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赤胆忠肝心不负(3)
作者山语清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云将军的葬礼按照他的遗愿,在北海(今贝加尔湖)南岸举行, 墓地选择坐北朝南,就坐落在北海南岸的山坡之上。 这片河谷平原,是大河汇入北海最大的一片平坦土地, 被誉为鲜卑人的兴盛之地,周围与丁零人车库人等游牧民族接壤。 在刘禅为赵云将军守灵的第七日,发生了一件让刘禅勃然大怒的事。 脑子少的可怜的车库人,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还是拓拔部鲜卑的覆灭,让他们觉得自己又行了, 他们选择在这个时候来进攻汉军大营。 车库人将他们散落各处的部族集合了起来,足足两千多人,拿着各种粗陋骨器木棒,浩浩荡荡杀了过来。 这处平原水草丰美,物产富足不假, 他们当年连鲜卑人都打不过,凭什么觉得现在是他们占据这里的好时机 车库蛮人协助司马师,还可以认为是他们被逼无奈, 此时在刘禅心情最为悲痛的时期,这样的举动直接触了刘禅的逆鳞。 他给青年禁卫军的命令充满了浓浓的杀意: “脑袋割下来,朕很久没建京观了。” 一句话,决定了这群头脑简单蛮人的命运。 在过来求见的丁零人眼前,被包围的车库蛮全军覆没,脑袋被割了下来,化开冻土,堆砌在了一起。 对于主动臣服的丁零人,刘禅没有为难他们, 按照对待漠南牧民的治理方式,一一告知他们。 丁零人一直被拓拔部鲜卑人统治,对于凶悍好战的鲜卑人到底有多强,自然心知肚明。 他们可不像车库人那么傻,占据整个草原的鲜卑人都被汉人灭了。 如今只剩下一些边缘的残余部落,被吞并也只是时间问题。 他们的脑袋得被大鹿踢几次,才会傻到去对抗汉人 编户齐民就编户齐民吧,处于游牧方式的丁零人也没有什么国家的概念。 他们对于刘禅的条件表示无条件地接受,并愿意协助汉军在北海这边立足。 对此,刘禅只是用铁器和石头蜜,和他们换了一些毛皮,对于立足,刘禅表示不需要他们的帮忙。 更让丁零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没有多少铁器的他们,砍一些胳膊粗的小树都需要很久, 汉军那些人高马大,扛着大斧和锯子的士卒,只用了五日时间,就将营地周围的树木清理了出来。 一棵棵参天大树,直接被伐倒。 现在冻得生硬的土地,也被汉人堆上树枝点燃, 烤化一层,向下挖一层。 有辽东,白狼山,弹汗山几处苦寒之地的建设经验,整个营地建设的速度飞快。 丁零人不过在这边住了十多天,就看到一座初具规模的堡垒拔地而起。 使用大木作为地基,依托原有大树作为最外围墙壁, 整个内层用大木榫卯嵌套建成临时木屋,缝隙全部用泥土涂抹。 内层钉上了毛皮,一丝寒风也透不进来,比他们丁零人的桦树皮小屋不知暖和多少倍。 每个屋子中间空着一块位置,他们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很快,他们更羡慕了。 一辆辆大车从南边源源不断过来,开始还是轮子,后面雪厚了,都换上了雪橇。 南下狼居胥山的通路也在同时整修。 各种铸铁炉,粮食,等物资,源源不断以狼居胥山为中继站,向北海营地这边运送过来。 每个作为营房的屋子里,都放上了一个铸铁炉子,用烟囱通向屋外。 当炉火升起,整个木屋里暖洋洋的,炉子上可以煮饭,也可以烤东西。 汉人的吃食也让丁零人止不住流口水。 外面大雪,他们竟然还有菜吃 就连战马,也有专门加了苜蓿和豆子的饲料! 之后的普通普通的军营内吃饭,有肉有菜,还有铁锅炖煮, 这样一餐汉军日常的饭食,直接让他们破了防。 这些过来试探汉人态度的丁零人信使,嘴角还是流下了不争气的眼泪, 他们不再犹豫,直接向刘禅献出了最虔诚的效忠。 让他们干什么都行,他们绝对是大汉最忠实的子民! 刘禅也没有想到,他只是礼貌性地安排这些丁零人信使,一起在军营里吃了个饭, 竟然就将鲜卑人几十年也没打服的丁零人收服了 随便编户齐民,随便抽丁,随便收税,把他们征调到什么地方都行,只要管饭! 如果不是大汉皇帝陛下还要考察他们,逐步纳入统治, 他恨不得现在就能过来参军! 他们部族本来也不像鲜卑人那么好战,更喜欢汉人这种生活方式。 抵制和排斥,不存在的! 对于丁零人的主动投靠,刘禅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能少造杀戮,他也是乐意的。 听其言观其行吧! 子龙将军痛恨的,也只是那些杀戮成性的胡人。 对于漠南这些以汉人自居的青年禁卫军,子龙将军就像是看待自家子侄一般。 他也只是希望给天下百姓争一条活路而已。 和叔至将军一样。 安顿好了北疆驻守的各项事宜,赵广与三千青年禁卫军,九百开山力士与神斧力士组成的工兵团协助。 每年轮换一次,他们所需的各项物资,每个月由狼居胥山和龙城方向给他们转运一次。 北海这边,已经没有任何能够威胁汉军的势力存在。 刘禅这次北征,走的同样是稳扎稳打的方式, 汉军的兵站已经延伸到了龙城与狼居胥山一线。 只要像漠南那样,随着兵站逐渐北上,就会在兵站周围形成一个个聚集地。 安全,还可以方便买卖,不出三五年,大汉在北海的统治,就将和漠南一样稳固。 他凭借的,从来没有不是城墙,而是人心。 将士们打下来的每一寸土地,刘禅都会悉心守护好,将它们纳入大汉的体系当中。 他会用因地制宜,也行之有效的无私治理,让这些土地上的人,不仅能吃饱,能穿暖, 更可以有尊严地活着,就像陈到将军与赵云将军他们期望的那样。 只要这片土地生活的人,真正融入大汉,那么这片土地,才真正谁也夺不走。 一手持枪,一手种田。 朕矢志不渝,大汉,必将如你所愿。 赤胆忠肝心不负。 这里一切都安顿好了,子龙将军珍重,朕要回中原了,那里还有别的硬仗要打。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