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药香漫节庆 九月初九这天,黔东南的青岩古镇被鎏金日光裹着,石板路上的青苔还沾着晨露,就被此起彼伏的铜鼓声敲醒。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节拉开帷幕,穿蓝布对襟衫的商贩刚支起酸汤鱼的摊子,巷口就涌来一队身着百鸟衣的身影——苗医们来了。 为首的老苗医叫阿爸金,靛蓝色苗绣长袍上缀着银饰,走动时叮当作响,像山间清泉撞在石上。他手里捧着个竹编药篮,里面码着晒干的杜仲、天麻,最上面摆着个巴掌大的铜制药铃,是苗医世家传了三代的物件。身后跟着的年轻苗医们,有的背着牛角药筒,有的提着陶制药罐,衣角扫过石板路时,带起淡淡的草药香,引得刚买了糯米饭的游客纷纷回头。 “快看!苗医要开始祭拜药神了!”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原本散在各处的游客瞬间围拢过来,连卖银饰的摊主都暂时放下了生意,挤在人群后踮着脚看。阿爸金带着苗医们走到古镇中心的老银杏树下,树下早已摆好一张八仙桌,桌上铺着暗红色的苗锦,摆着三碗米酒、一盘糯米粑,还有一小捆新鲜的艾蒿和菖蒲。 阿爸金先是用苗语念了段祈福词,声音不高却透着庄重,尾音在秋风里飘着,连听不懂苗语的游客都屏住了呼吸。接着,他拿起桌上的米酒,先洒在银杏树根下,再将剩下的两碗分给身边两位年长的苗医。三人端着酒碗,对着银杏树深深鞠躬——这棵树在这里长了两百多年,苗医们说,树洞里住着药神,每年都要祭拜,才能保佑采来的草药药效灵验。 祭拜仪式刚结束,人群里就响起一阵掌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拽着妈妈的衣角问:“妈妈,药神真的会保佑我们吗”阿爸金听见了,笑着走过去,从药篮里拿出一片晒干的金银花,递到小姑娘手里:“药神在我们心里,也在这些草药里。你看这金银花,夏天煮水喝能退烧,这就是药神给我们的礼物呀。”小姑娘攥着金银花,眼睛亮晶晶的,非要拉着妈妈留下来看采药演示。 采药演示的场地设在古镇后的山坡上,那里种着一片草药园,是当地苗医和古镇管委会一起打理的。阿爸金带着几个年轻苗医走进草药园,手里拿着一把小锄头,先是指着一株开着紫色小花的植物说:“这是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最管用,采的时候要留着根,明年还能再长。”他蹲下身,锄头轻轻刨开泥土,动作又轻又稳,不一会儿就把一株完整的紫花地丁挖了出来,根须上还沾着湿润的泥土。 旁边的年轻苗医阿雅则演示采艾叶,她手里的镰刀贴着地面割,只采叶片不碰茎秆:“艾叶要在端午节前后采,现在采的虽然药效差一点,但用来做香囊正好。”她边说边把采好的艾叶放进竹篮,游客们跟着走进草药园,有人掏出手机拍照,有人忍不住问:“阿雅姑娘,这艾叶采回去怎么保存呀”阿雅停下手里的活,笑着回答:“晒干了装在布袋子里,放在衣柜里能驱虫,冬天煮水泡脚还能驱寒。” 从草药园回到古镇,阿爸金他们又在老银杏树下支起了炮制草药的摊子。陶制的药碾子、竹编的簸箕、铜制的药锅一字排开,阳光落在铜锅上,反射出细碎的光。阿爸金先演示炒白术,他把白术放进铜锅,用小火慢慢炒,手里的铲子不时翻动,白术的香气渐渐飘出来,带着淡淡的焦香。“炒白术能健脾益气,生白术偏于燥湿,炒过之后药性更温和。”他边炒边讲解,旁边的游客听得入了迷,有人忍不住问:“阿爸金,这火候怎么掌握呀”阿爸金指着铜锅里的白术:“看颜色,炒到表面发黄就差不多了,火大了会糊,火小了没效果。” 另一边,阿雅在演示碾药,她把晒干的金银花放进药碾子,双手握着碾轮来回滚动,金银花渐渐变成了碎末。“碾药要顺着一个方向,力道要均匀,这样碾出来的药粉才细。”她碾好药粉后,用细筛子筛了一遍,把粗的筛出来再碾,直到药粉细得能从筛眼里轻松漏下。游客们看得跃跃欲试,一个穿牛仔裤的小伙子举手:“阿雅姑娘,我能试试吗”阿雅笑着把碾轮递给她,小伙子学着阿雅的样子碾起来,可没一会儿就累得胳膊发酸,“原来碾药这么累呀,难怪苗药这么珍贵。” 中午时分,草药知识竞赛开始了。竞赛场地设在古镇的戏台上,台下挤满了游客,连戏台两侧的石阶上都坐满了人。主持人是古镇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手里拿着题库,第一个问题刚念出来:“请问,苗医常用的‘三诊法’指的是什么”台下就有人举手,是早上那个攥着金银花的小姑娘,她站起来大声说:“望诊、问诊、触诊!”主持人笑着点头:“答对了!小朋友真厉害,是谁教你的呀”小姑娘指着阿爸金:“是阿爸金爷爷告诉我的!”阿爸金笑着朝她竖了个大拇指,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竞赛题目越来越难,从常见草药的功效到苗医的诊疗习俗,答对的游客能获得苗医特制的养生小礼品——有的是装着艾叶和丁香的香囊,有的是晒干的金银花和菊花,还有的是一小瓶苗医自制的薄荷油。一个戴眼镜的阿姨连续答对三道题,捧着奖品笑得合不拢嘴:“我平时就喜欢研究养生,今天不仅学到了苗医知识,还拿到了这么好的礼物,太值了!” 戏台下的摊位也热闹非凡,十几个苗医摊位沿着戏台两侧排开,每个摊位上都摆着不同的苗药产品。阿爸金的摊位前最热闹,他卖的苗药香囊有好几种,有的装着艾叶、丁香,能驱蚊;有的装着薰衣草、合欢花,能安神;还有的装着金银花、菊花,能清热。香囊都是用苗锦缝的,上面绣着蝴蝶、凤凰的图案,颜色鲜艳,引得女游客们争相挑选。 “阿爸金,这个安神的香囊怎么卖呀”一个年轻妈妈拿起一个绣着蝴蝶的香囊,凑到鼻子前闻了闻,淡淡的香气让她忍不住点头。“二十块一个,都是我们自己缝的,草药也是昨天刚装的,新鲜得很。”阿爸金说着,又拿起一个香囊:“这个给孩子用正好,晚上睡觉不哭闹。”年轻妈妈立刻买了两个,一个给自己,一个给孩子。 旁边阿雅的摊位卖草药茶,她把煮好的草药茶装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摆在摊位前,有金银花茶、菊花茶、薄荷茶,还有用当地特产的刺梨和草药一起煮的茶。“这刺梨茶能补充维生素c,夏天喝解暑,冬天喝润肺。”阿雅给每位路过的游客都倒了一小杯品尝,游客们喝着茶,有的觉得酸甜可口,有的觉得带着淡淡的草药香,不少人喝完就买了一大瓶带走。 下午的时候,古镇里的人越来越多,苗医们的摊位前始终挤满了人。阿爸金忙着给游客讲解香囊的用法,阿雅忙着煮草药茶,年轻的苗医们则在一旁解答游客的健康问题。一个老奶奶觉得膝盖疼,阿爸金让她坐下,用手指在她膝盖上按了按,然后从药篮里拿出一小瓶药膏,递给老奶奶:“这是我们自制的祛湿药膏,每天涂两次,按摩几分钟,坚持用一段时间就好了。”老奶奶接过药膏,感动得连连道谢:“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没想到来文化节还能看诊。” 夕阳西下的时候,文化节的活动渐渐接近尾声,可苗医们的摊位前依旧有人驻足。阿爸金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对身边的阿雅说:“以前我们苗医只在村里给人看病,现在能在文化节上展示苗医文化,让这么多人了解苗医,真好。”阿雅点点头,手里还在给游客装草药茶:“是啊,今天好多人都问我们哪里能学苗医,还有人说想找我们看病,以后苗医文化一定会传得更远。” 夜幕降临,古镇里亮起了灯笼,铜鼓声再次响起,和游客们的笑声、苗医们的讲解声交织在一起。阿爸金收拾好摊位,把剩下的香囊和草药茶放进竹篮,银饰在灯光下闪着光。他抬头看着老银杏树,树叶在晚风中轻轻摇晃,仿佛药神在点头微笑。这一天,苗医们用草药的香气、精湛的技艺和热情的服务,让苗医文化在民俗文化节上大放异彩,也让更多人记住了这份来自大山的珍贵财富。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顾先生今天还没告白

