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岐仁堂的木门轴总在清晨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像老掌柜岐大夫的咳嗽,带着些岁月的温润。这天卯时刚过,门轴的声响比往常早了半个时辰,紧接着是一串急促的脚步声,踩碎了巷口槐树下的薄霜。 “岐大夫!岐大夫在吗”门口探进个脑袋,是城郊种菜的王老伯,鬓角的白霜还没化,手里攥着块蓝布帕子,一个劲往眼睛上擦。他身后跟着个穿校服的少年,是邻居家的小虎,正踮脚往门里望:“王爷爷说您这儿有能擦亮眼睛的方子,比城里医院的眼药水管用。” 岐大夫正坐在靠窗的竹椅上翻《普济方》,泛黄的纸页上用朱砂圈着“枸杞丸”三个字。他放下书起身时,棉袍下摆扫过药碾子,发出细碎的碰撞声:“进来吧,外头冷。” 一、内障如雾:菜农的眼翳与肝肾亏 王老伯被让到诊台前,刚坐下就直搓手:“您瞅瞅,我这眼仁儿上像蒙了层豆浆,看菜苗分不清肥瘦,秤杆上的星子更是一团糊。”他扒开眼皮,眼白泛着淡淡的黄,黑睛中央浮着层灰白色的翳膜,边缘像被水浸过的棉纸,模模糊糊晕开一片。 岐大夫取来银质的检眼棒,轻轻拨开他的上眼睑,又让他朝窗户外看。晨光斜斜照进来,在老人眼底投下细碎的光斑,那层翳膜却纹丝不动,像生了根似的粘在瞳仁上。“疼吗怕光不”岐大夫的声音像熬了整夜的药汤,温吞却有劲儿。 “不疼,就是酸,像揉进了沙子。”王老伯咂咂嘴,“尤其后半夜,口干得能吞下半瓢水,腰杆子也酸,想翻个身都费劲。”他往椅背上靠了靠,后腰下意识地顶了顶,“去年收白菜那阵儿淋了场秋雨,当时就觉得眼睛发沉,以为是累着了,哪成想越来越重。” 岐大夫指尖搭在他腕脉上,指腹下的脉象细弱如丝,像快断了的棉线。“舌伸出来我看看。”老人的舌苔薄白,舌尖却红得发亮,像被火燎过的纸边。“《黄帝内经》说‘肝受血而能视’,您这是肝肾两虚,血上不来,眼睛才蒙了雾。”他翻开桌上的《伤寒论》,指着“血少神劳,精竭眼昏”那行字,“您种了一辈子菜,风吹日晒耗了肺气,弯腰劳作伤了肾气,肝肾同源,肾亏了肝就虚,肝开窍于目,可不就出问题了” 王老伯听得直点头:“可不是嘛,去年冬天为了赶在雪前收完萝卜,连着半个月天不亮就下地,回来倒头就睡,连口热汤都顾不上喝。”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个塑料瓶,“城里医生给开的这药水,滴上凉飕飕的,管不了半个时辰又模糊了。” 岐大夫瞥了眼药瓶标签,摇摇头:“您这是内障,病根在里头,不是外头滴点药能好的。”他转身打开药柜,取出个青瓷小罐,倒出几粒褐色药丸,“就像老房梁生了霉,得先把屋里的潮气赶出去,再添新木头,光擦表面没用。” 二、外障似斑:绣娘的眼疾与风热扰 正说着,门帘又被掀开,一阵脂粉香混着寒气飘进来。进来的是街口绣坊的周姑娘,手里捧着块没绣完的苏绣,眼圈红红的:“岐大夫,您看我这眼,昨天还好好的,今早起来就长了个斑。” 她把绣绷子往桌上一放,白绢上的牡丹才绣了半朵,针脚却歪歪扭扭。周姑娘扒开眼皮,眼白上鼓着个淡红色的小疙瘩,像沾了颗小米粒,周围的结膜红得像充血的蛛网。“昨儿绣到后半夜,窗户没关严,想是着了风。”她揉着眼睛,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再过三天就要交活儿了,这可咋整” 岐大夫让她盯着墙上的《明目图》看,那图上画着人的眼球剖面,用朱砂标着“黑睛”“白睛”“瞳子”。“您这是外障,热翳浮在表上。”他指着图上的白睛部位,“《圣济总录》里说,眼生翳膜,多是风邪毒热冲发于上。您熬夜伤了肝,肝火往上涌,又受了风,热邪裹着风就停在眼睛里了。” 周姑娘急得直跺脚:“那咋办我这活儿耽误不起啊!”她手腕上的银镯子滑下来,撞在绣绷的竹框上,叮当作响。 “别急,您这是新起的,好治。”岐大夫转身从药斗里抓出把菊花,花瓣还带着晨露的润气,“菊花能清肝火、散风热,就像给眼睛扇扇子,把热翳赶出去。”他又抓了把木贼,茎秆一节节的,像缩小的竹子,“这木贼是去翳的好手,《用药心法》里说它能‘去翳膜,明目’,您看它一节节往上长,就像能把挡在眼前的东西顶开。” 他把药材往瓦罐里一放,加水文火煎煮,屋里很快飘起清苦的药香。“您先熏后洗,每天三次,三天就见效。”岐大夫一边搅动药汁,一边说,“夜里别绣了,肝要藏血,亥时就得睡,不然肝火越烧越旺,翳膜还得长。” 周姑娘捧着药罐要走,王老伯在一旁叹气道:“还是年轻好啊,啥病都好得快。我这老骨头,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岐大夫笑着摇头:“您俩的病看似都是翳膜,实则不一样。周姑娘是外障,风邪热邪在表,得用发散的药;您是内障,肝肾两虚,得补肝肾、益气血。就像地里长草,新草刚冒头,薅了就行;老草根深了,得先松土施肥,让好庄稼把草挤走。” 三、枸杞丸的秘密:四味药的配伍智慧 说话间,药童阿明端着刚蒸好的蜜丸进来,竹簸箕里的药丸滚圆饱满,裹着层细细的朱砂。“师父,枸杞丸晾好了。”阿明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鼻尖沾着点药粉,眼睛亮得像淬了光。 岐大夫拿起一粒药丸,放在手心给王老伯看:“这就是给您准备的方子,四味药:木贼、枸杞、菊花、苍术。