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跪下接!
吃饺子蘸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满上,满上,给他满上。” 梁大爷手指苏浩面前的酒碗,连连说着。 “梁大哥,小浩不会喝酒。” 一旁的另一个桌上,刘慧婉连忙劝阻着。 “小浩长大了,已经进机械厂了,哪能不喝酒”秦爷爷也在一旁撺掇着,“再说了,他干的可是采购员,烟酒都是必不可少的。” 刘慧婉不再说话,只是瞪了苏浩一眼,以示警告。 “婶儿,您别管了。” 何雨柱则是抱着一个瓷坛子,笑着对刘慧婉说着,“咕咚咕咚”,便是给苏浩面前的酒碗倒满。 莲花白,四九城的名酒,据说有800多年的历史,由四九城葡萄酒厂生产。 但怎么说呢,这种“莲花白”已经不是早年间的莲花白。 此厂生产莲花白是59年之后的事情,而且在酒中加入了当归、熟地等药材,使莲花白成为了一种滋补酒。 现在是58年,何雨柱拿来的这两坛莲花白,还是早些年由京西海淀镇“仁和酒店”酿造配制的莲花白,采用青花瓷坛封装,上盖黄云缎袱。 一坛2斤装。 调转青花瓷坛,坛底印有“仁和酒店”四个篆字。 何雨柱是个实在人,家里总共有两坛,也不知是别人送的,还是他从哪儿淘换来的,反正是都拿来了。 一坛供今天喝,剩下的一坛就送苏浩了。 苏浩倒是不客气,欣然接纳,并且打算将剩下的一坛收入自己的“空间蛋”。 仁和酒店,早已不存在。 “仁和酒店”的莲花白,也就成了难得的藏品。就算是现在,市面上已经不见这种酒。有的都是白玻璃瓶装的,2.3元一瓶,一斤装,要票。 不能说是假酒,但也已经不是“仁和酒店”的酒了。 像何雨柱拿过来的这种青花瓷坛、上盖黄云缎袱的“莲花白”,在后世的拍卖会上,一坛最高曾经拍出30万的价格。 “莲花白”酒名中有“莲花”二字,那就与莲花有关。 据传大辫子时,莲花白酒的酿造,采用万寿山昆明湖所产白莲花,用它的蕊入酒,酿成名副其实的“莲花白酒”,配制方法本为御用秘方。 后秘方流传宫外,成为民间饮品。 看到这酒,就连秦爷爷都是连连称赞,说“今儿个有口福了”。 今天的菜也很是丰富。 除了秦爷爷拿来的卤五花肉,梁大爷拿来的卤猪头肉,切成两大盘。剩下的就是何雨柱现做的了。 有肉炒土豆片、肉片芹菜、凉拌黄瓜、油炸花生米。 这芹菜、黄瓜、花生米,都是苏浩刚才出去,现买的。 还有两道菜,是秦爷爷拿来的食材做的。 一个是已经风干了的“飞龙”;一个是山野菜“刺老芽”。那都是去年冬天,秦爷爷回东北,带回来的。 飞龙,大东北有名的一种鸟,学名花尾榛鸡,鸟不大,全身没有半斤肉,风干了更小。 用来炖汤,那是一绝。 虽然风干了,鲜味差了很多,但毕竟是由何雨柱来做,青花瓷的汤盆端上来依然是香气扑鼻。 刺老芽,龙牙楤木上的嫩芽,也是晒干的。用水泡发,放入盐、味精、第两滴香油,砸点这时节的新蒜一拌,照样好吃! 还有何雨柱从食堂拿回来的那两个饭盒。 一个是溜肥肠,一个是熘肝尖,装得满满当当。要不说何雨柱人“实在”呢,拿自家的东西实在,拿公家的东西也是在。 单就这两饭盒菜,那也够几个人吃了。 算下来总共10个菜。 主食是二合面馒头。 一顿饭吃10个菜,已经不少了.在这个时期,很不多见。就算是过年,大部分人家也达不到这个数。 还没有这么多的肉。 “小浩,以后进山,能不能带上梁仓或者是梁库”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梁大爷终于是说出了这次拿着“黑炮弹”,来苏家的目的。 “这个……” 苏浩沉吟着。 其实,从梁大爷拿着酒肉,进入他家,把酒顿在桌上,屁股坐在小板凳上,那一刻,苏浩就知道,梁大爷肯定有事! 而且极有可能是让自己带他三个儿子中的一个,进山打猎。 他扛回来的那头野猪,太震撼了。 不但梁大爷有这想法,就连院中其它的一些邻居,恐怕也有这想法。 只是还没过来说而已。 “不是不行。” 苏浩放下了酒碗,“山里可危险呢一个不慎那就出不来了。”双眼看着梁大爷。 “满屯呢,小浩说得没错。” 秦爷爷喊着梁大爷的名字,接过了苏浩的话茬,“这进山打围子,可不是扛着枪在山上走走就能打到的。 那得需要懂技巧,像掐踪、下套、布夹子、挖陷阱等等。 这还都是可以学到的。 小浩用心教一教,跟着进山几趟,那就都掌握了。 