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斋主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游清河 绿柳戏清波,红桃映碧坡。 柔风鸣济水,一路尽欢歌。 《游清河》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河边的美景,诗中通过绿柳、红桃、柔风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绿柳轻拂清波,红桃映衬碧坡,柔风轻拂济水,仿佛一路都伴随着欢歌。这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愉悦心情。 游清河 绿柳戏清波,红桃立碧坡。 柔风鸣济水,一路尽欢歌。 《游清河》这首诗以春日清河为背景,通过绿柳、红桃、柔风等自然元素,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绿柳轻拂清波,红桃点缀碧坡,柔风轻拂济水,仿佛一路都伴随着欢歌。诗中“戏”“立”“鸣”等动词运用巧妙,赋予景物以动态美,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愉悦心情。 《游清河》一诗以春日河畔之景为题材,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出清新明快的意境,同时在韵律安排上亦体现出古典绝句的工整与灵动。以下从意境和韵律两个层面进行详细赏析: --- ### 一、意境赏析 1. 色彩对比与画面层次 "绿柳戏清波,红桃立碧坡"两句,以"绿柳—清波红桃—碧坡"形成鲜明的色彩对照。绿色与碧色为冷色调,红色为暖色,冷暖交织,既显春日的鲜活,又通过"戏立"二字赋予植物拟人化的灵动感。柳枝轻拂水面,桃花静立山坡,一动一静间构成远近相映的空间层次。 2. 听觉与触觉的通感 "柔风鸣济水"一句别具匠心。"柔风"本无形,却因"鸣"字化为有声——或指微风掠过水面的涟漪声,或暗喻风中隐约的鸟鸣、桨声等自然声响。此处将触觉(柔)与听觉(鸣)交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风与水流的和谐共鸣。 3. 情感升华与余韵 "一路尽欢歌"既是实写游春途中人们的欢声笑语,亦可虚解为自然本身的欢愉——流水潺潺如歌,风过桃柳似笑。结句以"尽"字收束全篇,却留下开阔的想象空间,暗含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礼赞与忘情山水的畅然。 --- ### 二、韵律分析 1. 平仄与格律 此诗为五言绝句,平仄符合近体诗规范。以首句"绿柳戏清波"(仄仄仄平平)为例,其平仄关系为: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四句押平声"坡歌"("波"在平水韵中属"五歌"部,与"坡歌"同韵),音韵流畅,朗朗上口。 2. 用字与节奏 - 动词锤炼:"戏立鸣"三字精准传神。"戏"写柳枝拂水的轻盈,"立"显桃花绽放的挺拔,"鸣"则赋予风以声音的质感。 - 双声叠韵:"清波碧坡"中"清碧"为形容词点睛,"波坡"同声母(b/p),形成轻微的音节呼应,增强语感。 - 结句"一路尽欢歌"以去声"尽"字提振,后接平声"欢歌",声调先抑后扬,恰似情绪的高潮收尾。 3. 意象的韵律感 四句诗分别对应"柳—桃—风—人"的意象转换,由物及人,由景入情。前两句工对(绿柳/红桃,清波/碧坡),后两句散行,形成对仗与流动的结合,犹如春日的节奏——既有工笔细描的精致,又有行云流水的畅达。 --- ### 三、艺术特色总结 此诗继承了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清丽传统,以简练笔法勾勒春景。其妙处在于: 1. 以小见大:仅选取柳、桃、风、水四个典型意象,便渲染出完整的春日氛围; 2. 动静相生:植物之静与风、水、人之动交织,画面鲜活; 3. 声情并茂:平仄协调的韵律与明快的情感互为表里,达成"诗中有歌"的艺术效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为镜,映照出诗人对生命欢愉的感知,堪称一首形神兼备的咏春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