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反派的母亲3
肉肉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里的幼儿园,光是安保系统就抵得上县城教师半年的工资。 名牌大学毕业的老师们,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体面的克制,绝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纵容某些肮脏的手伸向孩子。 苏槿闭了闭眼,想起剧情中苏砚被按在昏暗储物间的画面——在繁华的都市学区,这样的暴行至少要面对二十个律师团的集体诉讼。 她需要的不是虚荣,而是一个能让苏砚安全长大的地方。 那里的规则明码标价,却也明明白白;那里的势利眼写在脸上,却不会藏在伪善的笑容背后。 “所以这段时间,你来当阿砚的保姆,照顾他衣食住行。” “放心吧,主人,保证完成任务。” 园长办公室里的霉味混着廉价香薰,让人呼吸发紧。 吴园长正往茶杯里添第三勺白糖,听到退学申请时,勺子"当啷"一声磕在杯沿。 "退学可以,但学费不退。"她抹掉溅到招生简章上的茶渍,那上面印着她和教育局某个领导的合影,"毕竟床位是预留的。" 苏槿的视线扫过墙上歪斜的"先进单位"锦旗,注意到旗杆下方有根细长的教鞭。 她不动声色地把苏砚往身后带了带,男孩的小手立刻攥紧她的衣角。 "好。"苏槿不欲纠缠,却听见钢笔被重重拍在桌上的声响。 "装什么清高!"吴园长突然拔高音调,脖颈上的金项链跟着颤动,"我弟弟堂堂在编教师,配不上你一个合同工"她斜眼瞥向安静玩手指的苏砚,"带着拖油瓶还挑三拣四......" 苏槿瞳孔骤缩。 身后的苏文忍不住骂道“我靠,你个老妖婆……” "吴院长。"冷冽的男声从门口切入,打断了苏文的输出。 逆光中,武凯的警徽在制服肩章上泛着寒光,"需要我联系教育局稽查科,查查你们乱收费的问题么" 吴园长的表情像被冻住一般。 "武警官说笑了。"她强挤出笑容,却在看到武凯掏出的执法记录仪时变了脸色,"我这就办理退费手续。" 钢笔在退费单上划出颤抖的痕迹。 "还有晓晓的转园手续。"武凯补充道。 当转账提示音响起时,吴园长突然压低声音:"不过一个民警。" 苏槿挑眉,却在门口听见武凯意味深长的回应:“我确实只是个民警。" 幼儿园锈迹斑斑的铁门前,苏槿微微欠身:"今天多谢武警官。"晨风拂过她垂落的发丝,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金芒。 武凯抬手正了正警帽,帽檐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一道阴影:"举手之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幼儿园斑驳的围墙,"吴园长说的那些话...需要我帮忙打个招呼吗" "不必了。"苏槿将苏砚从苏文手里抱过来,"我本来也打算辞职。" 武凯闻言挑了挑眉,这个动作让他眉骨上的旧伤疤微微牵动。 他低头看了眼腕表——是军用的防震款式:"今天本来我是来给晓晓请假,要出个任务,得把孩子送爷爷奶奶家待段时间。" 语气突然转沉,"谁知道园长竟是这种人,我不放心让晓晓继续在这里上学。" 苏槿眸光微动。 能在基层警局接到需要临时安置家属的任务,要么是跨省追捕,要么是...她止住思绪,目光掠过武凯腰间若隐若现的配枪套 ——那里的磨损痕迹明显是长期佩戴某种特殊装备留下的。 "注意安全。"她最终只是轻声说道,没有追问那个显而易见的秘密。 怀里的苏砚突然朝武凯伸出小手,这个从不亲近陌生人的举动让两个大人都怔了怔。 武凯冷峻的眉眼柔和下来,他用食指轻轻碰了碰孩子的手心:"等我回来,带你和晓晓去新开的海洋馆。" 这句话说得太自然,仿佛他们早就是会相约出游的一家人。 阳光穿过梧桐叶的间隙,在他们之间洒下晃动的光斑。 苏槿望着武凯远去的背影,注意到他走路时习惯性观察每一个监控死角——这绝不是普通民警会有的职业本能。 三天后,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视频里,昏暗的幼儿园活动室,几个幼小的孩子瑟瑟发抖地缩在墙角。 戴着黑框眼镜的女教师正用教鞭狠狠抽打一个哭泣的小男孩,嘴里骂着不堪入耳的脏话。 而更令人发指的是,另一个画面中,吴园长正笑眯眯地收下家长送来的红包,转身就把孩子推进了禁闭室。 网络炸了。 #阳光幼儿园虐童#的话题以惊人的速度冲上热搜第一。 愤怒的网友人肉出吴园长的住址,有人在她家门口倒满臭鸡蛋; 曾经在这里就读的孩子家长举着横幅围堵在幼儿园门口,要求给个说法;更有情绪激动的路人直接砸碎了幼儿园的玻璃窗。 教育局连夜成立调查组,但没等他们出手,更劲爆的第二波视频又来了。 这次是吴园长和她那位"在教育局有人"的那位——吴建国老师的秘密通话录音。 录音里,两人俩毫不避讳地讨论着如何掩盖虐童事件,如何打点关系,甚至如何"处理"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和家长。 舆论彻底沸腾。 曾经在吴园长面前卑躬屈膝的家长们,如今红着眼睛要讨回公道。 当初收了红包的监管人员,现在急着撇清关系。而那个总是趾高气扬的吴园长,此刻像过街老鼠一样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连窗帘都不敢拉开。 阳光幼儿园的大门被贴上了封条,曾经热闹的教室如今只剩下散落的玩具和歪倒的小椅子。 而那个总爱用教鞭打孩子的王老师,据说在试图逃离县城时,被人认出来,当场挨了一顿揍,现在正躺在医院里呻吟。 苏槿关掉了手机推送。 她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繁华都市的灯火。 怀里的小苏砚正开心地玩着新买的积木,完全不知道那个曾经带给他噩梦的地方,已经在一场舆论风暴中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