顾先生今天还没告白

路未晚
(甜宠,1V1)某日,沈星辰遭难,神秘某男出手相救。迷迷糊糊睡了一晚后,她准备不负责任跑掉。不料某男说,“顾太太,不记得了?你可是我名正言顺的妻子。”叫她太太?沈星辰觉得这男人不是眼瞎认错人就是脑子有病。可不料一查后,她发现自己真的已婚。不仅仅领证结婚了,连儿子也有了。这到底什么情况?她不会也玩失忆了吧?
都市 连载 50万字
我带着游戏账号回古代经商

我带着游戏账号回古代经商

秦颜洛
现代网瘾少女乔芸打游戏时遭遇意外,一朝穿越到古代农家,一睁眼就躺在破庙里。爹娘去世,一个恶毒后奶奶,孤苦无依的她像个小白菜!不慌,她带着自己辛苦肝的账号一起打拼,开食肆,卖方子,游戏在手,天下我有!只是,为什么她招来的都是美女姐姐?说好的男主男配呢?明艳动人的酒楼老板娘:这个乖乖是我们酒楼的小福星!清丽绝尘的长安第一绣娘:这分明是我们绣坊的小锦鲤!柔媚婉转的贵妃娘娘:嘤嘤嘤你们不要欺负我不能出宫~
都市 完结 72万字
都市修真玩家

都市修真玩家

蒲坐饮团茶
本以为是让杨睿成为了现实世界的修真>
都市 连载 32万字
穿越红楼:史太君的晚年奋斗史

穿越红楼:史太君的晚年奋斗史

昭华灼灼不见青山
史溁本是现代的一个刚退休的教授,刚刚退休的她正准备享受生活,没想到一场车祸把她掉到了滔滔江水里面,当她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成为了红楼里面的史太君贾母。她看着围在她床前的一众儿女子孙,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要让这一大家子人落得树倒猢狲散的下场。黛玉寄人篱下,不会!有妈的孩子是块宝!宝玉是个混世魔王?看我怎么把你拉回来。凤姐那么好个孩子,贾琏你要是敢辜负她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
都市 连载 220万字
前半生我的奇葩遭遇

前半生我的奇葩遭遇

极地and寒冰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都市 连载 52万字
重生日常修仙

重生日常修仙

庭院阳光好
元婴真君渡劫失败,重回学生时代。2013年,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滚滚时代洪流下,一个修仙者的日常。——————————
都市 连载 4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