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孔明大婚 刘璋膨胀
言谈橘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初春的长安城,柳絮纷飞如雪。皇宫内外张灯结彩,朱雀大街上铺满了红绸,一直延伸到新建的诸葛府邸。百姓们挤在街道两旁,踮着脚尖张望。 “听说是天子亲自为那诸葛孔明主婚呢!” “可不是,以公卿之礼待一介白身,前所未闻啊!” 街边茶肆里,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热烈讨论着。 未央宫内,刘协正仔细审阅婚礼流程。 他修长的手指在竹简上轻轻滑动,嘴角挂着满意的微笑。侍立一旁的贾诩低声道:“陛下,按礼制,诸葛亮的身份...” “文和啊,”刘协抬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你以为朕是在乎那些虚礼的人吗孔明之才,足以配得上这规格。”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忙碌的宫人,“况且,这也是给荆州那些名士看的。” 贾诩会意地点头:“司马徽、庞德公等人已在驿馆下榻,黄承彦更是昨日就到了。” “好!”刘协抚掌而笑,“对了,薛仁贵可有消息” “刚接到快马传书,薛将军已过潼关,最迟明日午时便可抵达。” 刘协眼中闪过欣喜:“赶得及婚礼就好!传旨,让他不必先来见朕,直接去参加婚宴!” 驿馆内,几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围坐品茗。 司马徽捋着长须,眯眼笑道:“想不到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来长安凑这个热闹。” 庞德公轻哼一声:“孔明这小子,不声不响就把黄老头的闺女拐跑了,如今还惊动了天子。”话虽如此,眼中却满是欣慰。 黄承彦笑而不语,只是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既为女儿找到良配而喜,又担忧卷入朝廷纷争。 “父亲,两位老师!”一个清朗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只见一位浓眉大眼,长相有点着急,眉宇间却透着几分狂傲的青年大步走入,正是庞统。“我刚从诸葛府回来,孔明那小子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众人哄堂大笑。这时,门外侍卫高声道:“天子驾到!” 刘协一身便服,只带着两名侍卫走了进来。众人慌忙起身行礼,刘协连忙摆手:“诸位都是朕请来的贵客,不必多礼。”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停在黄承彦身上:“黄先生,令爱与孔明乃天作之合,朕今日特来请教,婚礼可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 黄承彦受宠若惊:“陛下厚爱,小女与孔明承受不起啊...” “哎,”刘协亲切地拉住他的手,“孔明之才,朕早有耳闻。若非他坚持学业期满再出仕,朕早就征召入朝了。”他环视众人,“其实朕还有一事相求——三位大师可否留在长安,在太学任教天下学子,需要你们这样的明师啊!” 司马徽与庞德公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心动。远离荆州战乱,在长安传道授业,何乐而不为 庞统突然插话:“陛下,那我呢” 刘协大笑:“士元若愿留下,朕求之不得!” 婚礼当日,长安城万人空巷。诸葛府前车水马龙,朝中大臣几乎悉数到场,连平日里深居简出的朱儁都拄着拐杖来了。 诸葛亮身着大红礼服,站在正厅中央。他面容清瘦,眉目如画,只是额角微微渗出的汗珠泄露了内心的紧张。身旁的诸葛瑾低声安慰:“孔明,放松些。”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队铁骑飞驰而来,当先一员大将银甲白袍,正是薛仁贵。他翻身下马,铠甲上还带着漠北的风尘。 “末将薛礼,奉旨前来贺喜!”他洪亮的声音传遍全场。 刘协从府内快步走出,竟不顾帝王威仪,亲自下阶相迎。他一把抓住薛仁贵的手,眼中满是欣喜:“爱卿一路辛苦了!” 薛仁贵单膝跪地:“为陛下效力,万死不辞!” 刘协扶起他,低声道:“快进去吧,婚礼马上开始,就等你了。” 正厅内,随着礼官一声“新娘到”,全场肃立。 黄月英身着凤冠霞帔,在侍女搀扶下缓步而入。虽因红盖头遮面看不清容貌,但那端庄优雅的气质已令众人赞叹。 刘协高坐主位,朗声道:“今日朕为诸葛孔明与黄月英主婚,愿二人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婚礼仪式庄重而热烈。 当诸葛亮掀起黄月英盖头的那一刻,在场众人都不禁屏住呼吸——传闻中“貌丑”的黄月英,竟是个明眸皓齿的佳人! 诸葛亮眼中满是柔情,轻声道:“月英,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黄月英脸颊绯红,低垂着眼帘,却掩不住嘴角的幸福笑意。 刘协看着这一幕,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叮咚!恭喜宿主完成隐藏任务“月英的期盼”,收服诸葛亮进程增加20%,当前进度40%。】 他嘴角不自觉上扬,举起酒杯:“来,众卿共饮此杯!” 就在长安城沉浸在喜庆中时,千里之外的益州犍为城却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中。 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史万岁靠坐在墙角,铁链锁住了他的手脚。这位曾经威风凛凛的将军,如今蓬头垢面,眼中布满血丝。 “为什么...”他喃喃自语,拳头重重砸在墙上,鲜血顺着指缝流下却浑然不觉。五日前,他还在前线抵御刘璋军队的进攻,转眼却因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投入大牢。 牢门突然打开,一名亲兵偷偷溜了进来:“将军!杨素那奸贼已经杀了您三个亲信,现在军中怨声载道,已有数百人逃跑了!” 史万岁猛地抬头:“什么!”他挣扎着站起身,铁链哗啦作响,“前线怎么办刘璋军...” 亲兵哭丧着脸:“就是前线士兵偷偷打开的城门!刘璋军队已经攻入外城了!” 史万岁如遭雷击,踉跄后退几步。他一生忠义,却落得如此下场。忽然,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打开我的镣铐!” 当夜,犍为城内火光冲天。 杨素在府邸中被乱军所杀,而史万岁则率领残部退守内城。 黎明时分,刘璋派来的使者带来了劝降信。 “史将军,我家主公深知您是被杨素所害。若愿归顺,不仅既往不咎,更以益州兵马大元帅相授!” 史万岁握着劝降信,内心激烈斗争。他望向身边伤痕累累的将士们,又想起杨素的背叛,终于长叹一声:“开城...投降吧。” 数日后,刘璋在犍为郡武阳城举行盛大的受降仪式。 史万岁单膝跪地,双手奉上佩剑:“罪将史万岁,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刘璋亲自扶起他,笑容满面:“得史将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他转身对众将道,“待来年开春,我军便发兵汉中,夺回益州门户!” 台下众将士欢呼雷动,只有张松微微皱眉。他凑近刘璋低声道:“主公,此时出兵是否操之过急长安那位...” 刘璋不以为然地摆手:“刘协小儿忙着给臣子办婚礼,哪有心思管我们况且孟达已收服巴郡和犍为余县,益州再度统一,士气正盛,又有史将军在,必能旗开得胜!” 张松看着志得意满的刘璋和面无表情的史万岁,心中隐隐不安。 他望向北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来年春天的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