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带着孩子上大学
用户南瓜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建国卖衣服的第三天,一天拿两次货,一次拿四千块钱的货。 有钱了,童欣颜和陆江辰去邮电局窗口提交了申请,她家有作坊申请审批能快点。 大姐他们请的人到了,四个是刘婶找的,三个是她亲戚家孩子,一个是生产队一个老姐妹的孙女,这四个人帮大姐和童欣雨卖衣服。 五妞和四妞找了四个许姓的兄弟姐妹,他们摆四个摊位,这八个人包吃包住,一个月三十五块工资。 租的房子找好了,把人领到出租屋,吃完饭,收拾好,换上工作服,五妞和大姐培训了半个小时,领去卖衣服。 实践出真理,卖两天货熟悉有经验就好了。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 从综合教室出来,童欣颜和姚红英去了湖边。 “暑假朱秀兰的丈夫来了,她回去了一趟,回来后领着女儿上我那待了会,她离婚了。” 姚红英叹了一声:“她68年下乡插队,一直挺到24岁才在乡下结了婚,生女儿时难产,之后就没怀孕,农村看重男孩,即使她是大学生,没能生个男孩在婆家也是罪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离了也好,朱秀兰辛苦两年,毕业工作就好了。” 听了她的话,姚红英点点头。 “没有过不去的坎,最难熬的日子都过来了,两年转眼即逝。” 童欣颜有外挂,朱秀兰她们没有,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城里女孩,去了陌生的农村,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想起那种在烈日炎炎下挣工分的日子,童欣颜就头皮发麻,太难熬了。 九年,一个女人最美的青春年华,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的挥洒着汗水。 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持读书,高考恢复抓住机会考上了大学,源于心中的信念,这种励志的女性楷模,值得被尊重。 中午,六个同学还是打饭回寝室吃,童欣颜也见到了朱秀兰的女儿。 五岁的小姑娘瘦瘦小小一只,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上衣,土布裤子,小布鞋也洗得发白了,扎着两个羊角辫,模样乖巧。 朱秀兰介绍后,小丫脆生生的跟童欣颜打了招呼。 “童阿姨好,我以后跟妈妈一起上学,有打扰的地方还望阿姨见谅,我会尽量小心,不会影响到大家的。” 童欣颜忽然鼻子一酸,朱秀兰家里有能托付的人,她也不会带着女儿上学,住到宿舍里,又怕给室友造成影响,才会让女儿小心点,不要影响到其他人。 童欣颜从斜挎包里掏出八颗大白兔奶糖递给小丫。 “阿姨给你的见面礼,不会打扰,你安心跟妈妈住在这里。” 小丫没敢接糖,看着妈妈,朱秀兰微笑着说:“拿吧,跟童阿姨说谢谢。” “谢谢童阿姨,我拿一颗就行了。” 小丫小心翼翼的从童欣颜的手里拿了一颗糖,童欣颜把剩下的糖装进小丫的上衣口袋。 “都给你的,这是见面礼。” 小丫有些无措的看着妈妈,朱秀兰轻轻的摸了下女儿的脑袋:“谢谢阿姨。” “谢谢童阿姨。” 童欣颜笑着说:“不客气。” “小丫,下周阿姨也给你带见面礼。”王燕也是今天才知道朱秀兰的女儿来了。 “王阿姨,不用见面礼,我什么都有。” “阿姨知道小丫什么都有,阿姨补的是见面礼。” “小丫,吃饭了。”李佳琳招呼道。 童欣颜把咸菜拿出来:“新做的咸菜,都尝尝。” “我还真馋你家咸菜了,我自己做不出这个味。” 李佳琳放假的时候回家了,也按童欣颜教的方法腌了点咸菜。 “手艺这玩意也是有讲究的,不是知道方法你就能做出这个味,比公式难。” 朱秀兰比平时多打了一个白面馒头,菜打了素菜,白菜炖粉条,白面馒头给小丫吃,她吃二和面馒头。 她们母女俩现在靠助学金维持生活,能省则省。 这样的饭菜对于小丫来说却是顶好的,她在家一年也吃不上几回白面馒头。 小丫脸上一直挂着微笑,把白面馒头掰给妈妈一半。 童欣颜打了二两米饭,一份尖椒肉丝,大家还像以前一样坐在下铺,炕桌上摆着咸菜,捧着饭盒边吃饭边聊天。 “秀兰,我家有衣服,卖一件衣服能挣两块到十来块,休息时,你要拿点衣服卖吗卖好了,一天能挣几十或上百。” 空气静默了几秒,李佳琳哇的一声,放下饭盒,抱着童欣颜的胳膊。 “童欣颜,我可以跟朱秀兰一起从你家拿衣服卖吗” 别说一天几十上百的,挣十块钱,一个月卖四天,赶上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童欣颜一直觉得钱能解决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五的困难,她有这条件,朱秀兰愿意,休息时卖衣服,可以改善母女俩的生活。 “可以,你别把我筷子晃掉了。” 朱秀兰放下饭盒 ,神情动容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硬生生的憋着,没让眼泪流出来,看着童欣颜。 “童欣颜,谢谢你,你家有衣服的话我拿点衣服试试” “有,周末你们去我家拿货。” 王燕和陆云琪也一脸期待的看着童欣颜。 “有兴趣你们俩也一起,你们四个人是个伴。” 姚红英家做买卖的,她知道现在卖衣服挣钱。 “平时把学业完成了,周末你们去卖衣服,干好了,一天能抵一个月的工资了。” 陆云琪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我们没卖过衣服,也不会啊!” “只要你脸皮不是薄到不敢开口说话,就没问题,比你备战高考简单,嘴巴甜点,服务周到点。” “衣服有底价,价格少点高点无所谓,都是挣钱,灵活售卖。” 李佳琳斗志昂然:“不偷不抢,为了挣钱,我不怕,我脸皮厚。” 童欣颜和姚红英给四位同学上了会销售课,摆地摊,没有任何费用,卖一件衣服就是挣钱。 东北 魏三他们六个人,带了一万件衣服,也是火车上带一部分,剩下的办随车行李托运。 老家找了十八个人在省会等着,有男有女,第三梯队上场了。 他们这趟主要任务是搭建市场,把这些人教会,并且在省会站住脚,以后他们往东北发货,利润比在广州批发高很多。 六个人也算衣锦还乡了,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小皮鞋,喇叭裤,花衬衫,运动鞋,牛仔裤,t恤,手表和蛤蟆镜都戴上。 一个个打扮得流光溢彩 ,回老家了,炫耀的时候到了。 老家这些人好一阵羡慕,这才进城两个月,一个个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打扮得跟花蝴蝶一样,娘们唧唧的。 跟他们像两个世界的人,进城真的能改变一个人。 “好好干,一个月后,你们也能过上俺们这样的日子。” 许老五手攀着大舅子的肩膀,吊儿郎当的模样。 “滚蛋,拉一屁股饥荒没还,你先给自己捣刺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