亦将激增,大明国库便能借市场经济之税收,持续累积财富,朝廷亦随之富饶。” 朱松笑言。 “我懂了,你是将西北视为经济核心,制定金融规则,吸引富商巨贾在此投资消费,这正是西北繁荣之基!” 朱标迅速领悟,其速度超越朱元璋,且已将理念拓展至整个西北。 “大哥睿智!正是如此!” “但这仅是初步操作!” “资本要真正发展,还需关键一步——发行货币!” 朱松赞许地向朱标竖起大拇指。 “为何即便不用大明宝钞,金银不也能直接交易吗” 朱元璋疑惑。 “父皇可曾想过,大明宝钞初行时无误,为何后来愈发贬值” 朱松严肃反问。 朱元璋默然。 这问题直击要害,略显尴尬。 大明宝钞之事,令朱元璋颇为苦恼。 宝钞初行,举国支持,朝廷更限金银流通,规定市场唯用宝钞与铜板交易。 而今,宝钞无人问津,多成朝廷赏赐之物,即便如此,亦遭嫌弃,因其已贬值。 民间悄然违背朝廷禁令,重启金银交易,朱元璋对此只能默许,实属无奈之举。 大明宝钞信誉缺失,又能奈何 他总不能将所有使用金银的民众与商贩悉数擒拿吧 就连朱元璋自己也对大明宝钞缺乏信心,偏爱真金白银,又如何狠得下心 “你既如此发问,心中必有答案!”朱元璋略显尴尬,红着脸,略带苦闷地说道。 “根源在于信誉!” “大明宝钞在民众心中信誉已失!” “宝钞无法顺畅流通,购买力下滑,信誉自然崩塌!”朱松一语中的。 “信誉问题” 朱元璋与朱标不禁对视。 “货币信誉,关乎两方面!” “一是朝廷发行的大明宝钞,实为信誉货币!” “一张纸,何以替代金银此乃信任基石!” “需让民众确信朝廷有足够实力发行宝钞,不致其成废纸!” “更直白些,宝钞须随时可兑金银!朝廷能做到吗” 朱松的解说浅显明白,令朱元璋与朱标豁然开朗。 二人皆已明了大明宝钞贬值严重的根源。 “实则金银储备匮乏,仅百万金银,却发行两百万宝钞,民众兑换时,何以支付” “货币非越多越好!” “发行之时,必有回收之策!” “譬如,今年发行千万宝钞,则需回收相近数额的旧钞!” “若朝廷财力增强,金银储备增多,回收数额可降低,如发行千万,仅回收八百万,多出之两百万,乃经济繁荣之兆!” “无休止地增印宝钞,只会令市场上宝钞泛滥,价值日益贬低!” 朱松的解释,令朱元璋与朱标豁然开朗。 “症结在此!我们只想着印宝钞,却忽略了回收旧钞!” 朱元璋频频点头。 “再者,也是核心所在,要让货币稳固,必须与硬通货挂钩!” “儿臣再作比方,”朱松续道,“汉中府的盐、瓷、茶、丝皆为硬通货。 若儿臣规定,购此四物,唯用儿臣所发货币,如何” “那诸多富商,岂不为做生意而竞相兑换此货币” “只要确保货币购买力恒定,譬如今年十元货币购一斗盐,十年后亦然,信誉自会树立!” “众人皆知,此货币最为可靠!” “尤为关键的是,外国欲与大明交易,必以真金白银兑换我大明货币!”朱松抛出重磅,“他们欲购大明商品,必先以金银兑我大明币!” “我大明付其货币,金银却入我囊中!” 朱元璋与朱标眼前一亮。 “正是,此乃变相吸引他国金银流入大明!” “大明金银储备愈丰,货币发行量愈增。” “更多国家将依赖大明货币交易,大明货币终将取代金银,成为最强硬通货!” “直白而言,大明货币不惧兑换。 你欲兑多少金银,我大明皆有。 但购我大明商品,必用大明货币!” “如此,非但大明国内经济由朝廷掌控,他国经济亦受大明影响!” 那时节,大明仅凭经济手段封锁打压一国,便能轻易摧毁其经济,无需兵马征伐,即可令一国覆灭! 朱松滔滔不绝,朱元璋与朱标眼神愈发炽热。 父子俩闻此,呼吸都不禁加速。 单凭经济之力颠覆国家,何其骇人! “好!” “朕支持你金融革新!” “新币发行之事,由你全权负责!你如何行事,朕让张紞全力协助,户部上下皆听你的调遣!” 朱元璋拍案即决! “接下来,是否该商讨新币细节了” 朱松未曾料到朱元璋如此雷厉风行,既感意外又满心欢喜。 “听闻标儿言,你打算在新币上印朕之肖像” 朱元璋兴趣盎然。 先前朱标提及此事,朱元璋尚未深感其要。 而今,依老九之策,大明货币或将改写世界格局,非仅限于大明一国!届时,他朱元璋之貌,将随新币传遍四海,令无数世人目睹。 怎能不令他心潮澎湃 “正是!儿臣欲发行之新币,与大明宝钞截然不同!” “且以金本位为本,吸纳各国黄金白银至大明!” 朱松自信满满地点头。 新币最大面额,必铸洪武皇帝肖像! 现今,朱松同样能采取此策略,但鉴于当前环境,绑定石油显然不可行。 当代潮流,乃是选取影响力最大的商品进行绑定。 回溯封建时期,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民生必需品——衣食住行所需。 尤其是食盐、茶叶与粮食,即入口之物。 其次,则为丝绸布匹与瓷器。 汉中府吸引越来越多异国商人,甚至中亚、西亚商队亦不远万里至此采购,足见这些商品之国际影响力。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半童话

半童话

人影断幽坊
因为小时候很爱看格林童话,所以在闲暇时间写了一些童话故事~
军史 连载 11万字
篡宋:从石壕尉开始

篡宋:从石壕尉开始

神啊救救我吧
穿越+无系统+慢热+篡宋+权谋+战争大抵是看不惯大宋两位皇帝瞎操作,回穿的李彦仙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反了它娘的!对大金你割地求和,对辽你也是赔款求和,好了,到了西夏,你他妈的也跪地求和。这样的大宋要你有何用!且看我李彦仙穿越回北宋末年打出个朗朗乾坤!无系统无金手指慢热要超级无脑爽的慎重阅读
军史 连载 57万字
开门迎客

开门迎客

蜃公子
为什么要选择我?洛晚昔经常蹲在门槛上问老天。穿越你个XX的最讨厌了!不过,有武林世家的小公子和太子殿下为我做跑堂小二,我也应该知足了吧!只是,为什么喜欢我的不是..
军史 连载 98万字
海贼之天空大冒险

海贼之天空大冒险

陈一秋
在伟大航道遭遇强敌来袭,雷神,最强新人空鬼杰尔,以及草帽海贼团一伙人全体穿越到神秘的天空世界。在神奇的天空世界中,路飞为了找寻回昔日一起冒险的伙伴,再度起航,..
军史 连载 24万字
娘子可愿嫁否

娘子可愿嫁否

香菇爪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她每日一问:娘子,你喜欢我吗?她:不喜欢他:哦,我喜欢娘子!(请勿考究,架空文~~~)
军史 连载 5万字
修真大公约

修真大公约

六年左
第一届修真联合大议会开议了。地球作为修真严重落后地区,获得一席少数民族保障名额,郭长寿意外参选,以【修真不修德,纵成真仙也枉然】的政见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却连..
军史 连载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