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飞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晨雾还未散尽,果敢勐古地区的山间梯田已经热闹起来。 露水挂在小麦叶上,在初升的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撒了一地的碎银子。张老实弯着腰,粗糙的手指拨开叶片,检查着今年的长势。 五月的阳光洒在勐古坝子的麦田上,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泛起一片金黄的波浪。朱文弯着腰,粗糙的手指轻轻拨开麦秆,仔细查看着麦粒的饱满程度,黝黑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朱文,这几天在抖音上怎么不见你唱歌啦,你家今年的小麦收成咋样" 一个浑厚的声音从田埂上传来。朱文直起腰,眯着眼睛望去——人民军172团后勤部长张老实正蹲在那儿,嘴里叼着一根草茎,军装袖子卷到肘部,裤腿上还沾着泥点子,活像个老农。 "张部长!"朱文惊喜地喊道,三步并作两步跨过田垄,"比去年强多了!" 他擦了把汗,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眼角挤出几道深深的皱纹。 "你们修的那条水渠真管用,旱季也不怕没水浇地了。去年这时候,田都裂得能塞进拳头,今年麦秆比大拇指还粗!" 张老实嘿嘿一笑,拍了拍朱文的肩膀:"那是,咱们冷团长说了,老百姓吃饱了,当兵的才能打胜仗!" 他顺手掐下一穗麦子,放在掌心搓了搓,吹去麦壳,露出饱满的麦粒,"哟,这麦子长得真不赖。" "我也不是瞎说,"朱文拍着胸脯信誓旦旦,"今年小麦亩产保底1600斤的。您瞅瞅这麦穗——" 他掰下一把递过去,"粒粒饱满,跟小珍珠似的。多亏了你们给的良种,还有那个'浅灌勤浇'的法子。" 张老实眼睛一亮:"1600斤好家伙,比缅军统治时翻了一番还多!"他转头朝田边喊道:"小刘!记下来,朱文家的麦子,亩产1600斤!" 田埂上,戴着眼镜的文书赶紧在本子上记录。不远处,几个士兵正帮着朱家搬运收割工具,有个小战士不小心踩歪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张部长,"朱文突然压低声音,"听说北边又在调兵" 张老实神色一凛,随即又舒展开来:"老朱啊,你就安心收你的麦子。有咱们在,缅军一个兵也别想过勐古河!" 他指了指远处正在巡逻的士兵,"看见没咱们的兵,白天帮老乡干活,晚上照样站岗放哨。" 正说着,朱文的媳妇提着竹篮走来,篮子里装着新烙的麦饼和自家酿的米酒。"张部长,尝尝新麦子烙的饼!"她热情地招呼道。 张老实也不客气,接过饼咬了一大口,顿时满嘴麦香:"香!真香!老朱啊,等打完这一仗,我可得好好跟你学学种地的门道。" 夕阳西下,麦田里传来欢快的笑声。田垄上,军民并肩而坐,分享着简单的食物。 远处,炊烟袅袅升起,与晚霞融为一色。在这片曾经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上,金黄的麦浪正孕育着新的希望。 田埂另一头,几个背着枪的年轻士兵正扛着铁锹走过来,领头的喊道:"张部长,东边那段水沟清完了,要不要去看看" "去!怎么不去"张老实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朱文,你家小子去新学校报到了没" "去了去了!"朱文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以前得翻两座山去镇上读书,现在村里就有学堂,还免学费,娃娃们高兴得很!" 张老实点点头,转身跟着士兵们走了。朱文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踏实了不少。这些当兵的和以前那些缅军不一样——他们真的会帮老百姓干活。 果敢的雨季总是来得突然。上午还晴空万里,下午就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 村口的土路很快变成了一片泥潭,几个孩子背着书包,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突然,一辆军用卡车"嘎吱"一声停在他们旁边,车门一开,张老实的大嗓门就传了出来: "上来上来!