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朱元璋面露无奈
坦然笑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哥,北平府的路竟也全是水泥筑成我记得水泥出自西北吧” “莫非你的水泥也是向九哥购得的” 朱权对朱松极为崇拜,封藩后便遣人至汉中府购水泥,并在大宁府铺设。 他认为朱棣能修水泥路,定是也从西北购得。 “哈哈,你猜错了!这些水泥是四哥自制的!” “老九能搞到的,四哥也能!” 朱棣听后,心中暗自得意。 这水泥的制成,多亏姚广孝。 这位和尚确有本事,从别处得来些水泥,一番研究后,竟掌握了其制法。 其实水泥只要有心研究,并不难制,生产亦然。 姚广孝发现朱松所产水泥类似石灰粉或火山灰,调配起来颇为简单。 他费时数月,成功调配出水泥,虽不及汉中品质,但铺路已足够。 这也是朱棣得意的原因。 此时,前方尘土飞扬,数万骑兵迅速进入朱棣与朱权的视线。 汉中军的铁骑整齐列队,朝北平城行进。 接近时,骑兵分列两旁,一辆豪华马车径直驶向朱棣与朱权。 “所有官员将领,随本王迎驾!” “十七弟,准备迎接圣驾!” 朱棣对众人言罢,率先迎上前去。 朱元璋走出马车,众人跪地迎接。 “免礼!” 朱元璋挥手示意。 随后,耿青放下马车踏板,一名骑兵下马,将折叠夹板铺展于地。 朱元璋携朱松、朱棡步下马车。 此次北征,朱松特意加高了马车底盘,并安装弹簧避震,以减少颠簸。 忆起西征时颠簸致朱元璋疲惫不堪,食欲减退,朱松此番自是准备周全。 仅凭辟谷丹并非长久之计,颠簸之苦实难忍受,且非处处皆有西北坦途。 “儿臣参见父皇!” 朱棣、朱权已至朱元璋面前,兄弟二人齐声行礼。 “免礼。” “老四,吾初至北平府,便见你城外水泥路纵横,且有水泥厂。” “此水泥配方,从何而来” 朱元璋摆手,直接询问朱棣心中所虑,疑其派人至汉中府窃取朱松技术。 “儿臣不敢欺瞒,此乃万寿寺主持道衍研究成果。” 朱棣得意地向朱元璋讲述姚广孝研发水泥之事。 朱元璋、朱棡闻言,目光转向朱松。 朱松神色未变,心中却惊于姚广孝之智。 其竟能依样画葫芦,调配出水泥配方,虽略显粗糙,但方向正确。 假以时日,或能媲美汉中水泥。 此老和尚果真人才,不愧为史上着名之黑衣智者。 然此时代尚无专利权之说,水泥既为姚广孝所研,朱松亦无话可说。 此事亦给朱松敲响警钟。 他从未轻视古人智慧,然此番却小觑了姚广孝。 幸好水泥这种基础技术,即便朱棣学会也无足轻重。 钢筋混凝土,北平府总没有吧 说到底,朱棣用的都是他汉王用过的东西! 汉中府、西安府、应天府,现今皆为一流之城! “四哥身边必有能人!” 朱松随即笑了。 水泥罢了,就算姚广孝真研制出来,也不算什么,无关紧要! “不及九弟啊!” 朱棣客气地笑道。 朱元璋亦知这道衍是何方神圣!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逝世,燕王朱棣回京奔丧,与这道衍和尚结识,且此和尚乃朱元璋派往万寿寺,实为赐给朱棣之人! 从国运推算中,朱元璋知晓这黑衣和尚对朱棣的重要性,亦明白其野心勃勃! 若换作以往,朱元璋或许会直接除去姚广孝! 但现在看来,并无此必要! 姚广孝还算个人才,居然能模仿研制出水泥! 若真对姚广孝动手,老四定会焦急! 如今姚广孝对老九已无任何威胁! 仅研究出水泥就让老四如此得意,却不知你还在初级阶段,老九已至高层! 得意什么 你凭何与老九相比 想到此,朱元璋根本没把老四放在心上。 他的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朱权。 “十七,过来让朕瞧瞧!” “一年多未见,你这小子愈发健壮了!” 朱元璋向朱权招手,笑道。 朱棣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 这算怎么回事 他洋洋得意地解释水泥的来历,不就是为了得到父亲的夸赞吗 刚解释完,父亲竟与老十七聊上了,完全不理会自己! 朱棣心头一阵气恼,但在朱元璋面前又不敢发作! “父皇,儿臣甚是想念您!” 