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经阁三辩空色相 山门一别父子缘
汪乘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父亲当年可不是这么说的。”慕容复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您教导我要忍辱负重,要卧薪尝胆,要——” “那时我未悟。”慕容博的声音忽然变得飘渺,枯瘦的手指轻轻抚过藏经阁斑驳的木柱,“直到师父的般若掌震断我心脉,在生死之际赐我'了悟'二字。” 他的目光扫过层层叠叠的经卷,那些曾令武林中人疯狂的秘籍如今整齐地码放在沉香木架上,在斜照进来的阳光里投下长长的阴影。 “说来可笑,”慕容博的嘴角泛起一丝苦涩,“这座困住我三十年的藏经阁,最终却成了我的解脱。”他抬手轻触一本《维摩诘经》的封皮,指尖在烫金经文上流连,“当年我为盗取少林绝学假死脱身,如今倒真在这经卷堆里死过一回。” 阁内檀香缭绕,慕容博的僧袍袖口沾着几点墨渍,那是批注经书时留下的痕迹。他转向儿子,眼中浮现出罕见的波动:“慕容施主,你可知为师当年那一掌,打散的不只是老衲的经脉,更是打碎了那个名为'慕容博'的执念。” 窗外一片落叶飘进阁内,正落在慕容博的蒲团前。老和尚俯身拾起,在掌心轻轻捻碎:“就像这片枯叶,老衲从前总想着如何让它重焕生机,如今才明白,让它归于尘土,才是天道。” 慕容复猛地站起身,打翻了身边的茶杯:“那我的半生算什么一个笑话吗” 茶水在经卷上洇开,如同慕容复眼中蔓延的血丝。菊剑立刻上前一步,却被慕容复抬手制止。 “非是笑话,而是必经之路。”慕容博不慌不忙地用袖子拭去茶水,“就如老衲,若非经历那许多,也不会悟得佛法真谛。” 慕容复颓然坐回蒲团:“父亲……方丈大师,您可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他的声音突然变得脆弱,像是回到了少年时代。慕容博的眼神终于软化了一些。 “为了联络各方势力,我低声下气;为了习得绝世武功,我不择手段;为了一个复国的希望,我放弃了……”慕容复的声音哽咽了一下,“放弃了许多本该珍惜的东西。” 窗外的阳光渐渐强烈起来,照在藏经阁古老的木地板上。慕容博沉默地听着,手中的念珠缓缓转动。 “公子……”菊剑轻声唤道,眼中含泪。 慕容复摇摇头,继续道:“我曾以为,只要复国成功,一切牺牲都值得。可现在,连父亲您都告诉我这是一场空” 慕容博长叹一声:“痴儿啊……你可曾真正快乐过” 这个问题像一把利剑,直刺慕容复心底。他愣住了,眼中闪过一丝茫然。 “当你执着于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时,可曾留意过身边的春花秋月当你算计着如何利用他人时,可曾体会过真诚相待的温暖”慕容博的声音变得柔和,“复国之后,你又当如何终日提防他人篡位为疆土征战不休” 慕容复的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老衲并非要否定你的前半生,”慕容博继续道,“只是希望你能从这场大梦中醒来,看看真实的世界。” “太迟了……”慕容复喃喃道,“我已经无法回头。” “何时回头都不算迟。”慕容博从书架上取下一部装帧精美的《法华经》,“这是老衲亲手批注的经书,赠与你。望你闲暇时翻阅,或有所得。” 慕容复机械地接过经书,青绢裱的封面触手生凉,金粉题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三日之后,你若仍执意要走老路,老衲也不阻拦。”慕容博说道,“这三天,你可留在藏经阁,与老衲一同研读佛经。” 慕容复抬头看着父亲——这个曾经叱咤风云,如今却超然物外的老僧,心中百味杂陈。最终,他缓缓点头:“多谢方丈大师。” 接下来的三天,藏经阁内时常传出辩论之声。慕容博引经据典,试图以佛法化解慕容复心中的执念;慕容复则时而激烈反驳,时而沉默思索。 “《法华经》有云:'三界无安,犹如火灾。'”慕容博指着一行批注说道,“你所谓的大业,不过是火宅中的一场幻梦。” 慕容复皱眉:“可佛家也讲普度众生。若我能重建大燕,给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岂非也是功德” “以战止战,如同抱薪救火。”慕容博摇头,“你且看看历代王朝更迭,哪一次不是血流成河” 第三天傍晚,夕阳将藏经阁染成金色。慕容复摩挲着手中的《法华经》,神色复杂。 “看来老衲是无法说服你了。”慕容博叹息道。 慕容复沉默片刻,突然问道:“父亲……方丈大师可曾后悔” “后悔什么” “后悔放弃复国之志,后悔……抛下我。”慕容复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慕容博的目光越过慕容复,望向窗外的远山:“老衲后悔的是,当年不该将这等重担压在你肩上。”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慕容复心中某个紧锁的门。他的眼眶突然红了。 “时候不早了,你们该下山了。”慕容博站起身,“山路难行,趁天光尚亮。” 慕容复珍而重之地将《法华经》收入怀中,向慕容博深深一揖:“多谢方丈大师指点。” 当他转身走向门口时,慕容博突然唤道:“复儿。” 慕容复浑身一震,这是三十年来父亲第一次这样称呼他。 “保重。”慕容博只说了这两个字,便重新坐回蒲团,闭目诵经。 山门外,夕阳将五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慕容复回头望了一眼紧闭的寺门,摸了摸怀中的经书。 “公子,我们现在去哪”菊剑小心翼翼地问。 慕容复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先下山吧。” 当夜,在山脚的小客栈里,慕容复独自坐在灯下,翻看着那部《法华经》。父亲工整的批注遍布页眉页脚,有些地方墨迹已经模糊,似乎是经常翻阅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