看着简单,配伍可有讲究。” 他先拿起木贼,茎秆上的细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木贼得用童便浸一宿。《本草纲目》说童便能‘滋阴降火’,木贼本是散风热的,用童便泡过,就像给烈马套了缰绳,既能去翳,又不伤正气。它入肺肝经,能让肝畅肺清,血就上得来,眼睛自然亮堂。” 王老伯捏起一根木贼,凑到鼻尖闻了闻:“这味儿有点冲,真能管用” “您再看这苍术。”岐大夫又拿起块切片的苍术,断面黄白相间,带着股辛辣气,“这得用潲水浸一晚上。潲水是五谷杂粮的汁水,能引苍术入脾胃。苍术是疏肝的大力士,《神农本草经》说它‘主风寒湿痹’,它能先把肝热压下去,再把脾胃的气血往上送,就像先蹲下再起跳,掀动沉陷的翳膜,有的是劲儿。” 阿明在一旁插话:“师父昨天教我,苍术就像个挑夫,能把营养挑到眼睛里去。” 岐大夫笑着点头,又拿起枸杞:“这枸杞得炒干,性甘平,能补肝肾。《黄帝内经》说‘肾藏精,肝藏血’,精血足了,眼睛才有养料。您看这枸杞红通通的,像不像浓缩的精血”最后他捏起朵干菊花:“菊花清肝火,散风热,和枸杞配着,一补一清,就像给眼睛既添柴又扇风,火不旺也不弱,正好。” 王老伯听得直点头:“敢情这药丸里藏着这么多门道。”他接过阿明递来的药丸,就着温茶嚼服,眉头渐渐舒展,“哎,这药丸不苦,还有点甜。” “用蜂蜜炼的,”岐大夫说,“《伤寒论》里的丸药多是蜜炼,既能矫味,又能补中。您每天饭后服一丸,用清茶送下,清茶能明目,还能助药力上行。” 四、复诊的变化:从模糊到清明的转机 过了半月,王老伯踩着晨露又来了,这次手里提着筐新摘的菠菜,绿油油的带着水珠。“岐大夫,您这药真神了!”他一进门就嚷嚷,声音比上次亮堂了不少,“现在看菜苗能分清叶瓣了,夜里也不口干了,腰杆也直得起了。” 岐大夫让他坐在窗边,用检眼棒再看,那层翳膜薄了些,边缘也清晰了。“您看,这就是气血渐复的迹象。”岐大夫指着他的眼底,“《难经》说‘损其肝者,缓其中’,您平时可以用苍术炖猪肝。猪肝能补肝血,苍术能助药力,食疗配合药疗,好得更快。” 正说着,周姑娘也来了,手里捧着绣好的牡丹图,丝线流光溢彩,针脚细密匀称。“岐大夫,您的药太管用了!”她掀开眼皮,眼白上的红翳全消了,“现在绣到半夜也不觉得累,我还把您的方子告诉了绣坊的姐妹。” 岐大夫摆摆手:“不是药神,是老祖宗的智慧神。《黄帝内经》说‘上工治未病’,你们平时得多注意保养。王老伯别太劳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姑娘少熬夜,肝血足了,眼睛自然亮。” 阿明在一旁研着药粉,忽然问:“师父,为啥同样是翳膜,王爷爷用丸药,周姐姐用药水洗呢” 岐大夫摸了摸阿明的头:“这就是辨证论治。外障邪在表,用散法;内障虚为本,用补法。就像治水,洪水刚来,得疏导;要是水源不足,就得开源。中医治病,从来不看病名,只看病机。” 五、古方新说:传统智慧的当代传承 转眼到了冬至,岐仁堂的窗台上摆着阿明腌的腊八蒜,绿得像翡翠。王老伯的翳膜彻底消了,这天特意带着孙子来道谢,小家伙手里举着个风车,在堂前跑得欢。“岐大夫,我现在能看清报纸上的字了!”王老伯从兜里掏出张皱巴巴的报纸,指着上面的天气预报,“这日子,踏实!” 岐大夫看着祖孙俩,又望向墙上挂着的《普济方》,书页被风掀起一角,露出“枸杞丸”的方子。“其实这方子不光治翳膜,现代人常看手机电脑,眼睛干涩模糊,也能用它调理。”他对围过来看热闹的街坊说,“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血,枸杞补肝肾,菊花清肝火,苍术升清阳,木贼去翳膜,正好对症。” 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挤过来:“岐大夫,我天天盯电脑,眼睛又干又胀,能用这方子吗” “当然能。”岐大夫说,“不过得稍作调整。你年轻,肝肾不虚,不用枸杞那么多,加点决明子,清泻肝火更合适。中医讲究‘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子。” 阿明在一旁记着笔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岐大夫看着他,想起自己年轻时跟着师父学医的日子,也是这样在旁侍诊,一点点琢磨医理。“阿明,记住,药材有性情,配伍有法度,最重要的是体恤病人。”他说,“王老伯种菜辛苦,用药得平和;周姑娘着急赶工,用药得速效。医者仁心,不光要治病,还得懂人心。” 暮色渐浓,岐仁堂的灯笼亮了起来,橘红色的光透过窗纸,映在巷口的积雪上,暖融融的。王老伯带着孙子回家了,街坊们也渐渐散去,只有药碾子还在轻轻转动,研磨着千年的药香,也研磨着中医传承的故事。 岐大夫翻开《普济方》,在“枸杞丸”的下方添了一行小字:“治眼生翳膜,新久皆宜,随证加减,其效如神。”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泛黄的纸页上,仿佛在诉说着古方的新生。这岐仁堂里的故事,就像那四味药的配伍,简单却深邃,在岁月里慢慢沉淀,又在时光中不断焕发生机。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凄惨白月光觉醒爆红娱乐圈

