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笑的花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盱眙城的血腥味尚未完全散去,一股新生的气息已在淮河两岸悄然弥漫。 马邈被斩首示众的第三日,秋阳正好,明弈带着龙天策与玉倾城,来到了被临时安置的太守府偏院。这里住着马邈的遗孀齐氏与几个年幼的孩子。 齐氏一身素服,跪在明弈面前,虽面带哀戚,腰杆却挺得笔直。她身后的孩子们,年纪尚幼,还不懂家中发生的巨变,只是怯生生地望着眼前这些穿着官服的人。 “齐氏,起来吧。” 明弈扶起她,语气温和却带着敬重,“马邈罪有应得,与你无关。你在他决意反叛时,能劝其自首,又暗中保全幼童,此乃深明大义之举,朝廷记着你的功。” 齐氏眼眶一红,泪水潸然而下:“多谢明大人体恤。夫君罪孽深重,妾身无力回天,只求能保全孩子们的性命,教他们日后做个好人,不负朝廷宽恕之恩。” “你放心。” 明弈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是无辜的,朝廷会妥善安置,让他们读书识字,断不会让他们重蹈马邈的覆辙。” 玉倾城走上前,递给齐氏一个锦盒:“这里面是些银两和布料,你且先用着。孩子们若有难处,可随时来找我。”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齐氏接过锦盒,深深一拜:“谢明大人,谢公主殿下。” 安抚好齐氏,明弈立刻着手规划盱眙的重建。他知道,清除了马邈这颗毒瘤只是第一步,要让盱眙真正恢复生机,还需实实在在的举措。 当日,他便提笔给秦正阳写了一道奏折,言辞恳切: “盱眙久遭马邈荼毒,民生凋敝,河道淤塞。邗沟乃南盐北运之命脉,今虽案破,然河道不通,盐运难继;又兼战乱之后,百姓流离,田地荒芜。臣恳请陛下,拨款疏通邗沟,修缮河道,并在盱眙推行屯田之策,仿凉州之例,军屯与民屯并举,以安民心,以固南疆。” 奏折送出不过五日,神都的旨意便传回了盱眙——秦正阳不仅准了明弈所请,还额外调拨了一批粮食、农具和银两,命他全权负责盱眙的重建事宜,并特意提及,让龙天策与玉倾城协助办理。 旨意一下,盱眙城立刻沸腾起来。 一场由官府主导、百姓自发参与的“大工程”,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疏通邗沟的工地上,彩旗飘扬,人声鼎沸。 青年男子们赤着膀子,喊着号子,挥舞着锄头、铁锹,奋力挖着河道里的淤泥。这些淤泥积了多年,又黑又臭,一锄头下去,溅得满身都是,可没有人叫苦叫累。他们大多是曾经的船工家属,或是被马邈欺压过的百姓,此刻能亲手疏通这条曾吞噬亲人的河道,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畅通的水路,心中充满了干劲。 “嘿哟!加把劲哟!” “挖通这截,就能放船咯!” “想想以后,盐船能直接开到家门口,日子就好过啦!” 号子声、吆喝声、工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激昂的劳动乐章。 老年人们则组成了“后勤队”,他们提着水桶,端着凉茶,穿梭在工地间,给年轻人递水擦汗。一个须发皆白的老汉,颤巍巍地给龙天策递过一碗凉茶,感慨道:“龙将军,多谢你们啊!马邈在时,谁敢想能有今天这河通了,咱盱眙的日子,就像这河水一样,顺畅啦!” 龙天策接过凉茶,一饮而尽,抹了把嘴,笑道:“大爷,这不是我们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 他此刻没穿铠甲,只着一身短打,和百姓们一起挥汗如雨,指导大家用更省力的方式挖掘,金发黑眸在阳光下闪着光,丝毫没有少年将军的架子。 妇女和孩子们也没闲着。 她们在工地旁搭起了简易的灶台,升起袅袅炊烟,为劳作的人们准备饭菜。妇人们洗菜、切肉、蒸馒头,动作麻利;孩子们则提着篮子,穿梭在人群中,给父亲、兄长送饭送菜,稚嫩的童声喊着“爹爹加油”“哥哥喝水”,给紧张的劳动场面添了几分温情。 玉倾城也加入了她们的行列。她没穿公主的华服,只着一身布裙,正和几个妇人一起揉面。她的动作虽不如农妇熟练,却做得认真,银发用布巾束起,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紫眸中却满是笑意。 “公主殿下,您怎么也来干活了” 一个妇人不好意思地说,“这粗活哪能让您做。” “都是为了盱眙好,不分贵贱。” 玉倾城笑着说,“你们看,这面揉得差不多了吧” 她不仅参与劳作,还根据自己的学识,指导大家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又教孩子们认字、数数,工地上竟临时办起了“扫盲班”。 明弈拄着拐杖,每日都会到工地上巡查。他看着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百姓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苍老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他时不时停下来,和百姓们聊几句,问问进度,听听难处,遇到问题,当场便让人记下解决。有一次,他看到几个年轻人为了抢一块好工具争执,便笑着说:“都是为了挖河,争什么工具不够,咱再做!重要的是心齐,心齐了,什么难事都能办成。”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工程进展得异常顺利。 淤泥被一车车运走,河道一天天变宽、变深;堵塞的暗礁被炸开,清理干净;河岸也用石块加固,防止坍塌。 三个月后,当最后一车淤泥被运离河道时,整个盱眙都沸腾了。 邗沟,这条被堵塞多年的黄金水道,终于重现了清澈的原貌。河水潺潺流淌,波光粼粼,两岸的堤坝整齐坚固,仿佛一条玉带,蜿蜒伸向远方。 又过了一个月,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盱眙举行了盛大的通航仪式。 第一艘挂满彩绸的盐船,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缓缓驶入疏通后的邗沟。船工们站在船头,激动地挥舞着帽子,眼中含着泪水——他们终于又能重操旧业,而这条河,再也不是吞噬亲人的魔窟,而是带来希望的生路。 紧接着,商船、货船接踵而至,载着货物,顺着畅通的河道,驶向远方。 明弈站在岸边,看着往来的船只,看着百姓们欢欣鼓舞的笑脸,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闻到了淮河两岸新生的气息。 龙天策与玉倾城并肩而立,望着繁忙的河道,相视一笑。 “你看,” 玉倾城轻声说,“新的篇章,真的开始了。” “嗯。” 龙天策点头,握住她的手,“而且,会越来越好。” 阳光洒在淮河上,洒在盱眙城上,洒在每一个充满希望的脸庞上。马邈带来的阴霾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邗沟通航了,屯田开始了,百姓们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一个崭新的盱眙,正在淮河之畔,悄然崛起。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属于大唐的新篇章,也在这奔腾的河水中,继续流淌,奔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