朱权急忙上前,情绪略显激动地对朱元璋说: “我也想你,真想我的话,以后直接来汉中找我便是,我常在那里,想我了就来!” “不过这次,你还得随我出征漠北!” 朱元璋大笑回应。 朱棣和朱权听后,面露惊讶。 “父皇,藩王无诏不得离封地,怎能随意去看您”朱棣诧异问道。 “这规矩得改改!北征归来,我便下诏,藩王出行不再受限!”朱元璋豪迈地说。 “这……怎么行”朱棣心中一惊,担忧天下大乱。 “有何不行如今大明已不同往昔!” “北征归来你自会明白!” 朱元璋未多解释,转而与朱权亲切交谈。 朱权受宠于朱元璋,且为在场最年幼的藩王宁王,自然备受关照。 这让朱棣心生不悦,北平本是他的领地,不想风头被朱权抢去。 还好老三朱棡和老九朱松也被冷落一旁,让他不至于太过难堪。 “老四,咱们兄弟真是久违了!”朱棡上前与朱棣打招呼。 “三哥安好!”朱棣笑着给朱棡一个拥抱。 在老爷子面前,兄弟间无论私交如何,多年未见,总要显得情深意重。 朱棡略显尴尬,但朱棣已张开双臂,他不好拒绝,便抱了一下随即分开。 “老九,上次见你还是孩童,如今真是令四哥刮目相看!”朱棣转向朱松,似笑非笑地说。 朱松见朱棣欲展臂相拥,连忙抬手道:“四哥,九弟有洁癖,实在不习惯与男子亲密接触。” 朱棣闻言,身形一顿,眼中掠过一丝羞愤。 “洁癖这岂不是让我难堪”他心中暗想。 朱棡见状,忙打圆场道:“是啊,之前在太原府时,他也不给面子,一个大男人竟有洁癖,真是奇了。”言罢 踏入北平后,朱元璋察觉城内秩序井然,老四将封地治理得颇为出色,远胜于太原府。 “老四,北平已取消宵禁了吗”朱元璋问朱棣。 “正是,儿臣还在城内开了五座大戏院和两条夜市街,每晚都热闹非凡!”朱棣得意地说,不经意间望向朱松的方向。 “大戏院”朱元璋惊讶。 “没错,儿臣特地请了戏班,还有专人撰写剧本。”朱棣连忙解释,“或许不及老九的作品,但供北平百姓消遣足矣。” 这大戏院与朱松的无关,完全是朱棣模仿朱松的模式自创的。 自那次向朱松借钱被拒后,他便决心自立更生,未再求助于朱松。 他坚信,凭自己的能力也能建好北平。 朱元璋听后略感无奈,原来一切都是模仿汉中府的做法。 不过,效果还真不错。 “你兄弟们都想找老九合作,你倒是有自己的主意。”朱元璋赞许道,“北平治理得挺好嘛!” “谢父皇夸奖,儿臣不敢当。 只是为北平百姓尽力而已。”朱棣获得父亲的认可,不禁笑了。 如今北平之繁华,已近乎三年前的应天府。 应天府作为国都,经改革后自然更胜一筹。 北平能追上三年前的应天府,实属难得。 按大明各地商税和生产总值来看,汉中、西安、应天府均属一线。 北平虽不及排名第三的应天府,但也跻身第七。 南方众多城镇的繁华,远超北平府。 论商业税收与生产总值,汉中府独占鳌头,其后依次为西安府、应天府、杭州府、成都府、长沙府,北平府仅列第六之后。 前六强,均与老九有关联。 尤其是成都府与长沙府,因蜀王与湘王携手老九,方有今日之盛况。 北平府模仿汉中模式,跻身第七,已属难得。 在北地,北平府独领,超越众城。 无需汉中府助力,便能挺进前十,足见老四封地实力不凡。 朱松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模仿终有极限。 北平府入前十,非因朱棣治理能力超群,而是他城尚未崛起。 譬如北征归来,朱松助朱棡,太原府超越北平府轻而易举。 广州府、泉州府一旦发力,北平府亦将被远远甩开,难进前十。 南方经济圈初建,理念提出不足一年,北平府尚能得意一时。 但南方城镇相继崛起,朱棣的北平府终将沦为笑柄。 “九弟,北平府与汉中相比如何”朱棣笑问。 朱权、朱棡亦注视朱松。 三位藩王均未亲临汉中,乃至西安,对两地繁华一无所知。 否则,朱棣岂敢有此一问 朱元璋面露无奈。 老四怎敢提出此等自取其辱之问 “四哥玩笑了,汉中府岂能与北平府相提并论”朱松笑答。 朱棣的心思,他心知肚明,无非是想向父亲展示,自己不逊色于人。 但仅凭眼前这点成绩,就想与汉中府比肩,他真是无言以对。 朱松也不屑与他计较。 朱元璋同样洞察了朱棣的念头,沉默不语,但对朱棣的失望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