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买卖开始
七初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梨一行人干到了晚上八点多才结束。 苏家大哥带来的人趁着夜色回去,城里实在住不下这么多人,他们也舍不得住招待所,好不容易趁着年底赚了点钱,没一个人舍得花的。 苏梨也不会瞎大方的说住在这里的话,她给了工钱,管了饭,就可以了。 八点半,看大棚的安保开始赶人了。 所有人都得走,不能留下,要不然丢了啥说不清。 苏梨带着程家的一家老小也准备走了。 “走啊都等啥呢” 苏梨背着包走在前,后面的都不动。 李美兰担心的问:“妈,咱们东西都在这呢,不能丢了吧” “对啊,货可都在这里了,晚上咱人也不在这,我这心里不踏实。” 张明月也担忧着,于小慧和苗小草虽然没说,但脸上写了同样的心思。 “没事儿,大棚锁门,还有守夜打更的,没事的。” 苏梨继续道:“别人家的不也都在这呢吗,这大棚是上面花心思弄的,还没开张就丢货,这不赤裸裸打上面的脸吗,谁脑子缺根弦儿才敢来这找死呢。” “走吧,就算你们想看着也不让你们留下,家里放不下,再说就算你有地方放货,那你还能天天来摆一遍啊” 几家人想了想,妈说的对。 几个人一步一回头的跟着苏梨出去了,心里就是有点惦记。 几乎全部身家都在这里了。 大棚里的人都出来了,两个小年轻人一南一北进去,每家的店铺都看了看,确保不会有人藏在里面。 检查之后,关门,落锁。 脑袋那么大的门栓,碗口那么大的锁头锁上后,关门的人喊了一声:“早上六点开门。” 大棚外的人不少,都是准备在这里做买卖的。 每个人想着的都是明天开门就来。 苏梨一行人回了家,各回各家,明天还得干活。 苏梨家的大门外面没锁,但里面插上了。 她敲门,大丫喊了一声:“谁啊” “大丫。” “奶奶!” 大丫开门,苏梨进去。 屋子里,炕烧完了,炉子红彤彤的,锅里有热水,暖壶里的水是满的。 “奶,先洗脸。” “好,你自己过来的” 大丫拿着毛巾站在一旁,递给苏梨道:“我妈说你们今天可能干的晚点,我家里炕烧完了,让二丫看着三丫,我就过来给奶奶烧炕了。” “我们大丫咋这么好呢。” 苏梨夸赞,大丫嘻嘻一笑,她喜欢奶奶夸她。 没一会,程俊东过来接大丫了,苏梨送他们出门后,锁了门。 回屋后,泡泡脚,一身的疲惫倒是去了几分。 “我折腾个什么劲儿呢。” “算了,折腾到六十我就退休,到时候啥也不干,天天躺平。” 苏梨自言自语的把脚拿出来,擦干。 收拾妥当后,钻进被窝里,暖烘烘的被窝包裹着她,没一会就传来了微微的鼾声。 第二天,一家子早早的都起来了。 整整齐齐的六点就到了大棚外面。 李美兰和程俊南今天没有去摆摊卖包子,他们已经准备专心干大棚里的摊子,要是干的好了,没准以后还能开个小饭店啥的呢。 当然现在就是想想。 因为临近过年,所以李美兰和程俊南选择了卖炸货。 各种面食的炸货。 江米条,炉果子,大麻花,猫耳朵,油炸糕…… 因为他们家买了两个摊位,又是靠门,直角,一横一折的两面。 四张定制的大桌子,被李美兰擦的锃亮。 横着对街道摆了一张,桌子旁边还有两口大铁锅,起锅烧油,一会就开炸了。 折面的三张桌子连在一起,摆了好几个大扁平箩筐,为了看起来干净,李美兰每个箩筐里都放了白色的布。 锅一热,准备好的面盆就开始了,先做麻花和油炸糕,趁着早饭卖一波儿。 李美兰兼顾两头,一面照顾面案,一边收钱卖货。 为了干净,钱匣子里有一个夹子,李美兰就用夹子收钱,找钱。 两口大黑锅开炸,程俊南掌勺。 他为了不戴帽子,直接把脑袋上几根不多的头发都剃了,一根没有,卤蛋一个。 穿上白色的围裙,嘴上带着白色的口罩,一手笊篱,一手大长筷子。 大冬天的,愣是炸了一头汗。。 这边的香味飘过,大棚里摆摊的先受不住了。 没一会,大棚里就有好几家卖货的先吃上了油炸糕和大麻花。 靠中间位置卖衣服的张明月也买了两个油炸糕,不饿,主要是想吃。 她快速吃完,带来的暖壶中倒点水,洗洗手,把衣服都挂好,又整理了一遍。 张明月对面就是苗小草的摊位,苗小草卖袜子。 一摊子的货摆的整整齐齐。 再往里一点,于小慧也拿着抹布在擦柜台,不断的摆放着放各种花椒大料的筐,就为了看着好看一点。 最后这边的把头就是苏梨了。 最显眼的位置,最大的摊子。 全是对联,已经开张了。 苏梨是雇了人的,她自己肯定顾不来这么大的摊子,所以她雇了四个人。 摊子两边各一个,中间一个,她站在外面推销。 而且她带回来的对联也不全在这里,一个镇上的集市她吃不下这么多的货,想多赚钱就要学会放手,所以她把一部分货给了苏家几个哥哥。 让他们带着对联去每个村的集市卖,卖出了钱,去除本金,他们对半分。 上午九点多,大棚里陆陆续续的就进来人了。 一天的买卖也就此开始了。 “好大啊!” “什么味道好香啊” “这个春联好可爱,上面有只小兔子。” “里面有卖衣服的,咱去看看。” 不少人抱着新奇的态度进来,想着不花钱就看看的,最后多少还是花了一点点。 这里买东西不要票,货都是好的,有点闲钱的都花了。 没多久,来的人越来越多,买卖越来越好。 张明月一个人都快忙疯了,本来还以为要废一番唇舌卖呢,结果现在都抢上了。 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货不够啊! 对面的苗小草一开始还有点社恐,结果卖着卖着就社牛了。 对着想偷摸顺袜子的大娘,口吐芬芳的就骂了一顿,给战斗力嗷嗷强的老大娘都骂走了。 赚钱果然治社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