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垂钓碧溪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蓟州,顺天府,抗清前线。 营帐内,摇曳的烛火昏黄黯淡,映照出众人凝重的神情。 “都督,最新情报到了,另一半鞑子的去向终于查明。” 一位身着长衫,一副文人打扮的人,脚步匆匆地踏入营帐,双手将手中那份还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最新情报,毕恭毕敬地呈到袁崇焕面前。 袁崇焕眉头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抹期待,急忙接过情报,迅速展开。 然而,随着目光在情报上逐行扫过,他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神情越发惊愕,越看越是心惊。 待他终于看完,缓缓放下情报,整个人陷入了久久的沉默,营帐内的空气仿佛在瞬间凝结。 “都督,知晓了鞑子的动向,为何还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文士见袁崇焕这般神态,心中满是困惑,忍不住开口发问。 袁崇焕微微抬头,目光投向营帐外漆黑的夜空,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得知另一半鞑子的去向,的确是件值得欣慰之事。如此,我们便无需再担忧鞑子是否隐匿起来,伺机对我们发动突袭。” “但后半部分的情报,才是重中之重啊。” 他的声音低沉而悠远,仿佛从无尽的远方传来,其中满含着深深的……忧虑 “后半部分鞑子的盛京遭人偷袭,损失数千骑兵,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啊。” 文士一脸茫然,实在瞧不出这其中有何隐忧,脸上还带着几分兴奋之色。 “确实是天大的好事,皇上若得知,想必龙颜大悦。” 袁崇焕苦笑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可皇上一旦高兴,势必会追问,为何他人能够直捣鞑子老巢,而耗费巨额辽饷的辽东军,却只能勉强自保,龟缩于此。” 袁崇焕此言一出,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文士的心头。 文士顿时一怔,随后也陷入了沉默,他跟随袁崇焕这么多年,包括去辽东这些年,当然知道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其实以袁崇焕的手段能够将辽东军经营成这样子,哪怕整个朝堂上也没有几个了,但是在陛下眼里却是大大的不足,毕竟袁都督可是提出五年平辽的计划。 营帐内,唯有两人沉重的呼吸声与烛火燃烧发出的“噼啪”声交织回荡。 “陛下的性子,我大致还是能揣摩一二的。” 袁崇焕的声音中透着一抹悲凉,“恐怕,我在这位置上时日无多了,说不定,在这人世间也没多少日子可活了。” 说罢,他缓缓闭上双眼,仿佛已然预见了自己那充满悲剧色彩的未来。 文士欲言又止,最终只能蓦然长叹,躬身退出营帐。 正如袁崇焕所说那样,崇祯皇帝也得到了消息。 “陛下,大喜,大喜呀。” 说这话的是崇祯皇帝最信任的太监……王承恩。 “大伴,国事艰难,鞑子都要打到京城来了,何喜之有” 一脸愁容的崇祯皇帝还真的希望有件喜事让他高兴高兴。 “皇爷,锦衣卫传来最新情报,鞑子的老巢盛京被一支义军偷袭,鞑子损失惨重。” 王承恩也不废话,边说边地上情报,崇祯迫不及待的接过打开,仔细阅读起来,脸色逐渐变得狂喜。 “好,好啊,鞑子也有今天。” 崇祯皇帝虽然是个皇帝,但其实他年纪并不大,放在现代估计也就是个高中生,对于自己的情绪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看到喜事他都差点乐得手舞足蹈了。 “皇爷小心身体。” 王承恩在一旁赶紧提醒,毕竟大喜大悲容易出问题。 “放心,朕身体好着呢,锦衣卫有没有查到这是谁的部将” 稍微控制住情绪的崇祯赶紧提问。 “皇爷,锦衣卫只查到这支义军叫克难军,似乎是辽东的义士自己组建的,并不是谁的部将。” 王承恩知道崇祯皇帝最想听什么情报,他当然就说什么情况。 “骆思恭干什么吃的,这点情报也查不到。” 崇祯有点生气了,觉得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就是吃干饭的废物。 “陛下,这还真怪不了骆指挥使,陛下裁撤锦衣卫,现在锦衣卫只能靠一点点的人在运行,这次盛京传来的情报还是靠以前埋下的暗子。” 王承恩实话实说,他也觉得这件事皇爷干的不对,锦衣卫可是皇帝的耳目,这样做不是自戳耳目嘛,但是皇爷他听信了大臣的谏言才这么做,他也不好说什么。 “朕就是听信了那些大臣的鬼话,说什么众正盈朝,不需要这种离间君臣关系的鹰犬,朕现在有点后悔了。” 崇祯皇帝被人忽悠了这么久,总算有点醒悟。 “陛下请慎言。” 王承恩赶紧阻止崇祯皇帝再往下说,他可知道大行皇帝是怎么去的,他们身边有没有别人的眼线他可不敢确定。 “朕……” 崇祯刚想再说什么,马上被王承恩断。 “陛下该用膳了。” 崇祯皇帝一而再被打断,也就没有那个兴致再说下去了,而是转回御书房继续研究那份情报。 “让御膳房端到御书房来。” 与此同时京师某个隐蔽的地方,一群气势非凡的老者正在聚会密谋着什么。 “诸位都看到最新情报了吧来说说大伙的看法。” 坐在上首的一个老者先开口。 “首辅大人,下官觉得这说明鞑子不堪一击,区区一个一两千人的流寇就能打到他们的老巢。” “非也,非也,鞑子的主力入寇大明,后方空虚才会被流寇钻了空子。” “这股流寇能够打到鞑子的老巢,他自身的战斗力也是颇为不俗,有枪又有炮,这绝对是不是一般人能够拉起来的。” “你的意思是哪个大家族拉起来起来的吗” “也许是在座的某一位在幕后拉起来的也说不定。” 众人纷纷扰扰,说着说着就偏到那支战力非凡的流寇身上。 在座的都是老狐狸,他们都盯上了这只流寇,此时在相互试探,如果不是在座的人的秘密队伍,那他们转身后肯定会想办法拉拢。 首辅用手敲了敲桌子,众人安静下来。 “既然不是在座的人,那大家各凭本事吧,这事就不要再讨论了,现在要讨论的是推谁出来承担一下我们那位皇帝的怒火。” “当然是袁崇焕,他已经给我们在辽东铺好了路,那他作用就没了,该换我们的人上了。” “没错,这个人始终不是我们自己人,就让他物尽其用吧。” “对,就他了,享受了这么长时间,该做点事了。” 于是在众人的七嘴八舌当中,就定下了袁崇焕接下来的命运。