关键是进山打围子,面对的是野兽! 狼、熊瞎子、跳涧子、土豹子、老虎崽子……特别是野猪,在山里,那是比狼、熊瞎子还凶悍的畜生。 你最好别都让他们去。 这要都搁在山里……你梁家可就绝后了。 想好了再说。” 拍了拍梁大爷的肩。 跳涧子,和大爪子一样,也是指老虎。东北人地域不同,对老虎的叫法也不一样。还有什么“山猫”、“山君”、“毛虫祖”、“白额侯”等叫法。 “那就让老大粮仓跟小浩去!” 苏浩的迟疑,秦爷爷的劝告,梁大爷不是听不懂,但还是咬咬牙说着。 他也是没办法。 一家子人,七大八小,加起来有6口,以他为首,个个能吃。 而且是只有他一个人有工作。 眼看着儿子们一个个地长大了,几乎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年龄了,可工作都还没有。 他愁啊! 于是想到了苏浩。 既然苏浩能进山打猎,不但扛了头老母猪回来,而且听说还用野猪换到了工作。 他眼红啊! 于是来求苏浩,让苏浩带着他的儿子们进山打猎。 对于苏浩来讲,带着他儿子们进山,也不是不行。那就得需要讲清楚,3个儿子,有一个或者是3个都丢在大山里,不能怪他。 他不能办好事,再挨骂。 毕竟是搬不走的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但是有些话他又不能说出来,老妈刘慧婉已经在那边支棱起耳朵,听着呢。 讲得太多了,老妈连他也不让去了,那不是赌鬼跳进澡堂子里——输了个精光了吗 “这事儿,您考虑考虑,考虑好了再找我!” 苏浩冲着梁大爷眨巴眨巴眼睛,把嘴朝着老妈那边努了努,梁大爷和其他人也就立刻秒懂。 苏浩这是有些话,不好说啊。 “想好了,工装、猎枪、翻毛皮鞋那是必须准备的,夹子、套子,也需要准备一些。回头我给您几个样品,照样子做就可以。” “那谢小浩了。” 梁大爷端起酒碗,敬了苏浩一口,“你这可就是我一家的恩人了,回头我想好了谁去,让他给你磕头拜师!” 如果苏浩真的领梁家儿子进山,那就是传授生存技能了。 至少是“传道、授业、解惑”中的“授业”了。 就是他们的师父了。 磕一个,也不为过。 要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艺不轻传”!这在老四九城,都是有说法的。 “小浩局气!” 何雨柱在一旁给苏浩竖了一个大指。 “我最近还要进一趟山,想好了,必要的装备准备好了,我就可以带他们去!” 既然推辞不掉,苏浩也就干脆利落,不磨叽。 转头又是看向了何雨柱。 “柱子哥,你的事儿,我是这样想的:既然你跟李怀德关系一般,那我替你去跟他说。看看能不能给你搞一个‘以工代干’,管理一食堂 不过,我还是劝你,以你的厨艺为主。 这才是你的立命之本!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这道理你该懂,我也不多说。” “那我谢谢兄弟了。” 何雨柱拱拱手,“需要花钱,你说话!” 苏浩本来还想抻一抻何雨柱的,但一看何雨柱这诚恳的态度,又是亲自下厨炒菜,又是拿酒的。 真把自己当兄弟来处了。 也就不再拖延。 这是要亲自代何雨柱去“活动活动”了。 既然是“活动”,那就得花钱。何雨柱经常在外,给人家做家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 “嗯,需要的时候我跟你说。” 苏浩求李怀德办事儿,是不需要花钱的,山里的野物即可,但也没有拒绝何雨柱。 该花钱的时候就得花。 给人办事不花钱,人家会以为这事儿有多好办呢! 花不花是一回事,但不能说不用花钱,一口把话堵死了。 你看老四九城人,“有事儿您言语!” 这话虽然只是句客气话,但也只是让你有事说一声,可没说一定能给你办。 一拍胸脯,“不用花钱,一切有我!”说这种话的人,不是喝高了,就是二货,一般人是不说的。 也当不得真。 花钱办事,这也是基本道理,苏浩也懂。 “秦爷爷,您送我什么礼物啊” 最后,苏浩把头转向了秦爷爷,并且嬉皮笑脸地伸出了手。 “跪下接!” 却是没有想到,一向和蔼的秦爷爷,此时陡然坐直了身形,变得一本正经起来,并且高声说着。 从怀里掏出了一本兽皮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