凄惨白月光觉醒爆红娱乐圈

粉红芭乐葡
秦溪重生了,这一次她不要当早早退圈的古装剧白月光,她要逆袭顶流影后,手撕渣男,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秦溪前世在事业巅峰期急流勇退,28岁退圈嫁入豪门相夫教子,本以为能享受幸福的她惨被渣男前夫抛弃,小三登堂上位,孩子没抢到,自己净身出户。秦溪无奈只能重回娱乐圈,35岁的她只能常年混迹外五线演演妈妈角色。曾经风头无两的她,受尽嘲讽白眼。重活一世,爱情算什么东西,疯狂搞事业才是正经!秦溪:哪部戏火我门清,
都市 连载 59万字
国民艺术家

国民艺术家

填膺
重生到平行世界,作为一个保安,赵小康表示压力很大,杂志社放鸽子,网络连载没人看,出版之路需自费,面对这种情况,穿越到平行世界的赵小康毅然决然……从此,他踏上了成为国民艺术家的逆袭之路,文学、音乐、诗词、编剧……,在这个崭新的世界,赵小康成为了万人景仰的国民艺术家。(PS:本书已经内签,且小弟已有两本百万字完本作品,人品无需怀疑,望敬请收看)
都市 连载 42万字
修仙之乡村笔仙

修仙之乡村笔仙

春风遥
自古天苑出仙人。天苑一派能屹立千年而不衰,原因有二:一是它的掌门人,二是招揽散仙。直到有一天,一位自称是散仙的人士来到天苑山下——公仪林:在下笔仙。天苑弟子:..
都市 连载 46万字
丑后翻身:皇上,娘娘要爬墙!

丑后翻身:皇上,娘娘要爬墙!

奔跑的糖果
穿越成为大婚之日被人毁容,打入冷宫的小可怜,没关系,她前世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千面神偷。那些欺负过她的人,统统打脸还回去;带着冷宫妹子创业混的风生水起;“以前拉着人家的小手,叫人家小可爱,现在有了新人就忘了旧人,嫌弃人家叫人家滚。”“新人、旧人不都是你吗?马甲开那么多做什么?”这日子没法过了,皇后第一万零一次想要休夫离家出走!
都市 连载 125万字
穿越清朝救华妃

穿越清朝救华妃

钦嬛
林依絮是一个爱看宫廷剧的女大学生,一次机缘巧合下,她拥有了穿越能力,她莫名其妙穿越回了清朝还在华妃身边,于是她决定要把华妃救出来,前期大部分按照电视剧走,后期会崛起,双女主,现代清朝来回切换。
都市 连载 54万字
一胎二宝:神秘老公惹不起

一胎二宝:神秘老公惹不起

深深酱
她为家族代孕,被渣男贱女陷害失去一切。强势归来,娱乐圈风云忽变,使她意外发现惊天秘密。心中恨意不平,发誓要将屈辱一一找回,可当看见两个小团子的爹地,且被他屡次揩油,最终抱着被子委屈巴巴:“传闻说顾家少爷不近女色!怎么我见你像是冒牌少爷!”“不近女色,只近你。”顾夜泽唇角一笑,发誓这辈子只给她一个人吃糖!
都市 连载 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