这破天气,别把娃娃们淋病了!" 孩子们欢呼着爬上车厢,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怯生生地问:"叔叔,你们不抓壮丁吗" 张老实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抓壮丁咱们人民军缺的是厨子,不缺娃娃兵!" 卡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泥泞的路上,张老实一边开车一边哼着小调。后车厢里,几个士兵正忙着给孩子们分糖果——这是上次缴获的缅军补给品。 "张部长,"一个年轻士兵凑过来,"医疗站那边说缺消炎药,咱们是不是......" "知道了,"张老实叹了口气,"明天我去找彭司令批条子。这帮缅军,打仗不行,倒挺会糟蹋药品。" 卡车驶过新修的学校,红砖墙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果敢人民军子弟小学"几个大字。虽然简陋,但比起以前孩子们只能在树下上课,已经好太多了。 每逢农历初五,果敢的集市总是格外热闹。 人民军的税务官吴有钱坐在一张破木桌后面,面前摆着账本和算盘。他的"办公室"就是一棵大榕树下的阴凉地,头顶还挂着块手写的牌子:"自愿纳税,共建家园"。 "老刘,你这头猪打算卖多少钱啊"吴有钱笑眯眯地问一个赶着猪的农户。 "三百块!"老刘擦了擦汗,"今年饲料贵啊。" "成,"吴有钱拨弄着算盘,"按规矩,抽你十五块税钱,没问题吧" 老刘点点头,爽快地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应该的!上次我婆娘生病,还是医疗站的军医给看的,没收钱哩!" 旁边卖山货的阿婆插嘴道:"就是!以前缅军收税,不给就往死里打。现在这些当兵的好,还帮我们修路......"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骚动。只见几个士兵押着个鼻青脸肿的汉子走过来。 "怎么回事"吴有钱站起身。 "抓了个小偷,"领头的士兵报告,"这混蛋半夜摸进李寡妇家偷粮食,被巡逻的弟兄逮个正着。" 吴有钱叹了口气:"按规矩办吧——先游街,再劳动改造。" 那小偷哭丧着脸:"长官,我饿啊......" "饿就去干活!"吴有钱瞪眼,"人民军开垦了那么多荒地,缺的就是劳力。包吃包住,干满三个月放你走!" 集市上的人们哄笑起来,有人喊道:"吴有钱,你现在像个县太爷!" 吴有钱摸了摸光秃秃的头顶,也笑了:"我哪是县太爷我就是个给冷艳锯打算盘的!" 夜幕降临,人民军的临时营地里篝火点点。 火堆噼啪作响,火星子时不时窜起来,在夜色里划出几道转瞬即逝的金线。 张老实盘腿坐在弹药箱上,借着火光研究地图,皱巴巴的纸面上满是油渍和汗渍,边缘还沾着半个泥脚印——下午新兵王小虎情急之下拿来垫脚躲炮弹的"罪证"。 几个连长围坐一圈,二连长正用刺刀削着木棍,木屑簌簌落在火堆里,飘起带着松香味的烟。 三连长则抱着枪打盹,脑袋一点一点的,钢盔檐在火光映照下像个月牙。 通讯兵小杨几乎是滚着冲进人群的,迷彩服上全是泥水,活像只落汤鸡。"报、报告!" 他喘得像是刚跑完武装越野,"彭司令急电!缅军两个机械化营正在向腊戍运动,还拖着重炮!" 刺刀当啷一声掉在石头上。打盹的三连长猛地惊醒,钢盔歪到一边:"啥开饭了" "开个屁饭!"一连长腾地站起来,作战水壶被踢翻,剩下的半壶水全浇在了火堆上,滋啦一声腾起白雾,"狗日的又要搞事情!" 张老实却出奇地平静。他慢条斯理地从兜里摸出烟纸,就着将熄未熄的火星点了烟,深吸一口。 烟雾在他沟壑纵横的老脸前缭绕,火光映着他缺了半截的眉毛——那是三年前107火箭弹留给他的"勋章"。 "慌啥子"他弹了弹烟灰,"咱们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民主解放军了。" 他掰着手指头数:"一有根据地,二有老百姓送粮,三有..."突然卡壳,转头问参谋:"咱们现在有几个迫击炮连来着"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星河知我意

