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运气这么好
欣欣祥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想修炼这门神通,必须要有五只心意相通、甚至融为一体的小鬼。” “光是这个条件,就已经让能修炼这门本事的人少之又少,更别说得到修炼的方法了。” “没想到你运气这么好,竟然能收服五通神的五个残魂,而且你还正好是钟馗的手下。” “五个阳神境的残魂,完全可以当作五只小鬼来用,修炼的方法应该也能从钟馗那里弄到。” “你运气好到这种程度,我怎么觉得,这五通神好像天生就是为你准备的” 说到钟判时,陆判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他突然想到,如果林杰学会了钟馗的五鬼大挪移, 那他和钟馗的关系就更深了, 自己再想挖墙脚,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因为这已经有点传承的味道了。 钟馗说不定还会把林杰当成自己的人来培养。 如果自己挖了钟馗的墙角, 钟馗恐怕会直接跟自己拼命。 不过还好,陆判还算正直, 虽然知道这些,却没有藏着掖着, 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 听到陆判的话后, 林杰的脸色不断变化, 他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这样的机会。 看起来,自己和钟馗还真是有缘。 之前就学了钟馗的阳间化身燕赤霞的御剑术, 现在又可能学到钟馗的五鬼大挪移。 这让林杰感觉,自己恐怕是要在武判官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了。 对此,林杰并没有拒绝。 之前他就说过, 跟着钟馗混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没什么可抱怨的。 他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林杰有点为难地说道: “五鬼大挪移既然属于钟判的绝学,想必不会轻易传给外人。” “而且,如果用五通神来修炼这门神通,它们的特殊神性怎么办” 林杰觉得有点难以抉择。 如果能修炼钟馗的五鬼大挪移,那该怎么做才好 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但他对五通神的那份神性,也有些动心。 他几乎都想直接对陆判说: “神性我不想丢,神通我也想要,陆判大人,你说怎么办” 听到林杰这话, 陆判忍不住笑了出来。 “你这想法未免太多了。” “修成五鬼大挪移之后,五通神就相当于你的武器。” “你是它们的主人,它们的东西,不都是你的吗” “到时候,你可以随时拿走它们的神性。” “至于钟馗愿不愿意教你,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钟馗不是那种小气的人,你又是他的得力手下,帮他长脸。” “如果你已经符合修炼条件,愿意用功勋来换的话,他肯定愿意教你。” 他知道现在想挖墙脚已经没戏了, 陆判干脆就把事情全盘托出,告诉了林杰。 当听说可以用自己的功勋去向钟馗换取五鬼大挪移的法门时, 林杰一时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郁闷。 高兴的是,他不仅能保留神性,还能多一门五鬼大挪移。 多一门空间类的神通,以后会更安全。 郁闷的是,他原本想着把功绩点换成香火之力,用来修炼阳神。 结果现在却只能二选一。 自己只能选一个。 好在林杰很快做出了决定。 不就是香火之力嘛, 自己慢慢攒工资也能攒够。 但要是错过了这个学神通的机会,以后还能不能遇到,就不一定了。 所以他自然知道该怎么选。 没有太多犹豫,直接对陆判说: “我现在联系不上钟判,麻烦你替我通知一下钟判,就说我想找他有事。” 对于林杰的这个请求, 陆判并没有拒绝。 但他还是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这么放心让我帮你办这事” “不怕我趁机捞点好处吗” “想必你现在也察觉到朱尔旦的变化,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敢这么信任我” 听到陆判突然提起这件事, 林杰有点愣住。 他本来已经尽量不去想这件事了。 可陆判却主动提了出来。 他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想让自己闭嘴吗 听到陆判突然提起这件事,林杰下意识地觉得,陆判是在封他的口。但想了想,又觉得不至于这么严重。毕竟陆判已经把事情做得如此公开,一点都不怕被人知道。 就在林杰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听到陆判像是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眼见为实呵,有时候眼睛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的。” 说完这句话后,陆判也没有多解释,就直接和林杰分开走了。他打算去帮林杰安排修炼五鬼挪移的事。反正也不用自己付出什么,只要通知钟馗一声就行。 而且,他现在已经看出来,林杰绝非普通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对于这样的人,他自然愿意帮个忙。就算不能挖走,提前投资一下也是好的。 等陆判走后,林杰站在原地,眼神不断闪动,脑海里飞快地思索着入盘的那个人之前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眼见不一定为实。” “难道说,陆判帮朱尔旦换心这件事,还有别的隐情” “可这其中还能有什么隐情呢” 以前林杰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但现在被提醒之后,他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越想越觉得心里发毛。 