星河知我意

萧萧夜郎
【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甜宠无虐,欢迎入坑!】唐家小千金唐依依立志要将男神薛大总裁拐到手,闺蜜牵红线,爹妈神助攻,连男神的美女秘书都积极站队!阔以!助攻阵容很强势!奈何,偷窥男神洗澡不成反被压,男神邪魅咬唇诱惑之:“你为什么在这里?”唐小妞的鼻血冒啊冒……男神: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男神主动送上门,唐小妞居然不领情:“你……你你……你暂时不要说话!”男神吐气如兰:“为什么?”唐小妞:“因为我流
都市 连载 67万字
寡妇也需要男人

寡妇也需要男人

是小小的小呀
意外穿越,竟成了在逃荒路上艰难前行的寡妇,身旁还跟着年幼无助的小姑子。一路上,她们饱经风霜,受尽他人欺凌。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幸运的是,她拥有神秘的空间,这或许将成为她们改变命运、摆脱困境的关键。在这充满未知与挑战的世界里,她能否凭借空间的力量,保护小姑子,为自己和小姑子创造一个安稳的未来?
都市 连载 117万字
冷王丑妻之再生王妃

冷王丑妻之再生王妃

曼莎11
她是他万众妻妾里,连侧妃都算不上的夫人。她以为,他的爱能天长地久。谁知道,转眼间,一切都犹如过江之卿,过眼云烟。她一直以为,他会相信她的,哪知他的一声令下,她葬身于火海,尸骨无存,只留下他送给她的贴身玉佩。他以为,只要她还在,一切都无所谓。哪怕她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他的种,只要她一直在他身边,他就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哪知,一场火后,她尸骨无存,只留下了他送给她的那块暖玉。五年后,大难不死的她,毁了一边脸
都市 连载 55万字
被天道针对后,小师妹她杀疯了

被天道针对后,小师妹她杀疯了

土豆饼儿
主剧情主女主,感情线不会多池若泠重生了。前世她一身天赋,却被陷害成废柴,还被当众逐出师门不得入正统修行,最后还被污蔑成人人得而诛之的魔修。她不服,她反抗!终于突破合体境时却发现对手是天命之女,得天道庇护,未伤她分毫就被天道雷劫劈得身死道消。一朝重生,逐她出师门?她当众测灵根!展露天赋引万宗哄抢!天命之女不可杀?!她便夺她气运争她机缘,让她彻底沦为天道弃子!天道破防派人追杀?她翘着二郎腿无所畏惧,全
都市 连载 28万字
亲你,吻你,我还要拿捏你

亲你,吻你,我还要拿捏你

柳絮飞霜
她是乔家大小姐,也是韩家的养女,外人眼中做事干练的乔副总,内心只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小女孩。他是傅氏集团总裁傅湛南,帅气多金,清冷孤傲,是京城所有女子的爱慕对象,奈何他心里只有一人,刚回国不久,却遭暗算和自己暗恋已久的心上人擦了枪走了火。两人高中相识,是同学更是同桌,再次相遇却莫名其妙的躺在了一起,本来吃亏的是乔笙,可傅大boss却问乔笙要补偿,乔笙听到这话脑袋都是蒙圈的。最后稀里糊涂的就嫁给了傅湛南
都市 连载 62万字
山涧影竹的新书

山涧影竹的新书

山涧影竹
新作品出书籍简介:故事发生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高中毕业的杨坤龙,回到了父母所在的农场,当上了名回场知青。短短壹年时间,就得到场组织及广大贫下中农的好评,他经历了低谷后重振精神,另辟蹊径,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考取了省农业厅颁发的农民技术员证书,被县农业局聘任为驻农场农技员;改变了命运。随着改革开放,杨坤龙发挥己长,抓住机遇,圆了发家致富梦。
都市 完结 10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