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性: “一个傻子,怎么可能吸引到陆判,还让他为自己做这么多事” “帮他换心、帮他妻子换头,最后还帮他当上华山山神,连亲儿子都没这个待遇。” “如果傻子真的有这么好的运气,那所有人都想当傻子了。” “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这么容易逆天改命” “一只蚂蚁,怎么可能得到巨人的注意” 越想,林杰就越觉得后怕。 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 “现在的朱尔旦,还是原来的朱尔旦吗” “换了颗心,思维都变了,还能是原来的那个人吗” “咸鱼翻身,听起来多励志。” “要是传出去,有多少普通人会羡慕这样的好运” 想到这里,林杰不禁感到一阵震撼,一时之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最后,林杰忍不住又吐槽了一句。 “果然,这些当官的,都是那种没有好处不办事的人。” “他们的一举一动,背后都有自己的打算。” “估计这段时间,十王庙的香火肯定特别旺吧。” “跟他们比起来,我之前那些小把戏,简直不值一提。” 他笑了笑,摇摇头,不再多想。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杰也没做什么大事,只是在杭州城里四处看房。 毕竟他已经决定搬来杭州住,总得找个落脚的地方。 而当他知道陆判原本就是有背景的人之后,再面对朱尔旦时,态度就更加热情了。 而且这热情里还多了一分真心。 毕竟朱尔旦将来很可能和自己同属一个系统,提前拉近关系总是没错的。 人情往来嘛,自然要互相来往。 既然朱尔旦是本地人,而且现在已经攀上了高枝,那当然是个好帮手。 他在陆判帮他妻子换头之后,就像原着里的吴的父亲一样,找上门来了。 现在朱尔旦妻子的脑袋,是另一个御史的女儿。 陆判让吴御史做了一个梦,让他别为难朱尔旦。 结果吴御史非但没怪他,反而认他做了女婿。 这样一来,朱尔旦从一个傻子变成了御史的女婿,也算是有了身份地位。 找他帮忙找房子,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林杰,朱尔旦也十分热情,想跟他搞好关系。 这种小事,他当然不会拒绝。 现在的朱尔旦脑子也开窍了,办事效率特别高。 …… 还在林杰没找到合适房子的时候,朱尔旦已经帮他找到了一处合适的房源。 “林兄弟,这郎府原本是一个知府的宅子。” “可惜那郎知府死得早,只留下一个书呆子儿子叫郎玉柱。” “那郎玉柱整天什么都不干,就知道读书。” “他一直坚信‘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简直就是个书痴,比我以前还要傻。” “这么一个傻小子,却守着这么大的家业,就像小孩拿着金子走在街上一样。” “我觉得这个房子,应该挺适合你的。” 林杰站在一座大宅院前,朱尔旦正向他介绍这座府邸的情况,说这就是自己为他找到的合适住处。林杰听后,眼神微微一亮,心里有些惊喜。但当他听到“书痴郎玉柱”这个名字时,立刻想起了原着中的故事《书痴》。那个故事的男主角,正是这个书痴郎玉柱。 没想到,自己刚到杭州没多久,正打算安顿下来,竟然又碰到了原着中的人物,这让他心里高兴不已。虽然内心暗暗欢喜,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神色平静地说道:“朱兄,这样不太好吧。” “虽说这房子确实不错,但君子不夺人所爱。” “如果只是正常买卖,那还好说。” “可要是连逼迫的手段都用上了,那就不太合适了。” 虽然他对这房子非常满意,要是能买下来,说不定还能顺便得到别的东西。但他不想刚来就仗势欺人,坏了名声。 朱尔旦一听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着解释道:“林兄弟,你误会了,我可没有仗势欺人。” “真正仗势欺人的,另有其人。” 为了不让林杰误会自己是那种仗势欺人的人,朱尔旦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 “郎知府去世后,一开始还有他的门生和旧友帮忙照看,郎玉柱也还能过得去。” “但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就算再怎么交情,人情也淡了。” “而且郎知府当官的时候,不仅有门生故吏,也有敌人。” “最近,郎玉柱被他父亲生前的仇家陷害,进了牢狱,还被革去了秀才的身份。” “现在他想卖掉这座府邸,去找他父亲以前的门生,看看能不能找到出路。” “可以说,你来得正是时候。” “如果换一个时间,他肯定不会卖房子,因为他家里藏书无数。” “他又是个书痴,怎么可能愿意放弃这些书” “但现在他走投无路,只能卖掉这宅子,换成银子,去疏通关系,恢复功名,继续参加科举。” 朱尔旦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之后, 林杰忍不住笑了起来。 感觉这件事还真有点巧。 不过他很快又想到了另一件事。 “这么说的话,这郎玉柱还真是挺可怜的。” “但凡不是普通人,肯定会有不寻常的事。” “朱兄,你听说过郎玉柱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对于这座府邸,林杰是非常满意的。 毕竟原本是知府的宅子, 就算那个知府再怎么清廉, 光是院子的规模就非常大。 比他以前住的地方好太多了。 别说现在他身边这些女人, 就算再多几个也装得下。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但他还是想多了解一些情况。 特别是, 原着里的女主角有没有出现过 这点也很关键。 听到林杰问这个问题, 朱尔旦顿时来了兴趣, 带着八卦的语气说道: “要说郎玉柱有什么特别的事,还真有。” “之前不是说过吗,他一直相信‘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据说有一天,郎玉柱正在看书,忽然一阵大风吹走了他的书,他赶紧去追。” “结果一不小心,脚踩进了一个洞里,掉了进去,用手一摸,里面是腐烂的草。” “挖开一看,原来是古人藏的粮食,已经发霉变黑了。” “虽然不能吃,但他更坚信‘书中自有千钟粟’是真的,于是更加努力读书。” “后来有一天,郎玉柱爬上书架,从一堆书里翻出一个金灿灿的小车,有一尺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